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陰
弱柳愔愔糝麴塵,流云忽忽駐苔茵。
凌兢曉色留殘夢,料峭余寒勒閏春。
細雨暗遮微醉客,好花紅近倚樓人。
端居莫漫增愁思,待看甘膏潤物新。
弱柳愔愔糝麴塵,流云忽忽駐苔茵。
凌兢曉色留殘夢,料峭余寒勒閏春。
細雨暗遮微醉客,好花紅近倚樓人。
端居莫漫增愁思,待看甘膏潤物新。
柔弱的柳枝輕輕搖曳,像撒上了酒曲般的淺黃;流動的云絮匆匆停駐在綠苔如茵的地面。清晨的冷意殘留著未消的殘夢,料峭的余寒抑制著閏春的生機。細雨朦朧中隱約可見微醉的行人,鮮艷的花朵靠近倚樓而立的人。閑居家中莫要徒增愁思,且等待那滋潤萬物的春雨帶來新的生機。
愔愔(yīn yīn):形容柔和、安靜的樣子。
糝(sǎn):散落、撒落。麴(qū)塵:酒曲的顏色,此處指柳芽初綻的嫩黃色。
忽忽:快速、匆忙的樣子。苔茵(yīn):像地毯一樣濃密的綠苔。
凌兢:形容清晨的寒冷刺骨。
料峭:形容春寒的寒冷。勒:抑制、阻止。閏春:因農歷閏月而延長的春季。
端居:閑居、安居。甘膏:指滋潤萬物的春雨。
此詩約作于春季閏月之時,詩人面對春寒未退、陰云籠罩的景象,由眼前的清冷之景觸發愁思,卻轉而從“好花紅近”“甘膏潤物”中看到生機,反映了對自然時序更迭的敏銳觀察與豁達心境。
全詩以“春陰”為背景,先繪弱柳、流云、余寒等春陰之景,繼寫細雨、好花的近景,末句轉折勸勉,由景及情,展現了從愁思到期待的情感變化,突出對春日生機的向往。
垂楊流水石橋,白馬青衫來路。有人指點憑欄,當喜相期不誤。
徙封馀赤蟻,逐氣布青蠅。欲市金臺駿,黃河又不冰。
楊姑悟道,猛烈難比。便把鏡樓摔碎。識破皮囊臭腐,誓不梳洗。一志蓬頭垢面,便披蓑、策杖頂笠。絕聰慧,戒無明業火,自常挫銳。斷制男兒何似,比追魂取魄,索命活鬼。富貴榮華棄盡,更不留意。常守常清常靜,處無為、自然之理。功行滿,向十洲三島。占個仙位。
竹間無數玉森森,漸覺春隨雪意深。山下地偏人跡少,野禽能識歲寒心。
春去欲何歸,江南古路岐。日長鶯燕懶,花謝蝶蜂疑。香徑紅應減,高峰翠益奇。薰風琴調遠,眾綠上芳枝。
冬氣漸閉密,百物盡零落。中林有貞姿,粲然獨先覺。尺蠖遞屈伸,天運不終剝。勿言霜露酷,熙陽已潛作。
斷雁零鴻凝望久,待得來時,消息仍如舊。常日閒愁濃似酒,吟魂悄共梅花瘦。心事正同堤上柳,剪盡還生,新恨年年有。獨倚危闌風滿袖,朦朧淡月黃昏后。
六合塵埃眼孔黃,百年愁思鬢毛蒼。輕雷欲送千山雨,灝氣先供一枕涼。須覺風光成樂土,忽疑身世上羲皇。須臾云破遙山出,的的林稍掛夕陽。鳴鳩拖雨過中條,清意令人酒半消。香靄畫簾凝不動,煙沉綠樹聚還飄。大田多稼望中變,八月滄江枕上潮。耕鑿雖勤皆帝力,升平今見到漁樵。
雞鳴風雨夜,天地遏悲音。耿耿孤星隕,茫茫百感侵。豈惟傷大劫,更欲挽頹心。前路熹微里,休言陸漸沉。
天心最憎機,人心能照機。試觀海上客,何事不忘機。
俯察人情仰憲天,素王心事策三篇。大夫不向江都死,換盡炎劉四百年。
紅稀天有情,綠暗春無興。游子雨中眠,夢里年光盡。
老龍山中居,出山作霖雨。風云幾聚散,田野正辛苦。神仙地位高,使爾司下土。
相伴留侯訪赤松,碧桃花下醉融融。玉龍嘶罷還家晚,月出蓬萊第一峰。
春動官橋雪未消,蹇驢隨處探孤標。秪應誤踏羅浮路,驚見仙娥整壓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