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彥思三首 其一
好事何人說醉翁,賢良名在著書中。
只今文采猶如此,當日淵源豈易窮。
遺恨可堪驚別雨,新詩不復詠流風。
慚公千里相求意,楓落吳江恐未工。
好事何人說醉翁,賢良名在著書中。
只今文采猶如此,當日淵源豈易窮。
遺恨可堪驚別雨,新詩不復詠流風。
慚公千里相求意,楓落吳江恐未工。
有誰在談論醉翁的那些好事呢,他賢良的名聲記載在著作之中。如今你的文采依舊這般出眾,當年學問的淵源又怎是容易探究窮盡的。令人遺憾的是,離別時的雨讓人驚心,以后再也不能一起用新詩吟詠往日的流風余韻了。我慚愧于你大老遠來見我的心意,我這送別之詩恐怕就像‘楓落吳江冷’之句一樣不夠精妙。
醉翁:一般指歐陽修,他自號醉翁。賢良:有德行、有才能。著書:歐陽修有諸多著作。淵源:這里指學問的根源、源頭。遺恨:留下的遺憾。流風:前代流傳下來的風尚。慚:慚愧。楓落吳江:出自唐人崔信明“楓落吳江冷”之句,這里借指自己的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在作者與徐彥思分別時所作。當時徐彥思或許有一定的才名,如同醉翁歐陽修一般有賢良之名和出眾文采,作者與他相聚后又面臨離別,故而寫下此詩表達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徐彥思,突出了徐彥思的文采和學問。其特點在于用典自然,情感表達細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送別時的情感交流和文學創作風貌。
秋日攜尊上翠巖,筋骸粗健尚能堪。煙籠古洞色空碧,風靜仙臺人共談。有韻泉聲鳴豹谷,無心云影接龍潭。懸崖隔斷岸千尺,臨望滄浪舟二三。
畫橋棲息處,繞屋盡煙林。向夕山雨歇,出門湖水深。疏花含晚照,垂柳結春陰。簫鼓人歸盡,遙聞啼暮禽。
自從分袂各西東,一路云山紫翠重。回首親庭應未遠,白云飛處是圭峰。
勃姑夫婦喜相喚,街頭雪泥即漸乾。已放游絲高百尺,不應桃李尚春寒。
荷葉初浮水上錢,柳花飄盡岸頭綿。不知春色歸何處,欲向空山問杜鵑。
仲月花晨逼,飛霙點綠蘋。紅芳一夜變,玉樹幾枝新。伏檻渾疑臘,當杯半助春。素華消處盡,應避艷陽辰。
高氏恣淫昏,為周剪明月。烱烱血一泓,刬之終不滅。英辟風后人,吠堯亦昭雪。易世有狂童,舍旃尋故轍。親賢若齊王,睚眥見屠裂。為隋抑何厚,為周抑何蔑。掩卷感廢興,令人思明哲。
隴頭萬里外,天崖四面絕。人將蓬共轉,水與啼俱咽。驚湍自涌沸,古樹多摧折。傳聞博望侯,苦辛提漢節。
疏菊吐幽華,清鶉澹無與。獨立亦翛然,襳襹艷文羽。
高閣霞為幔,參差花影重。斗間真氣在,知有抱珠龍。
氣烈山將碎,聲剛獸欲號。獞猺疑逞雪,劉項訝爭豪。紅焰摧林去,青煙逼漢高。百蟲驚蟄近,誰為激江濤。
珠簾長日無人卷,細雨溶溶。落絮游蜂。樓上人如在畫中。殷勤記取春歸后,廿四花風。莫遣繁紅。祇逐溪流自在東。
前村風日熟新粳,尚記來時帶雨耕。大化驅人人未喻,等閒文字過平生。
云破月穿牖,夜嚴風號隙。客子寢不安,寒燈照空壁。默然不平事,起坐長太息。書但記姓名,劍本匹夫敵。追奔慕前哲,恢張濟時策。何意造物兒,重此稻粱役。興酣氣益振,孤憤遠飄激。非無南山云,高臥養虛寂。茹芝酌懸流,嘯吟展胸臆。圣達豈不念,且有不暖席。此抱誰與知,乾坤夜寥闃。破屋星斗入,疏牖霜風生。沈沈夜何久,杳杳天不明。燈暗饑鼠出,月朗棲烏驚。幽意苦盤礴,歷落窮八纮。貧賤豈足戚,所思天下英。盤木無先容,竟與枯朽并。旃毳脛才掩,藜藿腹不盈。郁郁命世才,何階伸一鳴。僵臥蓬蒿底,要路誰為名。恥作埽門謁,寧為醴酒行。直將叫閶闔,皎皎開寸誠。白日下留照,廓廓賢路亨。此志恐未必,搖蕩熱中情。
眼看山城老,心經木有神。燕臺六月舊,粵嶺一冬新。色映康衢色,花沾綵服春。瑞多休更輯,禹甸有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