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銜恤絕不吟詩既奉祥祭觸緒摧裂偶得古詩三章呈叔逢兄并似彥威姪 其一
髧髦聯鴈隊,娛侍三老人。
清風一家法,歡顏四時春。
轉??二十年,俯仰含悲辛。
聚散泡起滅,了知幻非真。
忽忽如有見,耿耿恨難平。
孝愛自天性,寧與跡俱陳。
髧髦聯鴈隊,娛侍三老人。
清風一家法,歡顏四時春。
轉??二十年,俯仰含悲辛。
聚散泡起滅,了知幻非真。
忽忽如有見,耿耿恨難平。
孝愛自天性,寧與跡俱陳。
小時候我們像大雁編隊一樣相伴,一起侍奉三位老人,其樂融融。家中秉持著清正的家風,一年四季都洋溢著歡笑。轉眼間過了二十年,回首往事滿含悲辛。人生聚散如泡沫的生滅,我深知這一切虛幻不真。恍惚間好像見到了過去,心中的遺憾難以平復。孝愛本就是人的天性,怎能隨著往事一同消逝。
髧髦(dàn máo):指兒童下垂的頭發,這里指年少時。
聯鴈隊:像大雁編隊一樣,形容相伴。
三老人:具體所指應是家中長輩。
轉??(shùn):轉眼,形容時間過得快。
耿耿:形容心中有心事,難以平靜。
從詩題“三年銜恤絕不吟詩既奉祥祭觸緒摧裂”可知,詩人守孝三年不吟詩,在祥祭之后,觸景生情創作此詩。可能是在祥祭時回憶起過去與家人相處的時光,感慨時光流逝、人生聚散,從而抒發內心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過去家庭生活的懷念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突出孝愛天性的永恒。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詩人真實的情感世界。
積善務增厚,
求名惟恐多。
白圭寧有玷,
古井竟無波。
議法資修定,
監州極撫摩。
佳兒傳素業,
留眼看巍科。
莫論楚客易悲哀,況值經秋信始回。抱影不知江上住,連宵微覺浪聲來。鏡中白發千梳雪,屋里烏皮一寸埃。若問身心調伏否,相將都是不燃灰。
虛舟早已逐萍蓬,環堵依然半畝宮。勛業不勞看鏡里,生涯聊復閉門中。攜來茗飲仍吳餉,隔絕人煙斷楚風。譬是在家禪丈室,多時未與故交通。
車馬共悠悠,長驅不暫留。
疏林黃葉雨,遠浦碧云秋。
山水資佳興,關河紀勝游。
鄉心正無限,歸雁下汀洲。
段家池館已灰煙
更說江家六百年
但有小橋通綠水
不妨高閣看青天
鐘山月到東城角
淮口潮來上閘邊
兩行紅旗射西日
明朝漢使點樓船
十年彤管侍先皇,太液甘泉蔓草荒。七葉神孫今好武,苑西新辟斗雞場。
蜀馬分弸對打毬,纖腰帖地涴青油。金牌銀盌從渠愛,誰敢爭先第一籌。
仙《韶》別院奏新聲,不按唐山曲里名。青鷂白翎俱入破,十三弦底似雷鳴。
金鰲橋畔柳絲長,舴艋艙頭有柘黃。六院少兒初病酒,御前親自過魚湯。
兔首熊蹯載后車,長楊輦道不須除。敕教頒給言官了,玉幾知無諫獵書。
窄衫盤鳳稱身裁,玉靶雕弓月樣開。紅粉別依回鶻隊,君王親自虎城來。
急敕甘泉暫解圍,期門百騎少光輝。中官昨夜聞歌管,知道初從長信歸。
玉水垂楊面面栽,豹房官邸接天開。行人莫愛纏頭錦,萬乘親歌壓酒杯。
夜半毬燈出未央,俄傳鞞鐸向平陽。六宮處處秋如水,不獨長門玉漏長。
綈案東頭有皂囊,不知疇日進封章。付教河下金珰手,莫遣君王甲夜忙。
淡黃初纈草屠蘇,側坐蕭家老禿駒。薄暮西風吹袂起,小龍團底露真珠。
西師入座講蓮經,敕許娙娥取次聽。纓絡寶珠從密施,莫留馀障在宮庭。
平明東閣下恩綸,獸鎧鸞翿色色新。大內別開元帥府,傳聲侍女莫稱臣。
上陽宮里進葡萄,爭道沾恩色自驕。小合黃封雙御押,大官將賜霍嫖姚。
六軍容衛自星羅,熊館鷹房處處過。此日靈臺顓候望,不知龍虎氣誰多。
帳殿春眠日色饒,掖垣簪珥自群僚。中官又啟排當就,亭午傳宣且放朝。
純銀八寶白如霜,金豆離離出尚方。撒放御階憑拾取,內人男子拜君王。
百子池頭九子祠,太皇恩許進香時。深宮豈少宜男草,何地曾沾雨露私。
傳呼京兆進春牛,百戲魚龍曼衍游。雜遝香車看不見,好登遼后洗妝樓。
敕掃椒風第二房,俱傳倩女出平康。天宮欲曉人間事,約伴相過話夕陽。
九陌紅塵撲帽紗,
囊書幾度進官家。
近來不甚知時事,
只是栽桑不種花。
江樓聽雨散春聲,家國茫茫百感生。
四載故山今夜月,不曾流照到金城。
火樹銀花句懶吟,望京樓畔客愁深。
他年見月應回憶,寒雨春燈此夕心。
問青天,面面回風悲。瞻馬吾其東,毒龍蟠在泥。
挾策從之西,虎口張如箕。搔首欲唱鶴南飛,大鳥能啄兒。
欲題知北游,當路橫靈龜。日月天眼睛,玉川曾有詩。
何以空明天,驀現千重翳。或者天劉翁,竟被白雀欺。
何怪蚩蚩氓,朱顏變為黧。
古木參天護碧池
青錢弱葉戰漣漪
匆匆游子匆匆去
不見風清月冷時
月明犬吠逼荒村,
鶴唳風聲警夢魂。
頻歲置身豺虎窟,
始知高臥即天恩。
入門詩意在,景徑淡蕭疏。
石老留云古,窗明印月虛。
茶寮醒醉客,畫舫隱清魚。
同抱寒禪相,求看繡佛居。
色色南宮肖,唯顛小不如。
與秋同淡冷,對酒益清虛。
韻思圖中寫,微言謔里攄。
猶嫌多事甚,商校古人書。
大事從來夙有因,
太空全是氣精神。
牟尼莫怪無人問,
作用皆云已得真。
滂沱大雨漲秋池,
茶敘兼邀酒一卮。
亭角勾留添逸興,
芙蓉對酌寄吟思。
鴻雁初來,梧桐乍落,正是早秋時節。夜深無計遣愁懷,那更又、燈兒將滅。
羅襦慵解,篆煙微燼,無限幽情難說。低徊脈脈少人知,還幸有、今宵明月。
不憂老大鬢如銀,
要問千秋以后身。
欲殺埋甘青冢草,
知還泛共綠波春。
萬人學已能無敵,
四壁家猶未是貧。
皓月當天天不語,
悠悠可有意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