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七十六首 其四五
昨日九月九,過了重陽節。
今日憶重陽,升堂何可說。
擬欲問黃花,黃花雖有在東籬。
擬欲問白醪,白醪雖有非我知。
不如一時放下衲被幪頭,從教門外風颼颼,雨颼颼,幽州江口,采石渡頭,三三兩兩釣漁舟。
昨日九月九,過了重陽節。
今日憶重陽,升堂何可說。
擬欲問黃花,黃花雖有在東籬。
擬欲問白醪,白醪雖有非我知。
不如一時放下衲被幪頭,從教門外風颼颼,雨颼颼,幽州江口,采石渡頭,三三兩兩釣漁舟。
昨天是九月初九,已經過了重陽節。今天回憶起重陽,升堂說法又能說些什么?想要詢問菊花,菊花雖仍在東籬邊;想要詢問白酒,白酒雖有卻非我所了解。不如當下放下僧衣蒙頭,任憑門外寒風冷雨颼颼作響,看那幽州江口、采石渡頭,三三兩兩的漁船自在漂泊。
偈頌:佛教徒用于闡揚佛法的韻文體裁,語言通俗,富有禪機。
黃花:菊花,化用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句意。
白醪(láo):未過濾的白酒,泛指酒。
衲被:僧人所穿的百衲衣,此處代指僧衣。
幪(méng)頭:蒙頭,覆蓋頭部。
幽州江口、采石渡頭:均為江邊渡口,泛指自然水域場景。
此為禪宗偈頌,當是禪師借重陽節這一時節因緣,通過日常生活場景啟發弟子破除執著、體悟當下的禪機之作。創作背景與禪宗'觸目是道''平常心是道'的思想密切相關。
詩以重陽節為引,由追憶到追問,最終轉向'放下'的頓悟,體現禪宗'當下即是'的核心思想。語言通俗自然,意象平凡卻蘊含深刻禪理,是典型的禪門機鋒之作。
須江舊事與誰論,萬古悠悠入夕曛。
楚子名今推伍伯,阿瞞功獨蓋三分。
空埋冶父山邊骨,已散濡須塢口軍。
欲為英雄吊遺跡,筆頭無古戰場文。
平生沈東陽,鶴骨儼如故。
朝來聞巾車,載酒定何處。
暮歸坐東軒,翰墨有佳趣。
當持烏絲欄,為乞錦囊句。
朱閣瞰流水,曲欄橫晚天。
薄云初過雨,高柳卻鳴蟬。
杖履且終日,風塵今幾年。
莫將懐遠句,重說舊林泉。
蓋世功名豈不佳,韋郎心事本煙霞。
秋風自老千章木,春雨誰分一部蛙。
夜鶴政愁云出岫,鱸魚會遣客思家。
從君細意論幽恨,準擬應須到落花。
鳥噪烏江渡,鯨吞白下州。
地分元帥重,聲入賊營愁。
近磔巡江尉,將俘北闕頭。
兵行速如鬼,高鼻半氈裘。
一竿煙雨釣羊裘,稍負初心只自羞。
擬學倦飛雙去鳥,可憐無定一虛舟。
未成大隱定小隱,為用人謀更鬼謀。
君有胸中經濟策,不須猶說二宜休。
老去何曾健,秋來白髪新。
萬方多難日,四海獨愁人。
論愧傾三耳,年今已六身。
太平猶眼見,知復幾青春。
思家一日似三秋,病眼凄然怯上樓。
十幅風蒲催我去,數枝煙竹為君留。
還將曉枕燈前句,分作孤蓬雨后愁。
便合北來尋老伴,人間何處有湯休。
老日那容惜,晴光到眼休。
蠶知今日浴,麥復幾時收。
黃犢分青草,花鳧趁綠溝。
誰能更歸得,已是一春留。
好事何人說醉翁,賢良名在著書中。
只今文采猶如此,當日淵源豈易窮。
遺恨可堪驚別雨,新詩不復詠流風。
慚公千里相求意,楓落吳江恐未工。
相思一日九回腸,多謝來書細作行。
鏡里有霜憐我老,鼎中無臠付君嘗。
衰顏本自羞連璧,佳句仍驚得夜光。
五鳯樓高無此手,曹劉真是及肩墻。
歷年有攸歸,修短良亦異。天乎不祚梁,斯人乃即世。
于皇元良資,盛德真豈弟。高文貫百家,妙學窮六藝。
悠悠悲徂年,凜凜尚生氣。偉哉千載人,享此百世祀。
金朱煥靈宮,奔走恭祀事。遐瞻儼森寒,神雨倏復至。
傴僂奠椒漿,悲風肅蘭佩。想像折芳馨,茲焉獨長喟。
漢室承平久,侯邦拱衛尊。勛華垂日月,展錯動乾坤。
開辟規模大,紛更制作繁。民勞箕斂日,虜痛鑿空痕。
鳴鏑侵榆塞,穹廬指鳯閽。羽書飛始急,魚鼎沸初渾。
內禪皇圖遠,春宮曉日暾。群妖悉葅醢,黃髪半騰鶱。
公入登丞轄,忠稱自諌垣。論思知蹇蹇,屬意本元元。
蠖濩資扶掖,奇庬力引援。犬羊盟易失,虎兕敵仍存。
轉戰知何已,風塵忽再昏。倉皇趨帳殿,奔北棄弓鞬。
傾日心應折,瞻天眼欲眢。徽音求太姒,基命本姜嫄。
大物歸明辟,蒼生荷國恩。推符迎代邸,結綬擁堯軒。
灞上真人出,涂山萬國奔。回天功不世,徙突事堪論。
已復安西土,猶煩護北門。要須調鼎手,為洗泣隅冤。
萬杵堅城壘,千兵列戍屯。賊鋒憂寇鈔,原燎畏燒燔。
坐嘯初何事,渠兇不足吞。持平本寛大,余事到平反。
論說波瀾闊,提攜禮數蕃。時懸徐孺榻,亦置穆生樽。
有客安圭篳,忘機在鳥猿。疾馳看騕褭,妙琢愧玙璠。
始下橫經帳,還攀欲去轅。月樓空窈窕,風旆舞繽繙。
竹帛勛猷著,絲綸詔冊溫。磻溪未容老,琳館且辭煩。
閟計今猶在,忠懷不易諼。白麻終拜相,左衽待稱藩。
巨蠧消奸宄,良農植本根。抗章陳上策,補袞要嘉言。
鎮薄敦流俗,疏壅究治源。微生有榮耀,洗眼在山樊。
當寧敷文德,賢關喜氣多。
橫經將正坐,講藝忽投戈。
云擁橋門路,風搖辟水波。
小臣歌圣化,無地獻菁莪。
詩翁老去無人數,晚歲移家在河滸。
敗絮蒙頭那復霜,破屋穿天只愁雨。
大兒窗下抄奇書,小兒燈前誦論語。
明日羞囊余幾何,客至無錢具雞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