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章冠叟
卷卻青云靶,書來意轉平。
于斯觀所養,知不失其亨。
梧竹自師友,梅礬皆弟兄。
悲風吹夢遠,不朽是鄉評。
卷卻青云靶,書來意轉平。
于斯觀所養,知不失其亨。
梧竹自師友,梅礬皆弟兄。
悲風吹夢遠,不朽是鄉評。
放下了追求青云之志的目標,書信傳來心意越發平和。從這里能看出他的涵養,知道他始終保持著亨通的狀態。梧桐竹子就像是他的師友,梅花白礬如同他的弟兄。悲風將夢境吹得遙遠,永垂不朽的是鄉里人對他的評價。
卷卻:放下,拋開。青云靶:比喻追求高遠的志向,靶指目標。亨:通達,順利。礬:白礬,這里指白色的花。鄉評:鄉里人的評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章冠叟可能是詩人的友人,為人平和且有高尚品格。詩人在其去世后,為表達悼念與敬意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章冠叟,突出逝者平和的心境與高尚的品格。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對逝者的贊美與悼念中,體現出一定的人文價值。
霜髭病起若相侵,銷盡平生未了心。
一事關身俱是夢,萬緣彈指已非今。
月林清影元無定,山路幽香不可尋。
喚取湯休共清夜,靜聽簾雨寫鳴琴。
趁水泛船,隨泥作佛。
船行佛成,水泥不物。
有拄杖兮與拄杖,船中輕蕩槳。
無拄杖兮奪拄杖,佛面巧出相。
好手芭蕉眼不開,塞壑填溝何處來。
洙泗流風遠,儀型世有人。
一經窺圣域,三返得賢臣。
勛業艱難際,聲名寂寞濱。
赤松歸有伴,此道獨知津。
風雷為舌,虛空為口。
應群生機,作師子吼。
眼光爍破四天下,驚起法身藏北斗。
個是楊岐嫡孫,喝下須彌倒走。
天姿出格蕭灑,胸次過人惺惺。
臨濟頂中髓,楊岐眼里睛。
棒頭明殺活,喝下顯疏親。
孤鸞無伴侶,師子不同群。
鐘山佛鑒這嫡子,雙徑山僧之法兄。
之子榮親志,長纓萬里歸。
如何晝錦地,不見老萊衣。
誰謂松難老,俄成露易晞。
平生三釡樂,空使寸心違。
咄哉滅胡種,面目真可惡。
過橋便拆橋,得路便塞路。
雖欲彊柔和,畢竟觸人怒。
萬事類如此,誰敢相親附。
乞兒囊本空,常夸敵國富。
聞說閻羅王,未免生怕怖。
休更放大言,嫌佛不肯做。
秀出青徐野,風移鄒魯鄉。
家聲齊丙魏,人物到軒黃。
漫士從三已,危機付兩忘。
并游無此老,誰與共行藏。
三十年來弄馬騎,今朝卻被驢兒攧。
就地拾得麗水金,拈起卻是新羅鐵。
報諸人,別不別。
夜來雪壓云門,凍得烏龜成鼈。
世間種種音聲相,眾以耳聽非目睹。唯此大士眼能觀,瞑目諦觀為佛事。
于眼境界無所取,耳鼻舌身意亦然。善哉心洞十方空,六根互顯如是義。
眼色耳聲鼻嗅香,身觸意思無差別。當以此觀如是觀,取此為實成妄想。
若離妄想取實法,展轉惑亂失本心。本心既失隨顛倒,不見大士妙色身。
無眼耳鼻舌身意,互顯這義亦寂滅。亦無在土妙色身,亦無種種音聲相。
佛子能作如是觀,永離世間生死苦。
毓秀名臣裔,來賓上相家。
浮漚輕富貴,朽木視??華。
曉日俄晞露,春風自笑花。
仙蹤今不返,望斷五云車。
折桂陪英彥,彈冠接宷僚。
志連秦璧固,論鄙楚師恌。
逸驥終難縶,翔鸞詎可邀。
緬懷巖下士,猶得夢中宵。
言前超佛祖,日輪正當午。
豁開三要關,一擊涂毒鼓。
既發上頭機,莫問千鈞弩。
放去絕遮攔,捏聚非回互。
咄哉老瞿曇,住住住住住。
飛鳴屋上烏,入我夢中聽。
遲明月未昃,平曉風更靜。
游云四山幕,止水萬象鏡。
身如走空虛,南北了不定。
三世諸佛不知有,老老大在外邊走。
眼皮蓋盡五須彌,大洋海里翻筋斗。
貍奴白牯卻知有,瀑布不溜青山走。
堪笑無端王老師,錯認簸箕作熨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