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春感事十首 其四
登高高處望,萬嶂一溪橫。
不滿千家市,今休十載兵。
訓狐號永夜,猛虎迫荒城。
此亦關人事,憂端未易平。
登高高處望,萬嶂一溪橫。
不滿千家市,今休十載兵。
訓狐號永夜,猛虎迫荒城。
此亦關人事,憂端未易平。
登上高處向遠方眺望,只見無數山巒中有一條溪水橫流。市場上不足千戶人家,如今已停止十年戰爭。貓頭鷹整夜號叫,猛虎逼近荒城。這也與人事相關,我的憂愁難以平息。
萬嶂:眾多如屏障般的山峰。
訓狐:即貓頭鷹,古人認為它是不祥之鳥。
憂端:憂愁的思緒。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但從詩中‘今休十載兵’可推測,是在戰爭結束十年后。當時社會可能雖已停戰,但仍處于戰后的荒涼破敗狀態,詩人目睹此景,心生憂慮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社會現狀的擔憂。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荒涼之景襯憂慮之情。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社會戰后的狀況,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君不見,南山玄豹雨霧藏,七日不食澤文章。又不見,羽翼縭褷雙鳳皇,靈文噦噦鳴朝陽。丈夫出處自有時,時俗之眼詎能量。
與君共鄉閭,少小敦意氣。共許百年身,無負千秋事。屈首為文章,調必追正始。雙眼不肯向時人,時人但謂此狂耳。
呼馬呼牛任此身,十年落落在風塵。我憐匏系青襟后,君亦公車困幾春。六載之前予獻策,忝竊金門待詔客。不那煙霞疾轉生,翻向秋風理歸翮。
去年君復上公車,氣色青云倍發舒。贈句雁行吾分讓,佇君龍躍起天衢。君才早負千人敵,一奏淩云薄子虛。春風得意長安道,馬蹄蹀躞看花早。捷書三月到菰蘆,菰蘆有人歡欲倒。
千載貢王事豈遙,彈冠意氣為誰驕。功名富貴祇長物,何物不朽垂壤霄。看君期許非流俗,會作夔龍翼圣朝。
獨有野人高臥癖,一別金門歲幾易。老大空憐報主身,疏慵未策追風力。若逢故人問野人,為語蒲團已枯寂。
十載山居夜寂寥,
蓬門雨打雪蕭蕭。
何曾聽得人吆喝,
急走齊趨斗逞僥。
西湖別譚子,離緒不可理。
載酒覓一歡,美人在湖涘。
美人閨中秀,興會托山水。
筆墨出生氣,坐覺山水死。
清音到絲竹,所貴豈悅耳。
初為彈琵琶,四弦萬緒起。
再為撫七弦,幽懷歷妙指。
我攜三弦客,嘈雜亦可喜。
新聲世所尚,古調并乃鄙。
都生閒止人,琴理協靜女。
竟彈畢清夜,月落燈未巳。
百年寡此歡,終悲別譚子。
暗減幺紅,潛移嫩碧。樓頭無限傷心色。晚桃幾點斷腸花,垂楊一樹含顰葉。無恙窗紗,依然屏格。苔廊不見雙鉤屧。舊時和月憑欄桿,如今惟有欄桿月。
斗笠云輕,茸衫寒退。雨絲乍歇晴猶未。衰桃幾片不成霞,新苔一徑難為翠。坐樹鶯嬌,探泥燕慧。隨人新月娟娟媚。獨憐幽草過橋行,晚風吹皺寒塘水。
落葉紛紛捲地來
手持六角障黃埃
何人真解知秋意
與上凌虛百尺臺
天光湛湛水泠泠,一色寒潭綠染成。
孫楚枕邊長自漱,子陵竿下不如清。
絕無渴虎堪蛟取,只有潛鱗被鷺驚。
閑煮鳳團分數斗,翠濤甘冽失中泠。
雪壓門外土骨堆,一番兩番春始回。歸來但見鄰舍換,老樹紅花如死灰。商量千古有何事,經營八纮非汝才。乘除幻變既如此,何不快呼鸚鵡杯。
天讒天讒光照戶,反舌轉枝啼更怒。九霄詄蕩帝座高,老我此身無告訴。舍傍種園翁作鄰,一方泉兮在中庭。齊民書在泉有銘,誓將團結為林坰。
春霏霏兮秋靡靡,嘆息賞音人已死。堪嗟玉雪綴空條,可奈芳蕤逐流水。融怡艷冶恨欲銷,世間風雨何寂寥。有誰肯為吹葬簫,往和蟋蟀諧鴟鸮。
先秦古書世已稀,國風雅頌聲又微。彼美人兮在天路,馬蜷局兮將安歸。古人所懷已汩汩,今人所懷又忽忽。我亦東西南北人,相逢且盡杯中物。
臘殘海嶠懸桃日,
正是山家爆竹時。
寂寞兩京寒玉琯,
蕭疏雙鬢點銀絲。
干戈回首成都夢,
杖履隨身那免悲!
不飲也應春酒笑,
強邀石凍助新詩。
廣陌嬌云轉夕陰。夢回清恨壓孤衾。小明簾戶峭寒侵。
火樹闌珊花外市,酒杯惱亂病中心。暗塵籠夜月沈沈。
碧鱸紅稻江村市,淼淼重經此。夜深水調起鄰船,記得不曾聽已十多年。
北風漸釀篷窗雪,心事和誰說。匆匆忘發大雷書,望里汀花沙鳥暗南湖。
角枕粲文茵,錦衾爛長筵。
滄海難回日,
青云如送春。
服喪三月遍,
遏樂四夷均。
感格英靈在,
褒揚大號新。
依然社稷計,
王業付真人。
南北東西總亦庵
塵毛剎海悉包含
山僧已住其中矣
更欲招邀即不堪
深深簾幕晚風清,
滿座衣冠四海情。
宮漏隔花仙掌近,
月華如水帝畿平。
皋比有道憐張子,
宣室多才愛賈生。
紅燭燒殘詩興遠,
賞心誰復謂難并。
詔恩蠲謁靜朝扉
掀淖都街獨未知
同舍恣成莊蝶夢
可憐臣朔忍朝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