崿嶺四望
漢家仙仗在咸陽,
洛水東流出建章。
野老至今猶望幸,
離宮秋樹獨蒼蒼。
漢家仙仗在咸陽,
洛水東流出建章。
野老至今猶望幸,
離宮秋樹獨蒼蒼。
漢朝皇帝的儀仗隊在咸陽,洛水向東流出建章宮。當地百姓至今仍盼皇帝駕臨,離宮邊秋日的樹木獨自蒼蒼而立。
崿嶺:山名。
仙仗:指皇帝的儀仗。
咸陽:秦朝都城,這里借指唐朝都城長安。
建章:建章宮,漢武帝時所建宮殿,這里借指唐朝宮殿。
野老:鄉下老人。
望幸:盼望皇帝駕臨。
離宮: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殿。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唐朝可能處于政治動蕩、皇帝出游頻繁的時期,百姓生活或許并不安穩,但仍對皇帝駕臨抱有期待。詩人站在崿嶺上,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古事反映現實,表達對歷史變遷和百姓命運的關注。其特點是借古諷今,以景寄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
舉目日無光,亡何殢醉鄉。醍醐酬酩酊,漂渺泛潢洋。禮樂經年在,人天無盡藏。未名湖畔坐,學問鳥生商。燕園共寂寥,金石記前朝。明月三千里,風花第幾橋。芝蘭如富貴,桃李比豐饒。一塔湖圖外,百年愁未消。
并馬尋涼過遠郊,偶從野叟問前朝。雨摧故壘逢遺鏃,月暗荒臺夢墮翹。千古河山還王氣,一時胡虜憶金遼。如何宋紀年三百,獨讓周師過瓦橋。
杞人憂天傾,晝夜忘寢食。吾嘗笑其愚,今為眾所惑。賴有圣賢書,潛心豈無得。至理不可誣,渙然若冰釋。
萬木森森一草堂,當年意氣自飛揚。賈生憂漢虛前席,李叟入秦嘆過梁。浮海流亡留有待,藏山著作應多方。夥家有女傳經說,追慕殷勤百歲觴。
鳳山東偏錦水頭,獨立縹緲之戍樓。登樓覽古意不極,芙蓉雙軸懸清秋。將軍國初鎮吉州,投戈論道皆清流。藏書蓄畫幾千卷,縹帙紫錦珊瑚鉤。郭熙山水韓干馬,生色芙蓉更瀟灑。霜涵雨浥姿態發,往往時人未能寫。筠州移鎮七十年,遺物猶存今所寡。看花把酒臨秋風,我思將軍安得同。蒼茫共惜千載意,磊落已見諸孫雄。近者提兵入南中,號令不減前人風。蛟魚出沒江海暮,一麾盡掃煙濤空。
君談陽朔山,不作一錢直。巖藏兩頭蛇,瘴落千仞翼。雅宜驩兜放,頗訝虞舜陟。暫來已可畏,覽鏡憂面黑。況子三年囚,苦霧變飲食。吉人終不死,仰荷天地德。我來黃岡下,攲枕江流碧。江南武昌山,向我如咫尺。春蔬黃土軟,凍筍蒼崖坼。茲行我累君,乃反得安宅。遙知丹穴近,為斸勾漏石。他年分刀圭,名字掛仙籍。少年帶刀劍,但識從軍樂。老大服犁鋤,解佩付镕鑠。雖無獻捷功,會賜力田爵。敲冰春搗紙,刈葦秋織箔。櫟林斬冬炭,竹塢收夏籜。四時俯有取,一飽天所酢。君生紈綺間,欲學非其腳。左右玉纖纖,束薪誰為縛。勿令聞此語,翠黛頩將惡。笑我一間茅,婦姑紛六鑿。
老樵家住康山巔,別來回首今十年。紅塵汨沒馀白發,欲尋舊隱歸無緣。繡衣仙人妙探玄,憐我老病思林泉。笑驅六丁截坤軸,康山移置高臺懸。丹崖翠壁回翔鸞,寒藤古木含風蟾。樵云徑行澗底路,青苔白石溪濺濺。蒼松手植初齊眉,靈虬夭矯將參天。云間數椽舊茅屋,至今風雨猶依然。小橋當門度流水,窗扉倒影涵清漣。雨馀風日問晴軒,林霏空翠飄蘭荃。平生知己二三友,相過不待相招延。把書對弈坐終日,綸巾羽服滄洲仙。杖藜扶衰一老年,采芝長入藤蘿煙。意行常與鹿為伴,興來渴想杯如川。某山某水釣游處,摩挲歷歷俱眼前。乃知塵世等夢幻,百歲一枕槐根眠。倘蒙圣恩賜歸田,擬辦布襪青行纏。山中故人不遐棄,定有招我歸來篇。
青門在郭東,小筑偶然同。只愛山溪勝,非關木石工。幽棲宜地僻,簡出免途窮。自覺懸車穩,揶揄笑阮公。
才高鸚鵡占時流,官領均輸出帝州。叢桂正含淮海色,明珠誰抱漢宮愁。人間得失蕉中鹿,宦底浮沉水上鷗。鹽鐵且從文學議,大鵬終計碧霄游。
今夕猶常夕,如何倍憶家。二三千里道,四十五年華。貧有文章在,官無品秩加。遙知妻共女,愁坐卜燈花。
欲問此根何處得。
一帶環空水,遙青峙數峰。風因云蔽日,峽以霧從龍。晴晦中區變,人天此際容。憑欄虛遠指,勝處得尋蹤。
灤陽河畔女如云。生長不識江南春。大字青簾賣官酒,莫辭注玉更傾銀。
一德坤元厚,三朝母道尊。含飴供樂事,戲綵見重孫。北內風光別,仙家日月閑。紫皇天下養,金母住人間。柳色侵宮瓦,花陰覆綺疏。鵲爐煙馥郁,剩閱妙乘書。銀幡點綴斗宮嬪,小字橫斜篆縷新。歲歲詞臣供帖子,從今便數八千春。文孫親上萬年卮,姒婦嚴妝五翟衣。不用都人須數蹕,內庭跬步即重闈。刁斗轅門五夜深,思齊文母正關心。身臨大練無他費,湯沐先捐鉅萬金。
昔厭蠶叢險,今耽漁浦深。狹中乖束帶,多病合投簪。予慕竹林侶,長瞻楓樹林。詠懷如有唱,莫惜寄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