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出宜豐寺留題山房
池上蓮荷不自開,
山中流水偶然來。
若言聚散定由我,
未是回時那得回。
池上蓮荷不自開,
山中流水偶然來。
若言聚散定由我,
未是回時那得回。
池塘里的蓮荷不會自己盛開,山間的流水是偶然流來。如果說聚散都由我決定,不是該回去的時候怎么能回去呢。
不自開:不會自己開放。
偶然:不經意、意外。
聚散:指人或事物的聚合與分離。
回:回去,離開。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宜豐寺時,看到自然景象,引發對人生聚散的思考而創作此詩。當時或許詩人處于人生的某個轉折階段,心境較為感慨。
這首詩主旨圍繞人生聚散不由己展開。其特點是借景抒情、富含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楊柳池亭幾斷魂,蕩橈曾說出閭門。月明蓋靜傾疏影,露冷房幽墜粉痕。洛女尚留羅襪步,西施原住鏡湖村。浣紗女伴如相憶,為報飄流忍再論。
瑟瑟西風半夜霜,別饒愁思在橫塘。一灣夕照馀金粉,十里涼波啟鏡箱。贈客合持中婦綺,少時曾嫁汝南王。采菱曲好桃根老,憔悴羞過白下坊。
花為妝飾葉為衣,楚客吟馀景已非。太液池前芳宴罷,若耶溪畔畫船稀。香清舊護鴛巢穩,色淡空憐雁影飛。猶記納涼消夏日,筒杯有約未曾違。
鉛華洗盡倍堪憐,秋水盈盈一抹煙。子本有心生太苦,絲雖無力恨常綿。漢皋解佩方前夕,華井傳觴又隔年。莫謂秋光零落甚,自全清潔畫欄邊。
浮家久居蜀,下峽晚還東。
天際孤帆遠,花前百榼空。
旅游渾似夢,年運遂成翁。
欲話峨眉月,無人可與同。
蘇堤橫亙白堤縱。橫一長虹。縱一長虹。
跨虹橋畔月朦朧。橋樣如弓。月樣如弓。
青山雙影落橋東。南有高峰。北有高峰。
雙峰秋色去來中。去也西風。來也西風。
誅茅搜險旋尋真,聞說山巖一日新。
佳境留連應有待,先時登覽豈無人。
披榛好石來如召,隨手清泉應若神。
不獨山中興勝事,幾多風愛在邦民。
碧樹蕭疏斜日漏。雪藕調冰,已過炎蒸候。幾許西風吹薄袖。畫闌人似秋光瘦。
彩線慵拈誰耐繡。玉骨支離,莫使新涼透。露下蟲聲添僝僽。月明珍重分攜后。
圣朝不殺士,尼父吊三仁。
西市諸君子,東林舊黨人。
涓涓流碧血,擾擾竄黃巾。
未必逢天怒,陰霾黯紫宸。
長安殘漏促雞鳴,一騎都門問去程。離別不緣貧賤苦,綢繆難盡弟兄情。河橋酒幔牽風起,水國扁舟載月行。后夜夢回池草綠,幾多詩句為君成。
幾年奔走戀微官,萬里親闈缺問安。原憲貧來渾似病,孟郊吟苦不知寒。鄉書少便經年絕,客被無情入夜單。滿目云山歸興切,此身何處借飛翰。
天上培風滯羽翰,強寬懷抱過春殘。達人不為窮途泣,游子肯辭歸路難。細雨寒燈思對榻,夕陽飛鳥獨憑闌。隨君屢有還家夢,一路煙波繞翠巒。
送別西亭車馬塵,天池回傍欲迷津。
畫船龍尾何時發,丹杏梢頭漏泄春。
風光猶未老于人,獸口泉聲瀉碧津。
一洗塵襟無俗慮,柳條開眼共看春。
封卻拄杖頭,結卻布袋頭。
大家團欒頭,赤眼火柴頭。
嗄,正是冤家共聚頭,不妨頭上更安頭。
床上書連屋,籬邊水向城。
秋窗猶曙色,虛閣自松聲。
起晚堪從事,幽居不用名。
遠山回白首,長嘯一含情。
子規叫破山花血。銀屏香瘦蘭衾熱。
芳草約裙齊。濃愁妒馬蹄。
前溪從此渡。記取棲烏樹。
今夕定何年。人分月恰圓。
舴艋橫塘破曉煙,薄寒風物愛翛然。
數峰青出疏林外,一剎紅遮斷岸邊。
茅舍互歌打稻侶,湖橋撾鼓賣魚船。
從今不獨耽丘壑,更擬村居度晚年。
鑾輿六度接窮檐,
日角天顏惕仰瞻。
此日鼎湖龍已去,
空教昂首望龍髯。
叢叢秋菊燦籬東,
賞到黃昏興未窮。
夜靜不知風露冷,
滿身花影月明中。
風亂湘桃午倦時。
雙鬟好為掩罘罳。
怕來春夢似游絲。
種得碧蘭憐露蕊,
寫成朱竹惜歌枝。
為他情態也差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