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陰道中三首 其一
煙遮晃白初疑雪,日映斕斑卻是花。
馬渡急流行小崦,柳絲如織映人家。
煙遮晃白初疑雪,日映斕斑卻是花。
馬渡急流行小崦,柳絲如織映人家。
煙霧籠罩著閃耀潔白的地方,起初還以為是雪;陽光映照下色彩斑斕的,原來是花朵。馬兒渡過湍急的溪流,進入小小的山坳,柳絲像織成的網一樣,映襯著人家。
晃白:閃耀潔白的樣子。
斕斑:色彩斑斕。
崦:山坳。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是詩人在華陰道中出行時,被途中的美景所觸動而創作,可能當時社會相對穩定,詩人心境閑適,能悠然欣賞自然景色。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華陰道中的美景,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捕捉自然之美的能力。
尚自不與米,何堪大遺金。丁儀為有子,文略是誣親。
皖鄂東川,九年流落真如夢。以前種種。痛定還思痛。死里逃生,勝利同歌頌。歡呼共。一時群眾。火炬街頭擁。
出門看斜陽,忽已上高樹。攜手同心歡,城隅散輕步。秋風一夕來,衣袂改輕素。木葉脫何遲,芳草色非故。悠悠遠水明,靄靄蒼煙暮。牧晚笛歸村,漁寒鐙隱渡。登高暢幽懷,感逝戚內顧。新歡不在眼,陳人復誰慕。存悲思浩歌,念別感征路。遼天廓無邊,惟有寒鴉去。
太白仙人不可作,臥游廬岳圖龍眠。一丘一壑放神志,志松之游吾虛焉。秋風叢桂花徒發,朅來招隱窮危巔。餐芝朝漱鐘山液,拄杖西笑峨嵋仙。云物幻變萬峰頂,排空直上凌紫煙。瀑布琤潺琴筑響,崖嶂合沓梯棧懸。選石危坐滌塵慮,春芽手里烹山泉。夕陽西下葉滿寺,暮云明滅爭秋妍。陂陁犖確尋古徑,巖穴別見開洞天。古墓不歸華表鶴,殘碑剝落藤糾纏。洞陰狡獪閟日月,采薇寂寞三百年。回首荒臺走麋鹿,頹波不激悲前賢。緬懷高風嗟已往,平原衰草流逝川。躊躕繭足下山麓,夜深清夢飛蹁躚。
丹篆才書泣鬼神,年踰九十脫紅塵。至今巖上結廬處,夜半鳳凰棲綠筠。
新安江上山無數。正催途、春帆度。沙市垂楊長記取。荒煙欹岸,斜陽滿樹。個是逢君處。青門衰柳垂垂暮。折得長絳送君去。可憶豐溪堤畔路。波光似雪,花容入霧。三月飛輕絮。
攜杖扶僮踐小岡,白云輕靄望茫茫。老來邊塞堪娛目,唯有青山映夕陽。
圓景曠佳賓,徘徊夜漏頻。金波徒汎酒,瑤瑟已生塵。露白移長簟,風清掛幅巾。西園舊才子,想見洛陽人。
亂峰高下抹晴云,眼力都無遠近分。綠葉亭皋新竹外,一巾華發更斜曛。笑花香里綠荷風,暑氣初回日未中。老去酒杯隨處好,戎葵尤占水邊紅。
報應差殊事不同,勞生何用出樊籠。欲知自性天真佛,盡在朝昏一念中。
白乳泉邊石缽,梅華樹下菟裘。誰道籬門不出,五湖今上扁舟。
昨宵星月今宵雨,首似春蓬。心似秋蟲。畢竟情懷那樣同。小樓深閉愁無那,才聽疏鐘。又聽征鴻。莫道吳儂不懊惱。
三年史館已遷官,千里親闈缺問安。予告暫辭天上去,承恩遙向日邊寬。到時春酒堪為壽,舞處斑衣足盡歡。侃侃每聞懷直道,會將民隱奏金鑾。
彈指華年過。掩重關、鬢絲禪榻,六時清課。知己關情千里別,貌出寒花似我。有多少、冰霜摧挫。客到任嘲玄尚白,只素衣、空惹緇塵涴。名山約,幾時果。懷人遠道情無那。劃爐灰、喚添商陸,徹宵癡坐。一派角聲邊月曉,冷艷盈盈欲墮。更玉齒、粲然微瑳。姑射仙姝天際想,笑騷人、有句吟難妥。憑驛使,寄君和。
寒食客中只醉眠,不知何處杏花天。雁門此日猶烽火,卻向綿山獨禁煙。山城亦自有游人,柳色千條汾水濱。見說漢宮新賜火,況聞楚客唱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