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六十首 其一二四
三十年來弄馬騎,今朝卻被驢兒攧。
就地拾得麗水金,拈起卻是新羅鐵。
報諸人,別不別。
夜來雪壓云門,凍得烏龜成鼈。
三十年來弄馬騎,今朝卻被驢兒攧。
就地拾得麗水金,拈起卻是新羅鐵。
報諸人,別不別。
夜來雪壓云門,凍得烏龜成鼈。
三十年來一直騎著馬縱橫馳騁,可今天卻被驢子給摔了下來。在地上撿起看似是麗水的金子,拿起來卻發現是新羅的鐵。告訴大家,能分辨這其中的差別嗎?昨夜大雪壓在云門山上,冷得烏龜都變成了鱉。
弄馬騎:指駕馭馬匹,這里有修行、歷練之意。
攧(diān):摔、跌。
麗水金:麗水以產金聞名,這里指珍貴之物。
新羅鐵:新羅是古代朝鮮半島國家,新羅鐵質地優良,這里強調看似珍貴實則并非如此。
云門:可能指云門山,也可能暗指云門宗佛教流派。
這首偈頌可能創作于禪宗盛行的時期。禪宗強調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感悟來達到對佛法的理解。詩人或許在長期的修行或生活經歷中,經歷了從順利到挫折、從表象到實質的認知轉變,從而創作此偈來表達對世事和修行的感悟。
這首偈頌主旨是揭示世事無常和事物的虛幻本質。其突出特點是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和荒誕的場景來傳達深刻哲理。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禪宗偈頌以通俗語言表達高深佛法的特色,對研究禪宗文化和文學創作有一定價值。
父老懷遺愛,誰傳肘后方。藥囊同日葬,空憶紫元香。
曙分林影外,春盡雨聲中。
二十年馀棘下名,況聞三道倚澄清。蹤如太史仍乘傳,權似中書即掌兵。晉鄙天浮秦樹色,楚鄉船趁粵灘聲。桑弧我亦平生思,何得霜髭滿鏡生。
多少掄魁豈獨今,道心誰勝利名心。只知晁董前頭立,何似周程樂處尋。吾儕從仕為家邦,豈羨科名世少雙。激浪須看巋柱立,犯顏安可畏郎撞。學不求名況為官,官甜初不似儒酸。無能富貴都磨滅,直作浮云一樣看。聞僅二知雖賜也,道傳一貫必參乎。己私克盡融天理,表里通明月在壺。名下惟知不可居,誨言終日反三隅。愛人以德今忠獻,莫道前賢久已無。
牡丹凋謝荼蘼老,錦茵不忍殘英掃。春事已闌珊,銷魂芍藥欄。烽煙仍滿地,未礙芳時麗。再作看花人,明年花更新。
時平塞外野蒼蒼,休息三軍藝稻粱。耕鑿已堪忘帝力,不知何地是沙場。
大樹君宜憩,高名人共傳。帝城鞭白馬,佛國長青蓮。道術存東魯,功名屬少年。丈夫不惜別,翻覺此情偏。
卷卻絲綸付一竿,世間無處問嚴灘。客星自落江湖上,只有孤山處士看。
招搖出西郭,宛轡臨芳渚。浮陽耀原隰,凱風動禾黍。伊人不可見,中坻敞衡宇。開軒游鮒適,卷幔賓鴻舉。顧我平生友,茲焉澹容與。肅肅嘉樹陰,行歌謝徒旅。晞發散煩燠,蜚觴對靈雨。好樂無太康,先民有遺矩。襜帷難久淹,虹橋屢延佇。嗟彼鳧與雁,安知慕儔侶。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一日除形役,三年賦蟄居。小園堪樹木,靜室頗觀書。疾喜新來減,詩慚久已疏。風云偶評點,差可勝前余。
讀君旅居集,佳句似陰鏗。遲和慚余拙,多能莫汝爭。輝光分太乙,芒角逼長庚。嘉植西園茂,松風拂幾清。
閒對枯槎與釣緡,暮云斑駁似龍鱗。青山不許談新事,白鳥如曾狎故人。宮閤參差十里水,衣冠包裹一生塵。西門車馬東門月,冷熱從誰問假真。
雞鳴丑,三四五六七八九。象骨峰頭木馬嘶,新豐洞口石牛吼。山之前,水之后,吳道僧繇畫不就。斷頭船子下南康,彷佛天明到湖口。
巢許伊周無彼此,江湖何處不堪居。人雖世網埋頭處,天在先生放酒馀。蕉鹿豈知身亦夢,濠梁吾恐子皆魚。眼前識得無窮趣,一點浮云只太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