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詞
皎皎白纻衣,瑩若霜與雪。被服穩稱身,拂拭光華發。物理潔易污,點瑕即為疵。嗟哉墨氏子,潸焉泣素絲。
皎皎白纻衣,瑩若霜與雪。被服穩稱身,拂拭光華發。物理潔易污,點瑕即為疵。嗟哉墨氏子,潸焉泣素絲。
我學無緣邅且屯,光風噓植座中春。榆關迢遞云泥隔,栗里歸來杖履親。義理培將心地厚,慈祥發出性天真。龍沙餞飲山公醉,應倒接?不墊巾。
妙計除奸濟世屯,力回天地入長春。沙塵凈盡邊城固,商旅懷歸異族親。治術原從儒術出,兵威何若德威真。榆民枉費攀轅力,五柳先生車既巾。
儒道能亨世道屯,巖疆重見太平春。輸誠巨憝從吾化,臥轍群黎失所親。薄宦漸知風氣改,安人雅抱性情真。峴山羊祜還東洛,共讀遺碑淚墮巾。
妙句吟成感遇屯,幾多白雪和陽春。弁兵馴伏情文備,士庶攀依笑語親。坐鎮從容邊事定,棄官淡泊道腴真。儒林循吏傳千古,獨步丘園欲脫巾。
三日游廬南,遍歷諸中寺。
雖未造其巔,亦頗稱快意。
棲賢劇幽遐,李渤讀書地。
五老翼然臨,石人宛相企。
秋深葉綴紅,林密煙含翠。
坐臥云繞衣,溪聲裂檐際。
冰霜冷衾裯,鐘磬清夢寐。
凌晨禮世尊,一探珠閣秘。
老僧啟塔函,示我佛舍利。
玉瓶托金盤,光芒駭魑魅。
日精與月華,不可以思議。
膜拜袒右肩,白椎參妙義。
我抱禽向情,未脫周何累。
每耽方外游,依依不能置。
何時遂初心,料理出世事。
作佛似可圖,勇邁何驃騎。
上皇今百歲,
近侍不多人。
西施歌館舊城東。
畫棟朱欄映碧空。
花絮陰陰趁晚風。
翠重重。
石上胭脂墮雨紅。
檐花細落。閑卻秋千索。
一片新愁何處著。凄斷晚風簾幕。
依稀暗柳藏鴉。歸心夢繞天涯。
幾度高樓橫笛,江城吹落梅花。
漁陽上谷盡精兵,
一夜南趣入漢營。
有志竟須成大業,
殷勤釃酒向齊城。
躡級垂清齋,高樓三面開。
竹陰先客到,山色興詩來。
掛壁驚云物,臨池想筆才。
青霄肯將去,斜日更徘徊。
陵殿東頭御幄垂,爐煙高拂午松枝。
中官呼召黃袍坐,此是新承顧問時。
龍幄近瞻顏咫尺,玉音親聽語分明。
不知何幸紆皇眷,無限依依犬馬情。
斜陽欲下朱樓。蕩簾鉤。
時節落花人病,又悲秋。
佳期斷。芳心亂。迸離愁。
今夜月明飛夢玉關頭。
今朝五月端午節,
衲僧門下無一說。
千妖百怪自潛蹤,
萬里長天一條鐵。
欲識艱難業,西園偶一臨。
上林宜稼地,列圣重農心。
麥隴風初暖,秧疇水未深。
游觀余不事,切望沛甘霖。
志士方進身,恨不以羽飛。束縛歸山岡,竟為人所悲。
白楊夜蕭蕭,顧此何足依。百歲會有盡,智愚同所歸。
奈此后之人,未老形已衰。有酒不暇飲,而恐心事違。
林表有宿靄,谷鳥相啾喧。聽此心煩勞,啟窗西南偏。
天氣總未佳,白云生隴山。欲訪云間人,雨至或未還。
撥灰書且住,首肯心中言。黃河一再清,似是上古時。
風雅久已降,后來無文辭。清風日淪落,世道皆如茲。
工華不工實,此話我所疑。文章有心印,昔人端不欺。
但恨智者少,吾亦少卑之。上有碧松林,下有白石道。
中有學仙人,自號枯松老。蛻身千歲馀,坐息如木槁。
面目劇嚴冷,但道空虛好。袖出天甲書,意色輕鴻寶。
此老誠可人,吾欲從師表。牧牛上陽坡,角掛上下經。
吳童歌且謠,旨趣皆混成。東西兩山間,飽見日月更。
歸來松陰涼,夕陽滿前庭。黃葉從風翻,蕭颯草際鳴。
再拜謝天公,賦此小人情。
云窗春暖,月地宵寒,亂花似錦。
京兆當年,深青淺綠曾細審。
何故多病多愁,想粉坑脂窨。
卻似黃鸝,欲啼還被寒噤。
故劍新縑,總因他、蛾眉讒譖。
頻移帶眼,須知細腰姓沈。
還怕玉簾風細,人愁單枕。
清夜然脂,日高為你猶寢。
清浮寒露在冰壺,
一節三年更不渝。
莫道來時琴鶴在,
而今琴鶴一齊無。
天差鶴管烹茶水,風夾花吹煮蟹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