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十七首 其七
朝朝相似,日日一般。
見成受用,千難萬難。
因思臨濟掌黃檗,何似華亭把釣竿。
朝朝相似,日日一般。
見成受用,千難萬難。
因思臨濟掌黃檗,何似華亭把釣竿。
每天都差不多,日子過得很平常。現成的好處,想要享用卻千難萬難。由此想到臨濟義玄掌擊黃檗希運,這怎么比得上華亭船子和尚手持釣竿自在呢。
見成:現成。
臨濟掌黃檗:臨濟義玄曾在黃檗希運處參學,因三度問佛法大意,三度被打。后在大愚禪師點化下有所悟,回去掌擊黃檗。
華亭把釣竿:指華亭船子和尚,他隱居華亭,以釣魚為生,隨緣度化。
此偈頌創作于佛教禪宗發展時期。當時禪宗內部修行方式多樣,有像臨濟義玄那樣激烈的參究方式,也有船子和尚這種自在隨緣的方式。作者可能是看到不同修行方式的差異,有感而發創作此偈,探討哪種修行方式更契合佛法真諦。
這首偈頌主旨是探討修行方式,突出特點是用對比展現不同修行風格。在禪宗文學中有一定價值,啟發人們思考修行的途徑和境界。
蘇堤寺堤一徑同,春花秋月長相逢。白面少年不相識,笑擲金錢喚阿儂。
信步不知遠,蒙茸入深樹。悠然亂石中,忽與樵人遇。
種桃人去感前事,羅雀門閒有舊蹤。獨客暮年勞駕鶴,先生今日是從龍。開函玉冊傳中詔,歸第金蓮出上供。當寧動容賢夢卜,千年魚水賀遭逢。
今日是何日,慟返南州岐。汩汩東逝水,一日有西歸。長別二十年,休戚不相知。去時蠆發青,歸來面眉黧。昔人今則是,故家今則非。脫胎有父母,結發有夫妻。驚呼問鄰里,共指冢累累。訪死欲穿隧,泣血還復疑。白骨滿丘山,我逝其從誰?
時歲不相催,荒園不剪萊。看天為醒目,抱月自溫懷。守獨翻成福,能眠亦是才。床頭多蟋蟀,一唱和千回。
高人大隱餋修齡,喜見年來白發生。種種盡從頭上滿,星星漸向鏡中明。不緣憂事添千丈,只為看詩益幾莖。一任■鬙颯垂領,居閑幸免著塵纓。
懸薄者誰室,宛在水邊居。停舟試借問,高人或姓徐。
汎汎扁舟春水平,緣蘋白芷欲齊生。王孫自喜山中客,莫唱淮南招隱聲。萬竿蒼翠隔晴川,寂寞蕪城三百年。此地重聞歌吹發,揚州風物故依然。
千尺觚棱北斗橫,一川煙樹冷云平。瀛洲方丈知何在,渭水終南畫不成。天上碧桃青鳳啄,月邊瑤草白龍耕。自憐未斷人間夢,赤日黃塵六月行。
冷面無慚色,真心不脫空。雖然呆在我,終是與人忠。
林烏夜啼金井西,蟋蟀在戶聲相齊。中天無云白露下,漸見梧桐青葉低。幽閨此時愁獨曉,蘭燈雙照蛾眉小。歌聲恐逐回風高,掩抑冰弦破清悄。弦中語語心自傷,低頭卻看明月光。羅衣一夜惜顏色,庭草明日沾秋霜。甘心霜下草,秪在階庭好。不作白楊花,飛飛洛陽道。
勸酒重持杯,杯深喜不辭。愿將今日意,同保百年期。
二月春草青,三月春水肥。楊柳蕩洲渚,胡蝶作團飛。美人向何處,望望隔煙霧。迢遞越王城,青山海中樹。海水高入天,上與銀河連。相思瘴云合,目送南飛鳶。
真個生涯類轉蓬,東君又暈海棠紅。去年今日人何在,神馬浮云事本空。圓缺月,往來鴻,相思未許況相逢。憐他次第花初蕊,零落爭禁廿四風。
深林四無人,秋意滿長薄。日暮牛羊歸,寒煙出籬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