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二日晚雨因取淵明詩微雨洗高林清飚矯云翮之句定韻賦十詩翌日雨未已姪坦師來相招時方賦六首暮雨暗還舍遂足十韻 其三
自得林下趣,窮處甘如薺。
白云為朋友,青山是昆弟。
幽池萍未生,閑來弄清泚。
照影不能悟,徒自塵纓洗。
自得林下趣,窮處甘如薺。
白云為朋友,青山是昆弟。
幽池萍未生,閑來弄清泚。
照影不能悟,徒自塵纓洗。
自己領略到隱居山林的樂趣,身處困境也甘之如飴。把白云當作朋友,將青山視為兄弟。幽靜的池塘里浮萍還未生長,閑暇時來撥弄清澈的池水。對著池水照見自己卻不能有所領悟,只是白白地洗去了塵世的煩惱。
林下趣:隱居山林的樂趣。
窮處:困境。甘如薺:像吃薺菜一樣甜美,形容甘愿處于困境。
昆弟:兄弟。
清泚:清澈的水。
塵纓:塵世的煩惱。
從標題可知此詩創作于三月十二日晚雨時,作者取陶淵明詩句定韻賦詩。當時可能正值作者隱居期間,在雨景中感懷而作,以表達自己對隱居生活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隱居之樂,突出特點是營造了清幽意境,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
要為冷語豁心胸,
孰若相羊澗谷中。
試把遺編一開讀,
恍疑澗谷為鳴風。
自公不退準為常,
永晝深簾坐此堂。
今日與君添轉語,
共參云石與風篁。
前年酀?城,與君始相遇。
慷慨夜深言,所期在遠慕。
聞君返故鄉,干戈滿道路。
我亦抱沈痾,命危若朝露。
還家無舊業,生事同流寓。
薄田遍蒿萊,殘書亦蟲蛀。
日夕臥空園,懷人望云樹。
豈知寥落所,君自遠方顧。
相別幾歲時,相看忽若寤。
橐中無黃金,鬢邊色已素。
既以感朋好,兼之悲世務。
滄流不可回,蟬鳴日將暮。
對酒且沉酣,萬事有天數。
綠槐雨過閑庭靜。模糊淡月迷花影。脈脈望銀河。秋含幽思多。
爐香風裊裊。漏斷人聲悄。倚遍玉闌干。風生羅袖寒。
欲憑家信勸加餐,
愁里題詩下筆難。
為報課兒辛苦處,
夜深鐙火雨聲寒。
豈真入海為求詩,
貝闕龍宮一望奇。
鵬背摶風三萬里,
南溟到處是天池。
大唐國內無禪師,
禮拜歸堂更不疑。
堪笑河陽新婦子,
不如臨濟小廝兒。
石人不怕師子吼,須彌頂上翻筋斗。滄溟竭盡正三更,生鐵昆崙云外走。
粥飯隨時養病軀,本無迷悟可關渠。無端擊著庵前竹,直至如今在半途。
弟昆各自逞功能,獨有家兄徹骨貧。三拜起來無一語,鼻孔累垂蓋上唇。
黯秋山,數聲啼宇,落紅又送行舟。甚竹外桃花全放,水邊紅豆都生。峭寒未收。春江曲曲東流。
拾翠漫尋南浦,折梅好下西洲。待揀取蘋花,殷勤贈與,草香波嫩,路綿天晚,惟余側帽依依望遠,含情脈脈登樓。莫勾留。歸時翠梧報秋。
獨將一面候蟲過,
饑任微生飽在他。
村舍久知無好客,
勞君門外更張羅。
當涂高高熨不平,
金銅仙人辭漢京。
化為翁仲魏宮守,
巧學新莽抱威斗。
屈戌銅鋪鎖阿甄,
射死母鹿留子身。
狼顧忽來受顧命,
汝睿安能更執柄。
君不見洛妃步后靈蕓啼,
針神夜來方卷衣,
外間已唱青頭雞。
渡江乘興泊江干,
草襯殘花色未乾。
慣在釣魚船上住,
一蓑一笠伴春寒。
涖政西川越六年,臣心耿耿問蒼天。
神人共鑒非凡令,士庶咸歌飛舄仙。
倉猝臨危氣益振,從容就義志猶堅。
君王不負忠魂節,更錫恩綸屬后賢。
老大成名仍足病,
縱聽絲竹也無歡。
高情太守容閑坐,
借與青山盡日看。
巧制符天律,
陰陽一彈包。
弦輪旋密運,
針表恰相交。
晷刻毫無爽,
晨昏定不淆。
應時清響報,
疑是有人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