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岡漫興五首 其五
歸與吾道在滄浪,顏氏何曾擊柝忙?枉尺已非賢者事,斬輪徒有古人方。白云晚憶歸巖洞,蒼蘚春應遍石床。寄語峰頭雙白鶴,野夫終不久龍場。
歸與吾道在滄浪,顏氏何曾擊柝忙?枉尺已非賢者事,斬輪徒有古人方。白云晚憶歸巖洞,蒼蘚春應遍石床。寄語峰頭雙白鶴,野夫終不久龍場。
海氣凝成度鬢風,
暗隨冷雨到簾櫳。
心花一瓣無端濕,
夢底銷魂夢亦窮。
蒲泛金觴,黍包玉粒,節序又端陽。草閣臨流,龍舟競渡,幾度夢江鄉。
卻笑衰翁長臥病,猶自戀朝行。經國無能,君恩未許,終日費思量。
一鼓薰風至自南,
再行璧月掛蒼杉。
錦筵公子方沈醉,
白雪幽蘭空再三。
大連少連者,夫子筆之書。誰謂東夷子,而于喪善居。
漢語雜胡語,堪嗤莽太愚。安知若鞮字,已是孝單于。
牧馬一胡兒,如何卻受遺。多因漢宮里,泣拜畫閼氏。
循循祇自守,何獨此羌然。直以父在漢,忍將身犯邊。
如何降塞下,不復戀羌中。既是能將母,還應知向風。
夷方雖爾異,天性本然同。自昔聞曾子,如今在海東。
不食至七日,能將禮自居。既然嚴像設,亦復奠朝晡。
父仇已屠膾,射草復何為。豈不念無益,其如罔極悲。
瞥爾驚吾父,同然拜令公。遙知恩義重,恰似與真同。
三年不歸寢,至性切于親。不信沙陀種,還生如此人。
踏雪尋春計亦優,
不如去款魏君侯。
雪裘風帽臺州去,
豈是無才入蔡州。
來去扁舟鳧鶩趨,
酒痕霜氣照江湖。
新吟欲比南豐橘,
疊沁肝脾起老夫。
歲暮遲留海一涯,風風雨雨燕飛斜。
秋園舊客吟香草,春水何人夢落花。
劍氣欲埋書作冢,天心難問佛無家。
詎能蕭散煙霞外,極目林昏數亂鴉。
圣朝恩舊里,孤客宦邊庭。
官冷兼冰冷,身形似鶴形。
升堂除積雪,編戶補疏星。
衣剪殘荷碎,廚炊野蕨馨。
尋僧分缽飯,對吏讀棋經。
新市憑鴉集,重關畏虎扃。
草荒連砌白,山近到床青。
采木探幽谷,弓田步遠坰。
人貧惟有愛,訟少不須聽。
立德存華表,書名在御屏。
佇看寒磧上,丹鳳下天廷。
斯人好文仍好奇,酒酣索賦西村詩。
解衣為君揮翰日,束書正我朝京時。
吁嗟二人本同里,羃羃馀陰接桑梓。
幾乘蠟屐蹋春泥,亦棹蘭舟泛秋水。
君家實住小嶼西,山田日日催耕犁。
草廬年來臥不住,致身卻向黃金臺。
當時青紫能拾取,清夢只今成栩栩。
故國遙遮天姥云,謫居同聽長淮雨。
鳳詔新從天上傳,君應早晚能歸田。
種柳重尋元亮宅,說稼好誦坡翁篇。
錦囊多詩總如玉,更有遺金買黃犢。
扣角無為長夜歌,掛書莫向旁人讀。
予知有計不自謀,硯田禾黍無時收。
何得西村一相遇,爛醉白酒黃雞秋。
仰觀天蒼蒼,俯視地茫茫。
天地亦何極,人命如朝霜。
靈椿忽已摧,萱草凌北堂。
慈烏反哺心,悲思結中腸。
夜夜吐哀音,涕淚沾我裳。
圓景淡無色,浮云慘不揚。
羹墻終乃身,參閔同翱翔。
孤芳振千載,黃泉耿幽光。
山居未離群,
結臺拜石友。
請看點頭時,
莫笑襄陽叟。
郁郁輪囷一朵云,
七星巖畔氣氤氳。
儀型兩郡端州屬,
號令三羅整六軍。
寡笑今之包孝肅,
先憂古有范希文。
讀公奏疏詩歌集,
沅芷湘蘭竟體芬。
霜空暮日赤如焚,界破素煙彌渚濆。
北鳥爭棲沙尾草,西風亂剪水心云。
寒侵鶴眼翻更闊,翠滯松標偏不群。
蓬梗萍波漂汎盡,雨春又遍野人芹。
東烏嶺上愁云停,東烏嶺下流水腥。
千章夏木陰森合,一道盤旋摩青冥。
鐵崖萬尺窨沉洞,俯視還恐坤軸傾。
群峰爭起劍戟列,當關拱揖擁嚴城。
一夫荷戈千人廢,天險豈可階而升。
卻憶當年劉六到,如履平地任憑陵。
刺史墜馬三軍走,流血如海烏嶺紅。
長驅西下破竹勢,劉六豈是真英雄。
君不見監軍總制紛紛出,千金懸賞期侯封。
又不見趙城炊兒赫然怒,手提屠刀摧元兇。
白石蒼蒼久綠苔,
卻疑花木未曾開。
東風莫道無春色,
且看墻蝶也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