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樞密使陸公挽詞三首 其二
七朝迷瘴霧,一昔倒狂瀾。
天意竟難料,皇圖不再安。
寧甘蹈東海,不忍縶南冠。
自古誰無死,從容就義難。
七朝迷瘴霧,一昔倒狂瀾。
天意竟難料,皇圖不再安。
寧甘蹈東海,不忍縶南冠。
自古誰無死,從容就義難。
七個朝代都被迷霧籠罩,局勢混亂,陸公卻能在一夜之間力挽狂瀾。可天意難以預料,國家的命運還是不再安穩。他寧愿投身東海,也不愿被敵人囚禁。自古以來人都有一死,但能從容就義實在太難。
七朝:可能指多個朝代或時期,這里表示時間長久、局勢復雜。
迷瘴霧:比喻局勢混亂、黑暗。
一昔:一夜。
倒狂瀾:比喻扭轉危急的局勢。
皇圖:指國家的命運、版圖。
蹈東海:表示以死殉國。
縶南冠:縶,拘禁;南冠,指囚犯。這里指被敵人囚禁。
從容就義:指面對死亡毫不畏懼,鎮定自若地為正義而犧牲。
此詩應是為悼念故樞密使陸公而作。樞密使是重要官職,掌管軍事等事務。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國家局勢動蕩,陸公曾試圖挽救危局,但最終未能成功。詩人在陸公去世后,感慨其功績和高尚氣節,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陸公力挽狂瀾的能力和從容就義的氣節。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體現了對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對正義的追求。
腳下長拖破木履,
口內不知道甚底。
惱亂風光沒奈何,
南北東西無定止。
吾漳子黃子,常為松寫真。
偉茲石墀側,龍德妙屈伸。
隆中不遇主,偃仰誰能臣?
當年香山游,盧溝失問津。
坐遺郁盤林,不為畫苑珍。
拂素貌神物,愧非千載人。
片片紅梅落,纖纖綠草生。無端夜來雨,又礙出門行。
春陰易成雨,客病不禁寒。又與梅花別,無因一倚欄。
胸懷阮步兵,詩句謝宣城。今夕俱參透,焚香聽雨聲。
疏點空階雨,長明古殿燈。廬山岑寂夜,我是定中僧。
傳聞偏不誤,
腸斷脊令原。
正是情懷惡,
那堪風雨昏。
連宵驚人夢,
何日返羈魂。
天意殊茫昧,
憑誰對榻論。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四月時光過柳花
玉容隨分度年華
長門一樣閑風景
猶勝明妃別漢家
滿山黃葉亂秋晴,
風款橫江一棹輕。
老屋溪南歸未得,
十年風雨最關情。
風裊裊,雨綿綿。
窗外花枝冷杜鵑。
獨上小樓人不見,
斷腸柳色又經年。
淮西留守去何之,
千里春江草綠時。
圣主有懷湯沐地,
官曹不忘大風詞。
投壺別野清游慣,
運甓空齋獨臥遲。
君是玉門班定遠,
可能高枕廢驅馳。
林塘枉佳客,待月欣舉觴。
今夕勝昨夕,已見生東方。
離離絳霄側,冉冉素云揚。
踰時灝氣澈,縣耀天中央。
仰視渺難即,忽覓在我傍。
清池含微波,左右浥流光。
月行固當望,人會何能常。
與子各鄉域,邂逅臨此堂。
良時不屢值,明月安可忘。
醉歌荅永夕,和我窈窕章。
山期不約同,九九敦嘉節。茲辰雖云邁,時芳尚可悅。
薄言展燕游,歡賞偕時哲。冠履既駢輳,尊罍亦互挈。
崇岡才登踐,遂乃凌巀業。孤亭踞其勝,空翠若可擷。
苔石隨所據,區豆離離列。風蘿入杯影,菊蕊亦紛綴。
游情竟日晡,猿鳥助清切。馀花插帽檐,歸路穿松垤。
謝卻塵途半日忙,
臥云同上舊游堂。
憑虛樹杪江光見,
返照峰前塔影長。
笑整危冠籠晚鬢,
醉將衰面助春陽。
十年九日千山外,
何處親朋共此觴。
兩山天一路,孤石水分流。
多難身衰日,新涼病有瘳。
侯封竹萬個,奴課橘千頭。
生理能如此,真堪隱去休。
城中豈云隘,
我見無夷途。
所以龐德公,
車不向此驅。
斜陽掛林杪,
野花續春馀。
外族傳仙系,中閨著德容。
瑞符衣覆玉,懿范史編彤。
天闊云埋仗,秋高露泣松。
宸心望歸駕,滄海晦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