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殤后二首 其二
磨蟻旋旋意緒同,
傷春隨處怯東風。
三年未了隆中臥,
一旦誰收稷下功。
滿徑藥苗因病減,
隔窗蕉葉為書空。
細尋舊事輪纖指,
云水今朝是幾重。
磨蟻旋旋意緒同,
傷春隨處怯東風。
三年未了隆中臥,
一旦誰收稷下功。
滿徑藥苗因病減,
隔窗蕉葉為書空。
細尋舊事輪纖指,
云水今朝是幾重。
如磨盤上的螞蟻盤旋,心中愁緒與此相同;傷春時節處處畏懼東風的清冷。三年未完成隆中高臥的心愿,一旦離去誰能承接稷下的學術之功?滿徑的藥苗因疾病而稀疏,隔窗的蕉葉仿佛在書寫虛空。細細追憶往事,纖指輕數;今日的云水,究竟相隔幾重?
磨蟻:比喻內心煩亂如磨盤上盤旋的螞蟻,形容思緒紛亂。
隆中臥:用諸葛亮隱居隆中典故,此處指未竟的隱退生活。
稷下功:稷下學宮為戰國齊國學術中心,代指未實現的學術或功業。
書空:手指在空中虛劃,此處形容蕉葉痕跡似書卻空,暗喻內心空落。
纖指:細指,指回憶時輕數往事的動作,體現追憶的細膩。
此詩為詩人喪子后所作。中年失子的劇痛與人生未竟的遺憾交織,詩中“三年未了隆中臥”或指隱退心愿未償,“稷下功”未就,喪子之痛更添人生無常的悲愴,反映詩人此時孤寂哀痛的心境。
全詩以傷春起興,借景抒情,融合用典與細節描寫,深婉表達喪子之痛與人生感慨,情感真摯,意境凄涼,語言含蓄而富有感染力。
赤心報國丈夫兒,進退存亡己自知。
蓋世英雄寧畏死,一時忠勇更無誰。
冶城夜月將軍墓,蔣岳春云武帝祠。
從此龍光山下寺,龜哥也著載豐碑。
戚戚登臨地,凄凄欲暮天。
相看數株柳,不聽一聲蟬。
山冷云生絮,江空月上弦。
無緣舍塵事,閑對白鷗眠。
明珠久合蚌中生,何事鴻頭亦炳靈。
襟護重重殊襲復,星分顆顆倍晶明。
一車奇謗嗟成誤,十斛平量換合成。
珍重櫻桃樊素口,致渠磊落更歌聲。
烏傷仇覽仙,一弓扁蠲流。
清流從誰蠲,濁流石之幽。
石之幽定可,齒齒翻成憂。
君看得失珠,象罔無全牛。
歸心終自遂,何必戀虛聲。
轉覺青衫惡,誰憐白發生。
掃花山石瘦,洗藥野泉清。
應有忘機者,時來伴我行。
秦吳相接處,遠客獨來游。
秋盡斗移柄,曙分河隠流。
馬嘶殘月壘,雁入向陽州。
北望長江在,悠悠波浪愁。
公家中朝第一人,一門兄弟皆朱輪。
公材吏能固無敵,筆端亦自回千鈞。
我生不識平津閣,晚識老監猶絕倫。
長松閱世傲云壑,萬牛回首山嶙峋。
清都夢斷薄冠冕,三生髣髴賀季真。
巋然靈光獨殿魯,閑似商皓深避秦。
園林陰成鐘鼓樂,風波不駭鷗鷺馴。
千卷賜書善和宅,萬金買石平泉春。
古來此事總輸公,六環金帶何足珍。
封胡歲歲捧壽樽,蟠桃積核齊昆侖。
帆腹膨脝飽北風,一彈指頃萬山空。
天垂九馬層云外,人在孤鴻過影中。
夙世曾游銀世界,飛精復謁水精宮。
湖神波吏須相識,吾在神霄舊有功。
病余顧影瘦崚嶒,閱歲無過白發增。
天與聰明減癡福,年侵衰老惜友朋。
尋梅廢苑霜穿屨,聽雁寒窗雪灑燈。
追憶舊游如昨日,想君夜夢到西陵。
玉節畀名流,澄清十四州。
元公著書處,葛老煉丹洲。
星應郎官舍,霜侵使者裘。
東南箕歛極,寬得一分不。
夕陽光退杳難憑,欲問江鷗只怨憎。
得意舉帆燒北岸,傷心流楳鎖西陵。
雪消蜀貨千檣下,風順吳鹽萬斛增。
且趁一樽相暖熱,自非乘醉莫來登。
遠程已過經行處,別有逶迤古道存。
寺已寂寥猶有殿,水才窮盡又逢村。
一株枯木人分路,十里飛花客過門。
必竟悉依生處樂,不知何事別家園。
人言禹會即當涂,上曰蕪湖抵鑒湖。
姑少副公求去爾,匪伊有詔盍歸乎。
知心霜月渾無滓,回首春風定與俱。
慙愧蓬萊賓客后,愿言陪侍入天衢。
長江淡淡樹疏疏,掃卻閑庭即故居。
蟲入暗床頻促織,螢穿虛壁屢翻書。
破除暮色惟荒菊,薦送秋華有嫩蔬。
料得故園分社酒,小苞青橘四腮鱸。
朝來泛舟花滿湖,亭午返棹風相呼。
已收波浪入菱芡,晚開云日媚菰蒲。
群飛鼓翼數沙雁,一去沒頭雙野鳧。
少留霽色定堪玩,可惜歸程時已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