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八日欽蒙于長陵殿門左召對
陵殿東頭御幄垂,爐煙高拂午松枝。
中官呼召黃袍坐,此是新承顧問時。
龍幄近瞻顏咫尺,玉音親聽語分明。
不知何幸紆皇眷,無限依依犬馬情。
陵殿東頭御幄垂,爐煙高拂午松枝。
中官呼召黃袍坐,此是新承顧問時。
龍幄近瞻顏咫尺,玉音親聽語分明。
不知何幸紆皇眷,無限依依犬馬情。
長陵殿的東邊皇帝的帳幕垂著,香爐的煙高高飄拂著正午的松樹樹枝。宦官傳召我,我看到皇帝身著黃袍坐著,這是我剛剛得到皇帝詢問的時候。我靠近龍帳,能近距離看到皇帝容顏,親耳清晰地聽到皇帝的話語。不知道何等幸運能得到皇帝眷顧,心中滿是無限眷戀的犬馬之情。
御幄:皇帝的帳幕。
中官:宦官。
顧問:皇帝的詢問。
龍幄:指皇帝的帳幕。
玉音:指皇帝的聲音。
紆皇眷:得到皇帝的眷顧。
此詩應創作于皇帝在長陵殿門左召見詩人之時。在封建王朝,皇帝召見臣子是一種特殊的恩寵,詩人可能因某些事務或才能被皇帝關注,從而獲得此次召見機會,創作時滿是對皇帝的感激與忠誠。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受皇帝召見的榮幸和感恩之情。其特點是如實記錄召見場景,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臣子與皇帝的關系以及封建禮儀制度。
乾淳老人氣岳岳,破冠穿履行帶索。撐腸拄肚書萬卷,臨風欲言牙齒落。
愿及行春更一年,中流簫鼓振樓船。不知何處吹蘆管,城外風悲欲暮天。
客里惜春春又暮,無數花落綠陰生。一片溪云將雨過,幾聲山鳥隔煙鳴。
氣吐虹霓,筆飛鸞鳳,從來錦繡文章。謫仙才調,復見慶流芳。向自題名雁塔,不十載、德播河陽。慰民望,一麾出守,風月任平章。清和,時欲半,呂仙誕日,正此相當。欣逢初度旦,敢獻椒觴。只恐經綸大手,應休期、便趣曹裝。愿箕宿,照臨南極,拱北遠流光。
好事堆堆疊疊來,不須造作與安排。落林黃葉水推去,橫谷白云風卷回。寒雁一聲情念斷,霜鐘才動我山摧。白楊更有過人處,盡夜寒爐撥死灰。
中酒愁醒,當花笑淺,小頹風范猶存。刻意春邊,年年冰緒難溫。故人鶴瘦今安在,過廢園、密竹斜門。問新來、小極扶頭,消幾黃昏。天涯芳草歸何處,算東風過后,空染啼痕。校字燈窗,些些未了知聞。青山青史馀雙鬢,看鏡中、清冷千春。只飄零、無計銷除,還近芳尊。
云鬟亂,晚妝殘,帶恨眉兒遠岫攢。斜托香腮春筍懶,為誰和淚倚闌干。
如來一真智,遍滿娑婆界。殷勤說方便,有人自不解。無處不生心,有處多貪愛。心王作黑業,教他口懺悔。口懺心不改,心口相違背。不服無心藥,病根總不差。著相求菩提,不免還他債。
頗聞東山盛行樂,坐想風前酒興豪。領略正應胸次別,吟哦更覺筆端高。
三年冰雪此淹留,未識春風已入秋。濃笑有花多僻異,高鳴無鳥只啁啾。致身礪石誰羊鼻,入夢精魂感馬周。際遇由來關運會,深恩惆悵若為酬。
不住啼鳥催人去,望斷鄉關何處家。三月狂風吹倒樹,攪人離思是楊花。
不堪惆悵滿離杯,水碧沙明兩岸苔。無限塞鴻飛不度,二陵風雨自東來。
我手何似佛手,天上南星北斗。我腳何似驢腳,往事都來忘卻。人人盡有生緣,個個足方頂圓。大愚灘頭立處,孤月影射深灣。會不得,見還難,一曲漁歌過遠灘。
春風習習吹花木,千山萬山一齊綠。日午諸村社鼓喧,田家小兒健如犢。閒來徒步上前岡,累累古冢相攢簇。荷鋤老叟向我言,元是前朝貴人族。貴人在時勢絕倫,后擁前遮來繡轂。并吞鄰土孰敢嗔,回山轉水開林麓。相連岡干成一丘,斸斷云根埋寶玉。大書功德紀豐碑,直向山前起華屋。子孫擬作千年計,盡是老夫親拭目。星移物換水東流,泉下知誰伴幽獨。翁仲雙雙賣與人,留得三竿兩竿竹。寒食不見紙錢飛,只有啼鵑替人哭。又說東家來卜地,役夫日夜喧山谷。天理蒼茫不可知,后車須看前車覆。
故里蕭條一望間,此身飄泊嘆空還。感時有恨無人說,愁斂雙蛾對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