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昭明祠
歷年有攸歸,修短良亦異。天乎不祚梁,斯人乃即世。
于皇元良資,盛德真豈弟。高文貫百家,妙學窮六藝。
悠悠悲徂年,凜凜尚生氣。偉哉千載人,享此百世祀。
金朱煥靈宮,奔走恭祀事。遐瞻儼森寒,神雨倏復至。
傴僂奠椒漿,悲風肅蘭佩。想像折芳馨,茲焉獨長喟。
歷年有攸歸,修短良亦異。天乎不祚梁,斯人乃即世。
于皇元良資,盛德真豈弟。高文貫百家,妙學窮六藝。
悠悠悲徂年,凜凜尚生氣。偉哉千載人,享此百世祀。
金朱煥靈宮,奔走恭祀事。遐瞻儼森寒,神雨倏復至。
傴僂奠椒漿,悲風肅蘭佩。想像折芳馨,茲焉獨長喟。
歲月流逝各有歸宿,壽命長短確實不同。上天為何不保佑梁朝,昭明太子竟離世。他身為尊貴的太子,品德高尚和藹可親。文章貫通百家,學問窮盡六藝。悲嘆逝去的歲月,他的精神仍令人敬畏。他是千古偉人,享受百世祭祀。祠廟金碧輝煌,人們恭敬地祭祀。遠望祠廟莊嚴肅穆,突然神雨降臨。我彎腰獻上椒酒,悲風吹動我的蘭佩。想象著采折芳草,在此獨自長嘆。
歷年:歲月、年代。攸歸:所歸。
修短:長短,這里指壽命。
祚:保佑、賜福。
即世:去世。
于皇:嘆詞,表示贊美。元良:太子的代稱。
豈弟:同“愷悌”,和藹可親。
高文:優秀的文章。
六藝:指儒家的六種經書,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徂年:逝去的歲月。
金朱:指祠廟的裝飾金碧輝煌。靈宮:指昭明祠。
遐瞻:遠望。儼:莊重、嚴肅。
傴僂:彎腰。椒漿:用椒浸制的酒,古代祭神用。
蘭佩:用蘭草做的佩飾。
芳馨:芳草。
昭明太子蕭統是梁武帝蕭衍長子,他編纂《文選》,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但英年早逝,未及即位。此詩可能創作于作者前往昭明祠祭祀時,當時梁朝已亡,作者懷著對昭明太子的敬仰和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昭明太子的品德和學問,表達對他的緬懷。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祭祀場景的描寫增強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反映了后人對昭明太子的紀念。
一炬燒寒照夜長,玉蟲飛入白紗囊。冰壺吞月涵秋影,海蚌懷珠吐夜光。六出自隨飛燼落,寸輝不受積陰藏。渾疑凍壑寒崖底,忽見東風轉太陽。
別僧虎溪渡,扶藜踏微月。一笑春風來,林花偶然發。
回首前塵已惘然,一顰一笑總相憐。雞窗雪案度華年。煙自有情常織柳,柳終無命不留煙。寫來都是斷腸篇。
疏鐘夜半落云房,今夕何由見武昌。流水有情憐我老,秋風無恙斷人腸。千年芳草題鸚鵡,萬里長江入漢陽。大別原非分別者,登臨不用更悲傷。
狼山一上思依依,煙景蒼茫入望微。江水東流千里去,海天南望幾人歸。云迷遠樹啼鶯杳,麥秀平原獵騎稀。寄語沙鷗莫相避,客懷蕭索久忘機。
平蕪盡處碧空低,晴岫蒼蒼百草齊。千點鷺鷥天上落,如風卷雪過前溪。
秋夢渾如春夢,春情化作秋情。出世何須避世,無名不用逃名。
薄禾今茲計,狼狽尚棲畝。借問胡為爾,先時已罹咎。五月風雨大,潢潦卑莫受。田稚俯就沒,濁浪扼其首。排濯潏蕩間,性命存亦茍。天日赫赫出,水熱烹群丑。一日色已變,三日齏在臼。我時往撈觀,覬活從中剖。心存根已撥,欲棄難懈手。欲拯卒何及,愴食內若疚。掘土窒滲塍,倩車仰鄰佑。督戽靡日夜,救死豈容久。并力役老少,足繭筋亦糾。水面青針芒,稍出九死后。氣力與生意,委頓類產婦。一一補傷爛,行行十八九。過時強經營,安望如常茂。事多于悔禍,始畸終變偶。七月尋遭風,弱本被拗揉。折處氣當沮,虛房但含滫。間或見成穗,禿秸臥敗帚。何能畢公租,亦莫彀饑口。對此發長咨,細雨浹昏酉。枵腹不堪鼓,并欲歌止酒。
東帝施恩似恤貧,嚴凝時節喚回春。未知和氣先歸柳,便覺寒威不著人。上苑三冬梅正發,和林五月草初新。世閒公道惟春色,春色年來也不均。
念昔從耆舊,公知我獨深。意猶如昨日,愛不減南金。撫事思前作,干時愧夙心。素琴理舊曲,無復有知音。
昔人亭子有遺堆,日日登臨車馬來。二老高風留故事,諸郎雅望盡奇材。衣冠會集星辰動,賓主相逢懷抱開。千古清芬人共仰,何須聯步到公臺。
頻年冬窗暖。怪時令多乖,歷書疑舛。去冬偏忽重陰冱,天度陡看更換。寒雪堅冰復苦雨,曉昏凄黯。計坐擁、窣閣紅爐,已近春光一半。還聞此屆嚴威,竟北極幽并,南連邕管。縱橫凍莩彌平野,戰地剛同近遠。乍晴幾日,早又是、風尖雪糝。只枯坐、漫理花畦,莫憑書案。
程生河南來,始得河南信。雨散云飛二十年,萍蹤梗跡今才定。卻思小孤洲渚邊。大江大浪拍戰船。將軍須髯勁如戟,白石酣歌便醉眠。我從別來贊畫省,芙蓉幕與風塵遠。洪武初年自日邊,詔許還家老貧賤。池館盡付當時人,惟存筆硯伴閑身。劉伶斗內葡萄酒,西子湖頭楊柳春。見人斲輪只袖手,聽人談天只鉗口。年過七十發未斑,路涂不辭牛馬走。知爾出鎮在洛陽,宮袍健馬日煌煌。前騎大旗畫羆虎,后騎長戟橫雪霜。我于此事別已久,富貴浮云更何有?鴻雁得便時附書,但問老人平安否?
去年已作填溝計,誰料今年見有秋。天意乘除元自定,人生伏臘謾多憂。滿盆淅玉休論價,成斛量金不計籌。最是野夫歡喜處,春風百甕繞床頭。
萬點芙蓉午夜芳,醉看疑是水云鄉。蘭釭照破西湖夢,火樹燒殘太液香。焰暖應愁擎夜雨,燼寒不為倒秋霜。元宵庭院東風曉,零落紅衣繞畫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