南都妙峰亭
千尋掛云闕,十頃含風灣。
開門弄清泚,照見雙銅镮。
池臺半禾黍,桃李余榛菅。
無人肯回首,日暮車班班。
使君非世人,心與古佛閑。
時要聲利客,來洗塵埃顏。
新亭在東阜,飛宇臨通阛。
古甃磨翠壁,霜林散煙鬟。
孤云抱商丘,芳草連杏山。
俯仰盡法界,逍遙寄人寰。
亭亭妙高峰,了了蓬艾間。
五老壓彭蠡,三峰照潼關。
均為拳石小,配此一掬慳。
煩公為標指,免使勤躋攀。
千尋掛云闕,十頃含風灣。
開門弄清泚,照見雙銅镮。
池臺半禾黍,桃李余榛菅。
無人肯回首,日暮車班班。
使君非世人,心與古佛閑。
時要聲利客,來洗塵埃顏。
新亭在東阜,飛宇臨通阛。
古甃磨翠壁,霜林散煙鬟。
孤云抱商丘,芳草連杏山。
俯仰盡法界,逍遙寄人寰。
亭亭妙高峰,了了蓬艾間。
五老壓彭蠡,三峰照潼關。
均為拳石小,配此一掬慳。
煩公為標指,免使勤躋攀。
高入云霄的亭臺如懸掛在云間宮闕,十頃池塘風過泛起漣漪。推開門撥弄清澈的池水,水面映出如雙銅環般的波光。池臺如今半是莊稼,桃李之地只剩雜樹荒草。無人愿意回頭欣賞,暮色中車輛紛紛離去。使君并非世俗之人,心境如古佛般閑適。時常邀請追名逐利的人,來此洗去一身塵埃。新亭建在東邊山崗,飛檐下臨繁華街市。古老的井壁磨得如翠玉,秋霜中的樹林如散落的發髻。孤云環繞商丘,芳草連接杏山。俯仰之間盡是佛法世界,逍遙身影寄于人間。高高聳立的妙高峰,清晰可見于蓬草艾草之間。廬山五老峰壓著鄱陽湖,華山三峰映照潼關。它們都如拳石般小巧,與這妙峰相比更顯稀少。煩請您為它標記指引,免得人們辛苦攀登。
千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尋,千尋形容極高。
云闕:高聳入云的宮闕,此處指妙峰亭。
清泚(cǐ):清澈的水。
銅镮(huán):銅環,此處形容水面波光如環。
禾黍:泛指莊稼。
榛菅(zhēn jiān):叢生的雜樹和茅草。
使君:對地方長官的尊稱。
法界:佛教術語,指一切事物的現象及其本質。
五老:廬山五老峰。
彭蠡(lí):鄱陽湖古稱。
三峰:華山三峰(蓮花、玉女、朝陽)。
拳石:拳頭大小的石頭,形容小。
慳(qiān):吝嗇,此處指稀少。
此詩為蘇軾游歷北宋南都(今河南商丘)時所作。南都為北宋陪都,妙峰亭是當地名勝。詩中“使君”或指當時南都官員,蘇軾通過描繪亭臺景色的變遷,結合自身對自然與人生的感悟,表達超然心境,反映了北宋文人寄情山水、追求精神自由的時代特征。
全詩以妙峰亭為中心,由近及遠、由今溯古描繪景色,借景抒懷。既展現了自然之美與歷史滄桑,又通過“使君”形象傳遞超脫世俗的生活態度,是蘇軾山水詩中情景交融的典型之作。
三載劉郎海上歸,
春風紅碧自成蹊。
劉郎再入看花會,
不看夭桃只看葵。
磨蟻旋旋意緒同,
傷春隨處怯東風。
三年未了隆中臥,
一旦誰收稷下功。
滿徑藥苗因病減,
隔窗蕉葉為書空。
細尋舊事輪纖指,
云水今朝是幾重。
難將消長問陽陰,
舉目金甌感莫禁。
除弊恨無三尺劍,
紓懷聊借一張琴。
普天誰獻平戎策,
綺閣猶懷報國心。
身是女流空有志,
出師二表且長吟。
年高但愿似慈親,白首長為膝下人。
六十未同蘧瑗化,九旬應返子桑真。
方剛帝與經營力,未老天留問學身。
菉竹詩篇教日誦,莫辭圭璧琢磨新。
黔婁未老已甘貧,萊子初衰始暖人。
婚嫁少完須大耋,酥醪多酌望長春。
先寒塞雁銜霜苦,欲曙天雞喚日新。
蓬鬢不勞青女點,蕙心方與翠娥親。
湯文事小豈為迷,物我從來絕町畦。胸次洞然天地闊,本無南北與東西。
樂天一說見軻書,豈是高談強解渠。牛馬蚊虻無足校,不須芥蒂此襟裾。
仁人方寸萬機空,片逆何能介此中。視爾恰如風動竹,在予安有竹嫌風。
斗,六星其狀似北斗。
魁上建星三相對,天弁建上三三九。
斗下圓安十四星,雖然名鱉貫索形。
天雞建背雙黑星,天籥柄前八黃精,狗國四方雞下生。
天淵十星鱉東邊,更有兩狗斗魁前。
農家丈人狗下眠,天淵十黃狗色玄。
新綰銅符出未央,
風流年少羨為郎。
一官初試同元亮,
再世知名比季方。
日牘暫須煩簿領,
星言聊復問農桑。
莫嫌邑小君堪臥,
撫字應如漢吏良。
赤社諸藩親帝裔,
黃門兼使舊名流。
明禋冊祝龍飛載,
至德馨香花萼樓。
裾曳楚云湘水闊,
賦成梁雪郢煙收。
過庭不著萊衣舞,
晝錦稱觴未白頭。
載鬼一車逢故友,北江奇語劇堪悲。
山陽笛與西州淚,況際滄桑此一時。
一卷分明是詩史,仁者見仁智者智。
蓋棺論定夫何言,他日聽君作位置。
忽然長逝,
火滅煙消。
中年絲竹,列金釵、十二司空見慣。滴粉搓酥,蘭氣暖、月照一層煙幔。元九堂前,歧王宅里,小夢年華換。分司御史,座間偏解腸斷。
吾人富貴何時,讀書好色,事事堪長嘆。淚漬青衫,塵染鬢、鏡里朱顏愁看。饑便吹篪,悲來擊缶,累汝櫻桃粲。狂歌無奈,清商為我低按。
條風暖雨來,
晨煙村冥漠。
北牖時獨開,
紛紛李花落。
海內交游不數公,又吟名勝句何豐。
錦囊忽到溪山下,繡段爭看澗谷中。
落拓自驚隨野馬,凄涼何止聽賓鴻。
高齋容我陪珠履,不信窮途有路通。
婁江流水渺蒼煙,無限晴波滿目前。
冉冉時看鷗鷺下,悠悠疑與海天連。
風濤隨處喧行客,舟楫還能濟巨川。
我欲因君泛溟渤,乘槎直到女牛邊。
天浮月影水浮天
路繞山頭樹繞煙
船小小行人意適
藕花新索酒杯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