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郊祀樂章:慶融
道和氣兮襲氤氳,
宣皇規兮彰圣神。
服遐裔兮敷質文,
格苗扈兮息煙塵。
道和氣兮襲氤氳,
宣皇規兮彰圣神。
服遐裔兮敷質文,
格苗扈兮息煙塵。
道義與和氣如同氤氳的氣息彌漫,宣揚皇家的規范彰顯圣上的神圣。使遠方的部族臣服并傳播文明,讓苗扈等部落歸順平息了戰亂。
道和氣:道義與和氣。襲:彌漫、籠罩。氤氳:形容煙或氣很盛。
皇規:皇家的規范、制度。彰:彰顯。
服:使……臣服。遐裔:遠方的部族。敷:傳播。質文:指文明、文化。
格:使……來歸順。苗扈:古代部落名。煙塵:指戰亂。
郊祀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重大典禮。這首詩作為梁郊祀樂章,創作于后梁時期,在郊祀活動中演奏,用于歌頌皇家的圣明和國家的太平,以彰顯皇權的正統性和威嚴。
此詩主旨是歌頌皇家圣明、國家太平。其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體現了郊祀樂章的風格。在文學史上,這類郊祀樂章反映了當時的祭祀文化和政治觀念。
游絲和絮亂,啼鳥戀花稀。長晝原如昨,春從何處歸。
一雨收殘暑,微涼發樹端。風清催早桂,氣潔媚幽蘭。曲沼波痕漲,平疇稻穎繁。詩成晚霽后,秋月逗煙巒。
步出城東門,遙望江南道。江南何所思?佳人委秋草。靈衣張空房,流塵積輀旐。穗帳明月來,豈若平生好!蔥蔥玉樹枝,凋摧亦已早。朝為艷陽花,夕暮成枯槁。人生少得意,得意難竟保。棄置勿復思,憂傷徒自老!
青冥通去路,誰見獨隨緣。此地春前別,何山夜后禪。石橋隱深樹,朱闕見晴天。好是修行處,師當住幾年。
蹇驢尋我亦乘興,秋潑空山煙翠時。脫帽不知誰主客,一燈相對夜彈棋。風徑霜清拾墮薪,野炊童子解經營。翛然放著秋窗晚,籬落凄清屋角晴。精粗一飽隨緣去,林壑諸方到處鄉。去住了知無可揀,謾煩辭錦照人光。旁舍潛夫十年舊,會茶時復坐僧氈。愛將夷甫雌黃口,解說定林文字禪。蔡家兄弟好兒郎,骨秀同熏知見香。好在綠楊堤上路,幅巾來往自相羊。
文武宣和盛兩班,當時都道取燕山。三京隨手殘燒盡,今日誰迎二圣還。
臘醅新上口。看書吃果,燈前廝守。殘夜新春,只判一聲清漏。不用占雞卜鏡,但愿得、花紅人壽。君信否。垂簾一晌,春詞琢就。不解格五彈棋,祇色子玲瓏,稱伊纖手。玉雪嬌兒,可要軟餳酥豆。斜倚薰籠不睡,任消盡、博山香獸。看鏡久。青青鬢絲依舊。
我愛臨封好,江樓四望遙。賓朋須共賞,風月故相邀。清興拚成癖,詩狂不礙條。謾勞爭自潔,適意樂偏饒。
石架千層險,泉飛百尺高。能蘇旱田谷,何用作波濤。
為問林塘月,如何分外明。轉憐河漢近,偏映竹松清。疑有羽人駕,杳無天籟聲。庾公興深淺,茲夕可相并。
因我得禮你,窮源須到底。九九八十一,閻羅王是鬼。
儒林推父子,世德重箕裘。家出關西學,才參幕下籌。符分銅虎去,使得碧雞游。行矣馳滇國,先應夢益州。僰僮迎漢吏,瀘帥識姜侯。萬里題詩日,千山羽獵秋。青蛉通北望,黑水入西流。賜召君來速,歸期看擁騶。
月色朣朣玉漏停,九天閶闔悉開扃。云扶六馭來黃道,花覆千官列紫庭。清蹕乍鳴諸殿肅,袞衣端拱萬方寧。小臣何幸承殊渥,簪紱優游及暮齡。圣主龍飛宰八區,視朝常在五更初。煌煌燭影輝金闕,裊裊香煙布玉除。仙掌每隨東旭轉,鑾旂時為曉風舒。日高班捲夔龍出,黃閣從容閱奏書。
生死何須念,輪回悟已真。登天能證佛,入地即為人。兜率罡風亂,恒沙劫火頻。祗今居畏壘,情話一酸辛。
神仙富貴尋常事,獨愛人間汗漫游。明月青天思太古,畫欄碧海倚新秋。八荒無復藩籬限,一世真悲生死流。他日夢中向空闊,笑橫長笛弄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