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元子步天歌 其一 北方七宿
斗,六星其狀似北斗。
魁上建星三相對,天弁建上三三九。
斗下圓安十四星,雖然名鱉貫索形。
天雞建背雙黑星,天籥柄前八黃精,狗國四方雞下生。
天淵十星鱉東邊,更有兩狗斗魁前。
農家丈人狗下眠,天淵十黃狗色玄。
斗,六星其狀似北斗。
魁上建星三相對,天弁建上三三九。
斗下圓安十四星,雖然名鱉貫索形。
天雞建背雙黑星,天籥柄前八黃精,狗國四方雞下生。
天淵十星鱉東邊,更有兩狗斗魁前。
農家丈人狗下眠,天淵十黃狗色玄。
斗宿,六顆星形狀如同北斗。斗魁上方有建星三顆相對排列,天弁星官在其上方,由九星三三排列組成。斗宿下方有十四顆星圓狀排列,雖名為鱉星但形狀類似貫索。天雞星在建星背部為兩顆黑星,天籥星在斗柄前有八顆黃色亮星,狗國星在天雞下方四方分布。天淵十星位于鱉星東邊,還有兩狗星在斗魁前方。農家丈人星在狗星下方,天淵十星呈黃色,狗星顏色深青。
斗:斗宿,北方七宿之首,共六星,形狀似北斗(但非北斗七星)。
魁:指斗宿的斗魁部分(斗身)。
建星:星官名,屬斗宿區域,三顆星相對排列。
天弁(biàn):星官名,屬斗宿,由九星組成,三三排列。
鱉:星官名,斗宿下方十四星,因形狀似鱉得名。
貫索:星官名,形狀如繩索,此處比喻鱉星排列形態。
天雞、天籥(yuè)、狗國、天淵、狗、農家丈人:均為古代星官名,分別指代不同星群。
雙黑星:天雞星為兩顆黑色星。
八黃精:天籥星為八顆黃色亮星(精,指明亮之星)。
色玄:顏色深青(玄,黑色帶青)。
《丹元子步天歌》傳為唐代王希明(號丹元子)所作,是古代唯一以詩歌形式系統介紹全天星官的著作。北方七宿部分以‘斗宿’為起點,描述其周邊星官分布,便于天文愛好者與觀測者通過歌謠記憶星象,是唐代天文學普及的重要工具。
此段為《丹元子步天歌》北方七宿首章,以‘斗宿’為核心,依次介紹建星、天弁、鱉、天雞等十余組星官的位置、數量與形態,語言簡明押韻,是研究中國古代星官體系與天文普及教育的珍貴文獻。
行李歸期促,山川去路遙。疾風狂入夜,淫雨晦連朝。帆逐孤飛鳥,江通逆上潮。憑將棲遁意,鄉國寄漁樵。
未酬湖海雄飛志,豈必窮愁老此身。今日望云黃鵠渚,幾時賞雨玉臺春。青袍已共離情舊,紅袖應憐客思新。珍重歲寒三友約,梅花松竹素心人。
比來長掾宰如君,退食時惟儒士親。編簡香中猶得味,簿書叢底不沾塵。乍交祇恨過從淺,每到須蒙問勞頻。多少清風留鶴國,不堪折柳向西津。下車人已誦廉平,三載松江著令名。敏則有功無滯事,惠而為政及疲氓。班班可紀郡曹美,去去先馳臺掾聲。騰實蜚英聞北闕,佇看紫詔趣亨程。
明日內家游上苑,許教斗草賭金釵。怕人先記花名字,隔夜潛偷玉篆牌。
爾家淮海曲,秋日賦歸來。戎服本儒行,將軍今老萊。舊諳司馬法,兼有季鷹才。寶劍君長拭,無令染綠苔。
石白茅黃共一灘,板橋南去路彎環。丹崖十里爭姿色,畫在晴暉雨靄間。
竹里無風曲徑幽,擬將心事約歸舟。此來別是神仙窟,一樣逢春一樣秋。三生悟得水云幽,縱有千金不買舟。來往幾多名利客,無人解唱大江秋。
重關高聳玉繩低,曙色微分柳外堤。遠道有人催去馬,清時無客效鳴雞。帝城瑞日瞻來近,親舍孤云望欲迷。去去不須增感慨,好將形勝入新題。
靜對秋宵月,彌清物外心。池光浮木榻,竹影掃瑤琴。鐘罷千門寂,河低五夜深。候蟲知節序,唧唧亦長吟。
水中古磬世莫識,扣之能鳴人始驚。前朝文物最博雅,廬陵侍郎先得名。淮河東游色惆悵,忍使至寶成凋喪。蒼茫何代出泥沙,憔悴當時雜盆盎。歸來設虡當特懸,扣擊往往遺音傳。奇文漫滅科斗跡,雨氣纏結蛟龍涎。是時周廟朝殷冔,師襄南踰嘆修阻。海門風起商聲哀,萬里孤臣淚如雨。鳳鳥一去不可聞,宜爾孫子多才文。高堂出此坐嘆息,暝色猶帶崖山云。便令敬之慎勿褻,此物宜與天球列。百年隱顯自有時,蘊德含和竟誰泄。嗚呼賢哲今不存,對之使我傷心魂。虞庭可登獸可舞,此石不毀應能言。
花信風寒已早來,隔墻俄見赤云堆。并頭兩樹長相倚,屈指三春始得開。曲水少年誰復探,公門今日要兼栽。莫言結實供人啖,破核還堪作藥材。
游人漢女投珠路,野火荊山出獵朝。城郭依然鄖子國,山川分得楚王臺。一篇此日摛鴻藻,五色它年浴鳳文。它年躍馬相逢處,記得先生舊姓名。
目斷羊腸險,身騎牛背安。夕陽芳草外,短笛數聲寒。
天行本無停,一息可萬里。人學法乎天,乾乾詎能已。譬如欲為山,初焉覆一簣。豈暇計歲功,未成安可止。一朝成高山,萬古蓄元氣。云霧含氤氳,松柏藹蒼翠。廟堂需棟梁,風雨資大庇。未成一簣者,視此寧不愧。偉哉學山翁,善學足繼志。罔俾眉山人,專美假山記。
象山九日招攜地,萬里秋光縱目馀。隔寺煙深人語靜,背巖寒近菊花初。懷賢宇宙情偏迥,憂國江湖鬢未疏。莫笑平生閒自放,蓽門猶喜讀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