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人求贊 其一
咄哉滅胡種,面目真可惡。
過橋便拆橋,得路便塞路。
雖欲彊柔和,畢竟觸人怒。
萬事類如此,誰敢相親附。
乞兒囊本空,常夸敵國富。
聞說閻羅王,未免生怕怖。
休更放大言,嫌佛不肯做。
咄哉滅胡種,面目真可惡。
過橋便拆橋,得路便塞路。
雖欲彊柔和,畢竟觸人怒。
萬事類如此,誰敢相親附。
乞兒囊本空,常夸敵國富。
聞說閻羅王,未免生怕怖。
休更放大言,嫌佛不肯做。
哎呀,這個滅胡種啊,模樣真讓人討厭。過了橋就把橋拆掉,找到路就把路堵住。雖然想勉強表現得溫和,終究還是會惹人發怒。萬事大抵都是這樣,誰還敢和他親近依附。這像乞丐一樣本來口袋空空,卻常常吹噓能與富國強敵相比。聽說了閻羅王,難免還是會十分害怕。別再夸下海口了,還嫌棄佛位不肯去做。
咄哉:感嘆詞,表呵斥、驚訝。
滅胡種:這里可能是一種帶有貶損性的稱呼,具體所指需結合語境。
彊(qiáng):同“強”,勉強。
嫌佛不肯做:嫌棄佛位而不肯去做,有自命不凡卻又不切實際之意。
由于“禪人求贊”這類作品通常與禪門相關,可能是禪門中禪師對一些修行者或他人的行為、心態進行勸誡和點化。創作時間和具體情境較難確切考證,但大致是在禪學交流、傳道解惑的背景下創作,詩人看到某些人言行不當,故作此詩進行批判和引導。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自私、狂妄之人的行為和心態。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諷刺意味濃。在禪門文學中,此類作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達深刻的道理,對后世理解禪門的教誨和處世之道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校獵圍場競奪標,
騰驤七萃馬蹄遙。
笑他因獸雖思斗,
應懾天威不敢驕。
一雁哀鳴深夜過,
寒磴無奈客心何。
孤飛憐爾荒江道,
荊棘嚴霜處處多。
枝上俱空,堆階重疊花無數。
榆錢滿樹。難買春光住。
杜宇頻啼,亂舞長空絮。
風和雨。送春歸去。畢竟歸何處。
云跨南溟,南北一雨。
瞻望匪遙,檻阱斯阻。
夢往從之,引手相撫。
笑言未半,舍我不佇。
清談法律自紛綸,
門戶區區有屈伸。
魚鱉蛟龍同一鬨,
豈知東海已揚塵。
大漠霜花繚亂飛,禦寒猶著漢宮衣。
此時紫塞和戎畢,何日黃金贖妾歸。
妝鏡朝開只自悲,琵琶哀怨寫新詞。
可憐玉貌都憔悴,不似君王顧盼時。
仰觀銀河月,千林散寒光。
佳人今何之,遠在天一方。
秋聲酸我鼻,秋色斷我腸。
夜深倚西風,清淚如雨霶。
世有千里馬,可憐無王良。
纖鉤時得小溪魚,
飽臥花陰興有馀。
自是鼠嫌貧不到,
莫慚尸素在吾廬。
三年種松五尺彊,松枝盤桓松葉長。歲寒節操久應見,春日開花清更香。
偶栽梅樹是紅花,每歲花開對客誇。知己相看心自白,盡將顏色付詩家。
菖蒲本是仙靈物,卻為冰霜穴底藏。過盡東風更梅雨,水中央看婉清揚。
西園移來兩叢竹,千古湘皋宛舊斑。莫道吳天非楚地,主人眼底有江山。
新梧樹傍舊桐栽,俱自青山寺里來。幾見霜黃春又綠,有詩空和鳳凰臺。
買裁金橘短婆娑,向來洞庭風雨多。分付蒼頭好澆灌,莫教人力負天和。
燕居亭前石子臺,兩株銀杏一時栽。莫言未得弦歌地,畫里尼山許見來。
九畹新成古井田,滋蘭又似賦騷年。不如無界還無數,雨露茫然太古天。
荒臺日暮野鴟還,
王氣不鐘閩粵間。
潮落潮生自今古,
宋明遺恨滿江山。
匹馬千山遠,扁舟宇宙寬。
歲華春已仲,時節食初寒。
稍憶棋爭勝,還須飲盡歡。
使君如見問,行李已河干。
眼底群山入望來,攙天蒼弁獨崔嵬。年來懷抱誰關鎖,祇傍登臨醉里開。
廣文官冷復誰堪,心事無人可共談。好雨忽來詩興動,苦無才調卻懷慚。
暫作長沙住,侵尋兩過年。
蕭然唯壁立,終矣欠蓬編。
盡室嗟長客,歸途喜再緣。
還家定何許,當在早梅前。
素石寒沙共眇然,荒城古木暮云懸。
空山靜答鐘聲遠,落日晴隨樹影圓。
屢報傳烽沈塞外,時來倚杖立江邊。
東南耆舊今安否,欲寄新詩誰為傳。
源泉澄幽深,渾渾流清白。巨巖蟠洪柯,亭亭茂松柏。緬彼尤子母,平生抱奇節。生子能文章,幽光詎磨滅。
七十壽小春,寄言心素折。淑質育名門,懿行踐賢跡。婦德欽夙成,于歸卜尤吉。浙東聯北平,門楣縭遠結。
舅時副總戎,桓桓列棨戟。族盛家政繁,坐理無紛劇。先意承朝昏,器使良楛別。舅曰婦賢能,母心愈凜慄。
盛衰多倚伏,卓識超巾幗。相夫終明經,高蹈樂泉石。愿偕冀缺妻,韜光馌阡陌。所天遽不祿,素志增嗚咽。
痛欲隨九京,肝腸免碎裂。顧茲柩下兒,大義難決絕。習苦勵熊丸,畫荻寸陰惜。閥閱懼衰謝,督責心轉迫。
齏粥潛辛酸,寒燈照孤孑。堅此鐵石心,冀子成名切。孟仁激母教,感痛奮自策。精理研纖微,摛毫祛詭譎。
憶昨戰秋闈,立可彰母烈。風翮礙九霄,霜蹄偶一蹶。造物位杰士,不拘尋常格。學使采篤行,排眾獨超擢。
行當薦九重,功業難意決。有子既不群,足以慰疇昔。況母壽無期,甘脆陳瓜瓞。積厚自流光,誰曰非母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