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亦庵相招
南北東西總亦庵
塵毛剎海悉包含
山僧已住其中矣
更欲招邀即不堪
南北東西總亦庵
塵毛剎海悉包含
山僧已住其中矣
更欲招邀即不堪
南北東西處處都是亦庵,微小與宏大的事物皆被包容。山僧我早已居住其中,再要相邀實在不能承受。
亦庵:可能指某庵堂名稱或代指某種境界;
塵毛:極微小的事物,如灰塵、毛發(fā);
剎海:佛剎(佛寺)與大海,代指廣大空間;
山僧:僧人自謙之語;
不堪:不能承受、難以應(yīng)承。
推測為作者(山僧)與亦庵交游期間,亦庵欲邀其往住,而作者認為自身已處于與亦庵所代表的包容境界中,故作此詩婉拒。背景或反映僧人對內(nèi)在精神圓滿的追求,無需外求。
全詩主旨為推辭邀請,通過空間與事物的廣狹對比,強調(diào)自身已達包容萬有的境界,語言質(zhì)樸率真,體現(xiàn)僧人超脫的精神追求。
梨笑清都月,蜂游紫殿春。構(gòu)脾分部伍,嚼蕊奉君親。翅羽頗同類,心神固異倫。安知人世里,不有噬人人?
洞水無緣會逆流,見他苦切故相酬。西來祖意實無意,妄想狂心歇便休。
望衡山,衡山高不極。七十二峰頭,峰峰如列戟。三十八洞泉,泉泉通地脈。祝融崚嶒倚天外,芙蓉石廩勢如擲。瑤函漶沒幾千秋,中馀玉宇不可識。非但列宿應(yīng)機衡。人文往往發(fā)休徵。伊山古屋讀書處,至今紫霧屯青冥。我公早毓衡山秀。氣吞云夢常八九。探奇欲蒐洪荒前。文雅直追宋屈后。登壇一嘯雄風來。化為云雨遍蒼垓。天南兩地行云過,次第薰風桃李開。回風披拂甘棠樹。晝永鳴琴坐清署。彩筆雄驅(qū)七澤濤,翰墨淡掃瀟湘雨。花前小隊緩轡行,章縫竹馬雜交道。不獨解推憐赤子。也能吐握下儒士。江南二月春和煦。星軺卑發(fā)郵亭路。不盡扳轅臥轍情,空馀下榻鳴琴處。嶺云楚水望迢迢,中天衡岳倚晴霄。緘情惟有衡陽雁,翹首龍門天路遙。
歲華猶屬舊皇都,士女肩摩了不殊。時好略從陳列見,昔游遍數(shù)輩流無。烽塵稍遠應(yīng)知幸,羈紲馀閒偶寄娛。廿有一番度元夕,未忘夜飲兩峰圖。
黃河臘月冰十丈,縱有鯉魚那得上。楚天鴻雁避霜雪,未得逢春難北向。康王城邊沙草曛,梁王臺上多暮云。野人歲晚誰相對,桐柏山中空憶君。
秋色平分此夜幽,月華隨處照孤舟。光搖天地冰輪滿,影落山河玉宇浮。何處笙歌堪對酒,誰家兒女漫登樓。興來賦得憑誰和,喚起能詩許郢州。
滾滾黃塵,曾小住波亭月廊。猶記得洞簫韻好,秋清夜長。風過伽藍山石皺,云回密蔭水蘅涼。傍宮槐鐙火下層城,縈建章。東方白,驚曙光。雙丫髻,七寶妝。有伏書傳女,轅詩授匡。瞥眼繁華如夢里,濤翻橫海太荒唐。憶憐才昔日杜司農(nóng),經(jīng)十霜。
珠淚成紅豆,香心作彩云。更用好花薰。倩誰遙寄去,桂林君。
物外才知有歲華,身輕燕燕往來斜。數(shù)程曉月行窗遠,一路青山看到家。真假漫分狐作虎,猜疑從訝雉為鴉。安心便道魚郎誤,何用桃源始見花。
美報崇本,嚴恭展事。受露疏壇,承風啟地。絜粢登俎,醇犧入饋。介福遠流,群生畢遂。
纖草無人愛綠葵,一生私意竟誰知。須防白日傾心處,自是中園衛(wèi)足時。
去年與子南京別,知領(lǐng)鹽倉白石場。萬里相尋不相見,獨騎官馬過雷陽。
濃淡云山色,抑揚風水聲。體中有佳處,不是喜雙清。
凍雪滿林梢,孤飛不敢高。雖無儔侶顧,還自惜翎毛。
和靖當年不娶妻,因何七世有孫兒。若非鶴種并龍種,定是瓜皮搭李皮。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