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四蘭 其四 雪
一再荒林雪
全身掩薜蘿
直饒埋沒得
爭柰鼻頭何
一再荒林雪
全身掩薜蘿
直饒埋沒得
爭柰鼻頭何
蘭草多次生長在荒林的雪地里,整株被薜荔女蘿遮蔽。即使被積雪完全埋沒,又怎能掩蓋它的清香?
薜蘿:薜荔與女蘿,兩種蔓生植物,常生于陰濕處。
直饒:即使,縱使。
爭柰:怎奈,無奈。
鼻頭:此處代指嗅覺,借指蘭草的香氣。
此詩或為作者借蘭草抒懷之作。蘭草常被視為高潔象征,詩中“荒林雪”“掩薜蘿”的環境或暗指作者所處的困境,通過蘭草“埋沒得”卻“鼻頭何”的狀態,反映其在逆境中堅守品格的心境,具體創作時間地點無考,當與作者個人經歷或對自然觀察相關。
全詩通過描寫蘭草在荒林雪地里被薜蘿遮蔽、積雪掩埋卻香氣難掩的特質,贊美其堅韌高潔的品格,托物言志,簡潔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高尚情操的追求,在詠物詩中獨樹一幟。
九鎖瓊宮萃列仙,飄然別是一壺天。
時時云氣生巖洞,日日松聲助澗泉。
山茗已堪回短夢,金丹要可得長年。
是中著語真難事,今古舂容幾大篇。
山風不動云四寂,萬頃波濤生素壁。
三峽夜怒搖星河,九溟晝沸卷霹靂。
誰將江海一筆吞,華陽入硯玄波翻。
靈鼇東轉坤軸動,驚浪出沒蛟與黿。
毫端分寸千萬里,人心之險亦如此。
老僧閱世如閱畫,面壁凝然悟玄理。
嗟余老作汗漫游,寒光飛動六月秋。
乃知瞿唐在平陸,安得竹葉吹成舟。
邑宰崇明祀,侵晨苦見邀。
未能乘快騎,且復御輕軺。
瑞應黃流碧,晴清戾氣消。
今朝風日暖,臨水且逍遙。
古木森森翳女蘿,四山環抱鬰嵯峨。此間定有荊山璞,未審何時遇卞和。
斬開綠棘黃荊路,巖上采霞搖影動。洞里仙人醉不知,巖前留下無聲鳳。
我今行向洞前來,是洞須開鳳莫猜。便好跨游三島去,等閑抖擻輕塵埃。
南朝笛竹蘄為良,織成文簟瑠璃黃。
舊物正爾冷如鐵,此君無奈寒如霜。
山齋溽暑正六月,野人清夢迷三湘。
卷舒隨分且藏節,作詩為報劉中央。
日照西山雪,老僧門始開。
凍瓶黏柱礎,宿火陷爐灰。
童子病歸去,鹿麋寒入來。
齋鐘知漸近,枝鳥下生臺。
還嶺峰頭霽色清,知微曾此學無生。
鳥從青壁屏邊過,人在白云天際行。
一片晴霞迎曉日,萬年松檜起秋聲。
個中仙景真奇絕,寶塔玲瓏最得名。
葉落古祠前,村安許宿船。
人聲齊到客,月色獨歸禪。
野火明秋渚,山鐘出寺煙。
推蓬不成寐,霜氣覽江天。
竹樹深藏遠市嘩,吾廬真似野人家。
幽禽就浴階前水,游蝶來尋幾上花。
心地幸無閑事擾,眼塵還有好書遮。
浮生如此亦堪老,世路驅人底有涯。
茅舍枕寒溪,出門煙翠齊。
曉林過栗鼠,秋草伏莎雞。
村酒大書字,山蔬小作畦。
落然人寂歷,野迥白云低。
谷風扇春和,卉木皆敷芬。
貞松但如故,高標在煙云。
君子守常性,時榮非所欣。
亦有孤鳳皇,不與眾鳥群。
每到雙溪興自招,新亭況是隔凡囂。
水中山色都如畫,風里湍聲卻似潮。
欹枕幾回眠盡夜,憑欄不厭立終朝。
人生何用千鐘酒,萬古閑愁向此消。
縹緲飛樓壓舊城,年年來聽峽猿吟。
衣裳慣見秋風冷,夢寐常愁塞日陰。
霜露園林千古事,波濤鷗鷺一生心。
祗應庾信頻飄泊,正坐江關緣分深。
從來此山中,不記幾游歷。
每緣困杯酌,未暇賦篇什。
屢恐為山羞,欲吟嗟思澀。
今晨始杖屨,醒眼看泉石。
草木呈幽姿,煙云舒秀色。
捫蘿扣棲真,束燎穿大滌。
神工跨石梁,天巧鏤巖壁。
仙人不可逢,靈箬無從得。
回觀翠蛟舞,俯視云根屹。
何如出山去,飛騰霈甘澤。
刮眼相逢四五秋,知君藝出萬人頭。
但看巨軸藏盈袖,不信行囊尚弊裘。
建閣程生藏瑞墨,買田張衍寄英游。
從來有術高天下,莫但人謀當自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