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
逐鹿走紅塵,炎炎火德新。
家肥生孝子,國霸有余臣。
帝道云龍合,民心草木春。
須知煙閣上,一半老儒真。
逐鹿走紅塵,炎炎火德新。
家肥生孝子,國霸有余臣。
帝道云龍合,民心草木春。
須知煙閣上,一半老儒真。
人們在塵世中追逐權勢,新的王朝如同烈火般興起。家境富裕易出孝子,國家強盛就有眾多良臣。帝王之道與賢才相契合,民心就像草木逢春般煥發生機。要知道那凌煙閣上,有一半是真正的老儒。
逐鹿:比喻爭奪天下。
火德:古代以五行相生相克附會王朝命運,稱火德者,謂以火而興。
家肥:家境富裕。
煙閣:即凌煙閣,唐太宗為表彰功臣,命閻立本繪畫功臣像于凌煙閣。
此詩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一個新王朝建立之初,看到國家繁榮、人才涌現的景象而有感而發。詩人通過讀史,聯想到當下的局勢,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闡述國家興盛與人才的關系。其特點是借讀史來表達對現實的看法,以簡潔的語言揭示深刻的道理。在文學史上雖沒有特別突出的地位,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王朝興衰和人才作用的思考。
為嫌故國衣烏衣,
換淡妝來覺昨非。
楊柳絮纏銀剪試,
梅花粉抹玉釵飛。
雪迷簾外渾難覓,
月照梁間訝未歸。
欲報吉祥喧喜語,
無如人識鳥音稀。
野火神祠驛路迎,
風蒲獵獵晚寒生。
一聲孤棹唱歌去,
明月欲來江水清。
紫紋綾,紅錦緞。裁向燈前,響雜黃金釧。應恐鴛鴦分背面。鈿尺頻移,停處商量遍。
晃還移,人未倦。疊股并刀,運處分明見。萬縷愁腸縈莫遣。欲斷仍連,試倩蕭娘剪。
禁中張宴,苦留公、未許歸尋初服。千載君臣魚有水,不比嚴光文叔。火德中天,客星一夕,草草聊同宿。重來凝碧,依然賡載相屬。
過眼夸奪紛紛,浮云野馬,幾度棋翻局。客話鳳池三入事,洗耳湖光一曲。伯始泉荒,稚圭圃冷,占斷西風菊。年年歲歲,金英常泛芳醁。
倒尊擲帽愧新詩,
后日歡游亦可追。
自是東風多逸興,
不關南郡出游遲。
一聲柔櫓破空濛,
叉手間吟倚短篷。
山色送青新雨后,
水光搖翠早春中。
伯圖從古夸荊國,
花事于今憶渚宮。
卻怪石尤多作惡,
鄉情應是兩人同。
翁仲更衣土花綠,越臺終古留湯沐。鮫人珠墮玉京啼,羊城使者坐顰蹙。鏗然有聲出金石,支拄三泉妨版筑。世間畚鍤發天藏,半爇焦疑爨馀木。梯山航海致華省,嗟我居從寓閒目。長方尺咫厚盈寸,暴向秋陽光燁煜。肌理分明質堅致,古氣如蘭裊馀馥。老夫竊帝仍抱孫,坐張左纛乘黃屋。忽傳稽首向長安,勞苦書來一紙足。芭蕉不實此身同,片物猶存人代速。茂陵玉盌閱朝市,嬴政梓棺付樵牧。二千年事一回首,零落生存供慟哭。祇合歸裝嗤陸賈,諸子分金不盈匊。不如清凈效黃老,生世尋常聽陵谷。懷古傷今定何益,皇帝玄宮睡初熟。包藏勿落賈胡手,陽燧之珠待函櫝。
冠月裾云佩綠霞,
百年將此送生涯。
愁心別后無詩草,
病眼燈前有醉花。
落筆擅場聊寫意,
背山臨水遂成家。
也須南畝多栽秫,
休似東陵只種瓜。
寒沖孤棹氣方嚴,入座陽和頓覺添。誼重師資真聚萃,年忘少長各鳴謙。乾坤欲發千秋秘,亥子先開七日占。自恨皋比參侍晚,從前妙義乞重拈。
潔凈精微易教嚴,紛紛未免畫蛇添。童蒙初筮真求益,先覺無勞過自謙。一念慊欺應有辨,六爻兇吉莫徒占。不知未畫羲皇意,當下如何信手拈。
療貧癡欲借榆錢,乞米閑臨帖一篇。
紅雨消殘花外劫,黃梁熟透夢中緣。
琴心靜似嵇中散,詩味清于沈下賢。
擬砍湘江一竿竹,東津歸釣縮頭鳊。
夢斷羅浮玉作塵。誰認前身。難認前身。美人夙世是花神。意到成春。手到成春。
看來點點尚鮮新。雪也如真。月也如真。不須憔悴怨黃昏。返得香魂。返得愁魂。
海鶴冰為骨,霜潭月作心。要賓唯飲酒,焚券不論金。相望縈離恨,何嗟得訃音。春回墳草綠,誰伴夜臺吟。
二子皆攀桂,一生唯好吟。夜臺如得句,泉路孰知音。飲態思頹玉,交情失斷金。奠芻何以報,折盡老夫心。
九旬禁足,三月護生。
逗到功成行滿,依前日午三更。
龍淵水風恬浪靜,獺徑橋霧鎖云橫。
去者自去,住者自住,坐者自坐,行者自行。
杖頭縱有通霄路,且共扶持折腳鐺。
凌江一派自何年,
水木悠悠遍谷川。
曾有冠裳通上國,
更多耒耜列腴田。
列周業起豳風詠,
萬石賢聲史氏編。
不計親疏千百葉,
但求無忝是家傳。
種田意已決,決意復何如。
賣馬買犢使,徒步歸田廬。
迎春治耒耜,候雨辟菑畬。
策杖田頭立,躬親課仆夫。
吾聞老農言,為稼慎在初。
所施不鹵莽,其報必有馀。
上求奉王稅,下望備家儲。
安得放慵惰,拱手而曳裾。
學農未為鄙,親友勿笑余。
更待明年后,自擬執犁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