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前韻
畫船東下櫓聲高,閃見旁舟墮玉搔。
張翰歸心鱸滿箸,畢公狂興蟹雙螯。
朝餐饾饤唯論飽,夜語詼諧豈厭勞。
乍聚乍離當不怪,夫君多可似山濤。
畫船東下櫓聲高,閃見旁舟墮玉搔。
張翰歸心鱸滿箸,畢公狂興蟹雙螯。
朝餐饾饤唯論飽,夜語詼諧豈厭勞。
乍聚乍離當不怪,夫君多可似山濤。
彩繪的船只向東駛去,船櫓劃水聲音響亮,忽然看見旁邊船上有女子掉落了玉簪。我像張翰一樣歸心似箭,想著鱸魚美味;又似畢卓那般狂放,對螃蟹充滿興致。早餐擺滿食物只圖吃飽,夜晚談笑詼諧不嫌勞累。聚散匆匆不必奇怪,您為人寬容就像山濤。
玉搔:玉簪,古代女子的頭飾。
張翰歸心鱸滿箸:張翰,西晉人,在洛陽為官,見秋風起,思念家鄉的鱸魚膾,于是棄官回鄉。這里用此典故表達歸鄉之情。
畢公狂興蟹雙螯:畢公指畢卓,東晉人,嗜酒,曾說“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體現其狂放。
饾饤:原指供陳設的食品,這里指早餐食物。
山濤:西晉名士,為人寬和容眾。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一次乘船出行途中,與友人相聚又分別。當時或許社會相對安定,詩人有閑情逸致享受旅途和與友人相處的時光,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歸鄉之情和與友人相聚的歡樂。其特點是用典巧妙,將歷史人物的故事融入詩中,增添文化底蘊;語言風格詼諧,生活氣息濃厚。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情感世界。
鴛幃麝熏頓冷,忍重窺牗戶。夢緣短、花落鵑啼,坐惜長簟催暮。弄紅豆、何人記曲。回腸宛轉相思樹。甚蘭房翻似,離亭淡煙飛絮。
屈指頻年,故里道梗,尚南天掩霧。話前事、娥月含嚬,眼穿江上魚素。耿無眠、深更漏咽,帕羅濕、愁絲千縷。枉叮嚀,蓮舫同游,錦涇鹓鷺。
萍蹤暗想,片葉天涯,幾回趁雁旅。鶴去遠、笛樓吹罷,夏口遄歸,又逐扁舟,陡河聽雨。鸞驂信杳,蜂衙香散,翩然春水凌波襪,喚歸禽、柳色甘棠渡。從看倚竹,牽蘿半萼青燈,澹泊肯厭鄉土。
安居自適,履跡閑園,待藝庥漚苧。奈幾載、悲笳傳恨,病骨攲床,浣淚單衫,退紅羞舞。中秋近也,靈丹無驗,優曇開好還易萎,動哀吟、華表誰家柱。他時青鳥飛回,鬢雪韋郎,倩魂記否。
行盡秋山路幾重,
故山回首白云封。
阿超知我歸心急,
為畫江南千萬峰。
同姓占封此地嘉,賢王禮樂有光華。
當年《大雅》歸毛氏,落日遺宮憶漢家。
鴉啄殘紅翻柿葉,雁迷淺碧過蘋花。
翛然立馬蒼茫外,城角秋深起暮笳。
朝朝相似,日日一般。
見成受用,千難萬難。
因思臨濟掌黃檗,何似華亭把釣竿。
城郭依荒草,風云帶極邊。
猶多故時老,共說太平年。
歲聘皇華去,秋防戍鼓眠。
誰知明主意,拊髀憶青氈。
煙遮晃白初疑雪,日映斕斑卻是花。
馬渡急流行小崦,柳絲如織映人家。
過江人暮經年事,鐙床重話秋雨。北風驅雁暫成行,飛泊寒箏柱。
伴獨客、零宮斷羽。天涯惟有啼鵑苦。漫浪說浮家,冷夢落、滄波幾隊,白鷗同住。
長記墮策吹塵,浮云蔽眼,上東門外歧路。剩烽驚斷后歸魂,嗚咽銅駝語。
笑一夕、枯槎倦渡。腥塵還傍蠻江去。要故人、登臨倦,自結春帆,素馨開處。
秋暑勢已窮,
風雨縱橫至。
白鷺立清灘,
與我俱得意。
相見歲能幾,相逢且盡歡。
空山猿叫夜,高閣客憑欄。
白露吟邊落,黃花醉里看。
不須愁燭短,明月出云端。
短艇輕橈隨處艤。又到中丞香火地。神鴉社鼓不成聲,哀欲死。無生氣。入門撮土為公祭。
痛飲黃龍今已矣。亮節孤忠空賚志。滿園花木又飄零,余碧水。向東逝盈盈酷似傷心淚。
皓彩青云端,飛光落溟渤。
渾河與清沚,同受明月魄。
勿以清濁殊,天光本無隔。
谷雨初晴,對曉霞乍斂,暖風凝露。翠云低映,捧花王留住。
滿闌嫩紅貴紫,道盡得、韶光分付。禁籞浩蕩,天香巧隨天步。
群仙倚春似語。遮麗日、更著輕羅深護。半開微吐,隱非煙非霧。
正宜夜闌秉燭,況更有、姚黃嬌妒。徘徊縱賞,任放濛濛柳絮。
淅淅風生砌,沄沄水滿塘。藕根穿土闊,茭葉過人長。
野竹編籬細,山泉灌圃渾。碧瓜方布子,紫芋更添孫。
朽壤蟲遍蝕,枯藜蟻倒行。姜生黃菌蠢,茄熟紫膨脝。
枉渚雨晴后,幔坡風暖初。雁頭收芡實,魚子剝棕櫚。
對客蒸壺爛,呼童剪韭頻。何如鄭公儉,不讓庾郎貧。
精瓊老瓦汰沉沙,蜂掠殘零晚未衙。功謝囊中餐玉法,缽分天上演綸家。蔓雖引去徐留蒂,鞭欲行來嫩挑芽。野蔌眾多煩饤饾,敢從一箸萬錢誇。
一掬甘泉煮白沙,群峰秀整似排衙。無錢買帖臨求米,背俗論交類喪家。續遣新吟欺白雪,又如活火剪黃芽。海商不惜兼金價,傳向雞林國里誇。
可能擲米化丹砂,更記人間早晚衙。腰欲直伸輕五斗,供慚素餐漫千家。清新變雅多奇態,鄙吝消它幾許芽。不是鳳池提此話,紛紛浮俗浪傳誇。
松歡柏悅總前因,心自相親跡未親。
我見猶憐何況汝,卿如欲下定疑神。
湘云湘水原同夢,秋月秋河是比鄰。
認得邢家真國色,從來只有尹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