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月篷戴相士
雙眸炯炯秋篷月,十載聲名動京闕。隆準龍顏曾為開,麞頭鼠目誰攖揬。
我聞論相先論心,此語古傳非恍惚。閭閻談笑覓侯封,渭水垂綸飄白發。
膾肝盜跖以壽終,趙蓋楊韓膏斧鉞。相形相心兩莫憑,使我向空書咄咄。
年來四海一鼓鼙,蕭艾騰芳蘭茝歇。宣室寧無賈誼思,侯門半卻禰衡謁。
君歸若見袁李徒,造化韞藏須剞劂。我今自分老山林,渴飲壑冰饑食蕨。但煩一語抱璞人,莫學卞和遭再刖。
雙眸炯炯秋篷月,十載聲名動京闕。隆準龍顏曾為開,麞頭鼠目誰攖揬。
我聞論相先論心,此語古傳非恍惚。閭閻談笑覓侯封,渭水垂綸飄白發。
膾肝盜跖以壽終,趙蓋楊韓膏斧鉞。相形相心兩莫憑,使我向空書咄咄。
年來四海一鼓鼙,蕭艾騰芳蘭茝歇。宣室寧無賈誼思,侯門半卻禰衡謁。
君歸若見袁李徒,造化韞藏須剞劂。我今自分老山林,渴飲壑冰饑食蕨。但煩一語抱璞人,莫學卞和遭再刖。
您的雙眼明亮如秋日篷帳中的明月,十年間聲名震動京城宮闕。曾為帝王之相的人看相,相貌猥瑣之輩誰能冒犯您的判斷?我聽說論相先要論心,這古語流傳并非虛幻。民間有人談笑間求得封侯,也有像姜子牙那樣白發垂釣渭水的隱者。盜跖這樣的惡人卻能壽終正寢,而趙廣漢、蓋寬饒等忠直之臣卻遭誅殺。相面與相心都不可憑信,讓我只能對空嘆息。近年四海戰亂不斷,小人得勢而君子失志。朝廷難道沒有對賈誼的思慕?權貴之門卻多拒絕禰衡這樣的才士。您回去若見到袁天綱、李淳風那樣的相士,要明白自然的奧秘需深入探究。我如今自認將老死山林,渴了喝山谷冰水,餓了吃蕨菜充饑。只請代我告訴懷才之人,莫要像卞和那樣再次被砍足。
隆準龍顏:高鼻梁、帝王之相,典出《史記·高祖本紀》
麞頭鼠目:形容相貌猥瑣之人
閭閻:民間
渭水垂綸:指姜子牙垂釣渭水遇文王典故
盜跖:傳說中古代大盜
趙蓋楊韓:漢代直臣趙廣漢、蓋寬饒、楊惲、韓延壽,均因直言被誅
鼓鼙:戰鼓,代指戰亂
蕭艾:惡草,喻小人;蘭茝:香草,喻君子
宣室:漢代未央宮前殿正室,代指朝廷;賈誼:西漢賢臣,曾被文帝召問于宣室
禰衡:東漢名士,因狂傲被權貴排斥
袁李徒:唐代相術名家袁天綱、李淳風
剞劂(jī jué):雕刻工具,此處指揭示奧秘
抱璞人:指卞和,春秋時楚國人,因獻玉璞被兩次刖足
此詩約作于南宋后期社會動蕩之際。詩人借贈相士之機,結合自身對時世的觀察,批判以貌取人的世俗觀念與賢才不遇的現實,反映了南宋末年朝政昏暗、小人得勢的社會背景,亦暗含詩人對隱逸生活的選擇。
全詩以論相為引,由相術不可憑引申至對時世的批判,揭露賢愚倒置的社會現實,表達詩人對現實的不滿與退隱之志。用典貼切,對比鮮明,情感深沉,體現了詩人關注現實的創作風格。
金陵已去國,銅梁忽背飛。
失路遠相送,他鄉何日歸。
靈關九折險,蜀道二星遙。
乘槎若有便,希泛廣陵潮。
道和氣兮襲氤氳,
宣皇規兮彰圣神。
服遐裔兮敷質文,
格苗扈兮息煙塵。
就陽位,升圜丘。佩雙玉,御大裘。膺天命,擁神休。萬靈感,百祿遒。
秉黃鉞,建朱旗。震八表,清二儀。帝業顯,王道夷。受景命,啟皇基。
開九門,懷百神。通肸蚃,接氤氳。明粢薦,廣樂陳。奠嘉璧,燎芳薪。
膺寶圖,執左契。德應天,圣饗帝。薦表衷,荷靈惠。壽萬年,祚百世。
惟德動天,有感必通。秉茲一德,禋于六宗。欽夤寶命,恭肅禮容。來顧來享,永穆皇風。
天惟佑德,辟乃奉天。交感斯在,昭事罔愆。歲功已就,王道無偏。于焉報本,是用告虔。
平日時風好涕流,讒書雖盛一名休。
寰區嘆屈瞻天問,何當世祖從人望,早以公臺命卓侯。
魂歸寥廓魄歸泉,
只住人間十五年。
昨日施僧裙帶上,
斷腸猶系琵琶弦。
淼淼三江水,
悠悠五嶺關。
雁飛猶不度,
人去若為還。
機關才運動,勝敗便相隨。
忽遇南遷客,若為西入心。
往來三島近,活計一囊空。
三通明主詔,一片白云心。
掃地待明月,踏花迎野僧。
水諳彭澤闊,山憶武陵深。
金鐙冷光風宛轉,錦袍紅潤雨霏微。
高齊日月方為道,動合乾坤始是心。
傍水野禽通體白,饤盤山果半邊紅。
而今世上多離別,莫向相思樹下啼。(《鷓鴣》
籩豆簠簋,黍稷非馨。
懿茲彝器,厥德惟明。
金石匏革,以和以平。
由此無疆,期乎永寧。
雖被風霜競欲催,
皎然顏色不低摧。
已疑素手能妝出,
尋思閉戶中宵見,
應認寒窗雪一堆。
哲后躬享,旨酒斯陳。
王恭無斁,嚴祀惟寅。
皇祖以配,大孝以振。
宜錫景福,永休下民。
年來年去只艱危,
春半堯山草尚衰。
四海清平耆舊見,
拭盡賈生無限淚,
一行歸雁遠參差。
妝點青春更有誰,青春常許占先知。
亞夫營畔風輕處,交情別緒論多少,好向仁人贈一枝。
汩沒朝班愧不才,
誰能低折向塵埃。
青山得去且歸去,
官職有來還自來。
逐鹿走紅塵,炎炎火德新。
家肥生孝子,國霸有余臣。
帝道云龍合,民心草木春。
須知煙閣上,一半老儒真。
漢家仙仗在咸陽,
洛水東流出建章。
野老至今猶望幸,
離宮秋樹獨蒼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