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呂秘書中歸清涼二首 其二
蒼玉亭邊借屋居,春風忽許賦歸歟。鄰翁爭挈葫蘆酒,息女催擎箬籠書。百世不磨公論在,一城相語笑顏舒。茲行奇絕君恩重,壓落梅花照筍輿。
蒼玉亭邊借屋居,春風忽許賦歸歟。鄰翁爭挈葫蘆酒,息女催擎箬籠書。百世不磨公論在,一城相語笑顏舒。茲行奇絕君恩重,壓落梅花照筍輿。
觀化祇山頂,流睇古王城。萬載池猶潔,千年苑尚清。仿佛影堅路,摧殘廣脅gJ。七寶仙臺亡舊跡,既傷火宅眩中門,還嗟寶渚迷長阪。
步陟平郊望,唯有能仁獨圓悟,廓塵靜浪開玄路。創逢肌命棄身城,三祇不倦陵二車,一足忘勞超九數。
定瀲江清沐久結,度有流光功德收,金河示滅歸常住。鶴林權唱演功周,流教在茲辰,傳芳代有人。
沙河雪嶺迷朝徑,誓舍危軀追勝義,咸希畢契傳燈情。勞歌勿復陳,北睨舍城池尚在,南睎尊嶺穴猶存。
五峰秀,百池分。粲粲鮮花明四曜,輝輝道樹鏡三春。揚錫指山阿,佇靈鎮梵岳,凝思遍生河。
金花逸掌儀前奉,回斯少福澗生津,共會龍華舍塵翳。
空門寂寞汝思家,禮別云房下九華。
愛向竹欄騎竹馬,
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
般若唯絕鑿,涅盤固無名。
先賢未始覺,之子唱希聲。
秦王嗟理詣,童壽揖詞清。
徽音聞廬岳,精難動中京。
適驗方袍里,奇才復挺生。
百苦忘勞獨進影,
四恩在念契流通。
如何未盡傳燈志,
溘然于此遇途窮。
畫松一似真松樹,
且待尋思記得無。
曾在天臺山上見,
石橋南畔第三株。
如蒙一被服,方堪稱福田。(詠賜玄奘衲、袈裟,
人人送酒不曾沽,
終日松間掛一壺。
草圣欲成狂便發,
真堪畫入醉僧圖。
祝融高座對寒峰,
云水昭丘幾萬重。
五月衲衣猶近火,
起來白鶴冷青松。
緬想咸陽事可嗟,
楚歌哀怨思無涯。
八千子弟歸何處,
拔山力盡烏江水,
今日悠悠空浪花。
憑高莫送遠,看欲斷歸心。
別恨啼猿苦,相思流水深。
翠云南澗影,丹桂晚山陰。
若未來雙鵠,遼城何更尋。
上人禪室路裴回,萬木清陰向日開。
寒竹影侵行徑石,
更惜片陽談妙理,歸時莫待暝鐘催。
池上蓮荷不自開,
山中流水偶然來。
若言聚散定由我,
未是回時那得回。
旌旗江上出,花外卷簾空。
夜色臨城月,春寒度水風。
雖然行李別,且喜語音同。
若問匡廬事,終身愧遠公。
禪師來往翠微間,
萬里千峰到剡山。
何時共到天臺里,
身與浮云處處閑。
遠公逢道安,一朝棄儒服。
真機久消歇,世教空拘束。
誓入羅浮中,遂棲廬山曲。
禪經初纂定,佛語新名目。
缽帽絕朝宗,簪裾翻拜伏。
東林多隱士,為我辭榮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