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挽詞三首 其三
滄海難回日,
青云如送春。
服喪三月遍,
遏樂四夷均。
感格英靈在,
褒揚大號新。
依然社稷計,
王業付真人。
滄海難回日,
青云如送春。
服喪三月遍,
遏樂四夷均。
感格英靈在,
褒揚大號新。
依然社稷計,
王業付真人。
如滄海般的歲月難留西沉之日,青云繚繞仿佛在送別春天。全國上下服喪三月,停止娛樂的詔令遍達四方。先帝英靈仍感通天地,新的尊號被褒揚追念。國家大計依然有序,帝王基業已交付賢明繼承人。
滄海難回日:以滄海喻時間流逝,回日指挽留時光,喻仁宗去世不可逆轉。
青云:高空之云,此處或喻帝王離世如春日結束。
服喪三月遍:指全國按禮制為仁宗服喪三個月。
遏樂:停止音樂娛樂活動,古代喪禮中重要儀軌。
四夷均:四方少數民族地區同樣執行遏樂之令。
感格:感動通徹,指仁宗英靈仍護佑國家。
大號新:新的帝王尊號(謚號),仁宗為趙禎謚號。
真人:指繼承大統的君主,此處指英宗趙曙。
宋仁宗趙禎在位四十二年(1022-1063),以仁政著稱,去世后‘京師罷市巷哭,數日不絕’(《宋史》)。此詩當作于仁宗崩逝后,通過描寫舉國哀悼的場景與對其功績的追思,反映當時臣民對這位守成之君的深切懷念。
全詩緊扣‘挽詞’主題,從時間流逝的哀痛寫到喪儀的隆重,再到對仁宗英靈與治國遺澤的追念,最后落腳于王業傳承的安穩,既哀挽逝者,亦肯定其歷史貢獻,是北宋挽帝詩的典型之作。
華下支離已隔河,又來此地避干戈。
山田漸廣猨時到,邨舍新添燕亦多。
丹桂石楠宜并長,秦云楚雨暗相和。
兒童栗熟迷歸路,歸得仍隨牧豎歌。
池上低摧病不行,誰教仙魄反層城。
陰苔尚有前朝跡,皎月新無昨夜聲。
菰米正殘三日料,筠籠休礙九霄程。
不知此恨何時盡,遇著云泉即愴情。
童麋來觸犀,德力不相及。伊無愜心事,祗有碎首泣。
況將鵬虱校,數又百與十。攻如餓鴟呌,勢若脫兔急。
斯為朽關鍵,怒犖抉以入。年來橫干戈,未見拔城邑。
得非佐饔者,齒齒待啜汁。羈維豪杰輩,四駭方少縶。
此皆乘時利,縱舍在呼吸。吾欲斧其吭,無雷動幽蟄。
直欲裁詩問杳冥,豈教靈化亦浮生。
風林月動疑留魄,沙島香愁似蘊情。
雪骨夜封蒼蘚冷,練衣寒在碧塘輕。
人間飛去猶堪恨,況是泉臺遠玉京。
曾向人間拜節旄,乍疑因夢到仙曹。
身輕曳羽霞襟狹,髻聳峨煙鹿幘高。
山暖不葷峰上薤,水寒仍落洞中桃。
從聞此日搜奇話,轉覺魂飛夜夜勞。
陽和含煦潤,卉木競紛華。
當為眾所悅,私已汝何夸。
北里秘秾艷,東園鎖名花。
豪奪乃常理,笑君徒咄嗟。
古有韓終道,授之劉先生。身如碧鳳皇,羽翼披輕輕。
先生盛驅役,臣伏甲與丁。勢可倒五岳,不唯鞭群靈。
飄飖駕翔螭,白日朝太清。空遺古壇在,稠疊煙蘿屏。
遠懷步罡夕,列宿森然明。四角鎮露獸,三層差羽嬰。
回眸盼七炁,運足馳疎星。象外真既感,區中道俄成。
邇來向千祀,云嶠空崢嶸。石上橘花落,石根瑤草青。
時時白鹿下,此外無人行。我訪岑寂境,自言齋戒精。
如今君安死,魂魄猶膻腥。有芨皆綠字,有芝皆紫莖。
相將望瀛島,浩蕩凌滄溟。
景山實名士,所玩垂清塵。
嘗作酒家語,自言中圣人。
奇器質含古,挫糟未應醇。
唯懷魏公子,即此飛觴頻。
??鵝慘于冰,陸立懷所適。
斯人道仍閟,不得不嗚呃。
當時布衣士,亦作天子客。
至今東方生,滿口自夸白。
終為萬乘交,談笑無所隔。
致君非有書,乃是堯舜畫。
祗今侯門峻,日掃貧賤跡。
朝趨九韶音,暮列五鼎食。
如聞恭儉語,謇謇事夕惕。
可拍伊牧肩,功名被金石。
云根禪客居,皆說舊無廬。
松日明金像,山風向木魚。
依棲應不阻,名利本來疎。
縱有人相問,林間懶拆書。
澤國春來少遇晴,有花開日且飛觥。
王戎似電休推病,周??才醒眾卻驚。
芳景漸濃偏屬酒,煖風初暢欲調鶯。
知君不肯然官燭,爭得華筵徹夜明。
篷櫂兩三事,天然相與閑。
朝隨穉子去,暮唱菱歌還。
倚石遲后侶,徐橈供遠山。
君看萬斛載,沈溺須臾間。
清晨整冠坐,朗詠三百言。備識天地意,獻詞犯乾坤。
何事不隱德,降靈生軒轅??阢曉旎?,鑿破機關門。
五賊忽迸逸,萬物爭崩奔。虛施神仙要,莫救華池源。
但學戰勝術,相高甲兵屯。龍蛇競起陸,鬬血浮中原。
成湯與周武,反復更為尊。下及秦漢得,黷弄兵亦煩。
奸強自林據,仁弱無枝蹲。狂喉恣吞噬,逆翼爭飛翻。
家家伺天發,不肯匡淫昏。生民墜涂炭,比屋為冤魂。
祗為讀此書,大樸難久存。微臣與軒轅,亦是萬世孫。
未能窮意義,豈敢求瑕痕。曾亦愛兩句,可與賢達論。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方寸了十字,萬化皆胚??。
身外更何事,眼前徒自喧。黃河但東注,不見歸昆侖。
晝短苦夜永,勸君傾一尊。
縱調為野吟,徐徐下云磴。
因知負樵樂,不減援琴興。
出林方自轉,隔水猶相應。
但取天壤情,何求郢人稱。
靈蹤未徧尋,不覺谿色瞑?;仡^問棲所,稍下杉蘿逕。
巖居更幽絕,澗戶相隱映。過此即神宮,虛堂愜云性。
四軒盡疎達,一榻何清零。髣髴聞玉笙,鼓鏗動涼磬。
風凝古松粒,露壓修荷柄。萬籟既無聲,澄明但心聽。
希微辨真語,若授虛皇命。尺宅按來平,華池漱余凈。
頻窺宿羽麗,三吸晨霞盛。豈獨冷衣襟,便堪遺造請。
徒深物外趣,未脫塵中病。舉首謝靈峰,徜徉事歸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