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新城
清香凝燕寢,春色遍龍舒。
市井無遺地,人煙有定居。
柝聲營屋邃,簾影酒坊虛。
白首三山客,編茅作校書。
清香凝燕寢,春色遍龍舒。
市井無遺地,人煙有定居。
柝聲營屋邃,簾影酒坊虛。
白首三山客,編茅作校書。
清幽的香氣凝聚在休息的地方,春天的景色布滿了龍舒大地。集市上沒有空閑之地,百姓都有安穩的居所。軍營里傳來巡夜打更聲,酒坊的簾子虛掩著。我這白發蒼蒼的三山游子,編茅草屋當作書房。
燕寢:休息安寢之處。
龍舒:安慶舊稱。
柝聲:巡夜打更的聲音。
三山客:詩人自稱,三山可能是其曾經游歷或居住之地。
校書:指書房。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安慶新城建設已頗具規模,社會安定,百姓生活有序。詩人可能是游歷到此,被新城景象所感染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安慶新城的繁榮安定,特點是用平實語言展現生活畫面。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安慶地區的歷史風貌提供了文學資料。
一再荒林雪
全身掩薜蘿
直饒埋沒得
爭柰鼻頭何
公主盤飧賭命,
上卿片唾輸頭。
偏是羈孤臣妾,
貪他菌蟪春秋。
當日樓臺一樣新
此時磚瓦委灰塵
桑田滄海何多變?
惹得今人憶古人
肅肅嚴威不可干,
劍铓莫作等閒看。
丈夫砥礪平生節,
到此孤忠激肺肝。
牧羊移莊重巖下,春草初生水如瀉。四山縱狗為防狼,百里騎駝堪代馬。
白布纏頭兩辮斜,布回風俗婦持家。密藏馬乳旋成酒,細醮牛酥待點茶。
父老傳聞事事新,連城瓦屋似魚鱗。山居只覺穹廬大,半住牛羊半住人。
部落零星繞澗岡,朝朝膻肉與酸漿。浮生不及隨陽雁,猶傍江湖食稻粱。
雪鬢霜眉九十年,猶能騎馬猛加鞭。兒童記得城中事,初鑄乾隆普爾錢。
家具無多歲幾遷,暖衣深谷冷平川。山風吹黑嬌兒女,始信城中出少年。
椎冰鑿雪謁官人,圣代重逢日月新。萬里一心依北極,乾隆皇帝子孫民。
我生本不才,庸庸何所見?
一官歸去來,幸侍寢門膳。
倏忽廿馀年,流光如掣電。
到處皆險巇,人情多幻變。
軒冕似泥涂,昔貴今亦賤。
不如收桑榆,行樂且安便。
臥錦仙郎久卜居
滿床書史日康娛
邀朋欲走趨齋閣
不厭塵埃俗客無
弱柳愔愔糝麴塵,流云忽忽駐苔茵。
凌兢曉色留殘夢,料峭余寒勒閏春。
細雨暗遮微醉客,好花紅近倚樓人。
端居莫漫增愁思,待看甘膏潤物新。
回首叢臺愿已違,蹉跎薄宦愧雄飛。微名在世無輕重,直道逢人有是非。
捧檄重來強為親,風濤湖海悵無津。貞心自古悲懷璞,宦業由來似積薪。
記年時、千絲縈釜,名泉催汲寒溜。紅尖細糝花瓷滑,竹下廚煙清晝。鹽下后。問此味云間小陸還知否。酪漿枉斗。但酥樣釵莖,難粘雙筋,說甚剪松韭。
家山遠,鏡面拖藍依舊。浮名何似杯酒。木蘭艇子牽情處,摘得滿籠消受。秋八九。又不比春三二月青青候。書傳素手。道越客遲歸,吳鮮早賣,輸與釣魚叟。
云度千峰日漸低
柴門深閉響山西
東風不識人愁思
水長花開鳥亂啼
今年明月無情甚,偏向江東。只照軍容,不放銀花萬樹紅。
鳳城飛下征南騎,一片刀弓。鐵甲呼風,愁殺思鄉沈侍中。
送公往朝天,
公去予獨住。
坐公政事堂,
尺寸守公度。
寬猛本相濟,
非敢妄攀附。
撫公舊松桂,
復思新雨露。
郵傳秉節回,
雙旌喜重渡。
紛紛春來華,
渺渺動行邁。
浮川向吳會,
走陸轉江介。
酒勤三釂爵,
禮重百其拜。
既慰推遷悲,
亦勞驅馳債。
餓死因細腰,
半額由廣眉。
是知風化速,
有類形影移。
時人走功名,
我輩陳詩書。
雖病勿是疚,
雖貧勿自悲。
深藏巖谷里
初不要人知
苦是香難掩
春風得意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