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舊俗夏歷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為祭灶神日﹐謂之"小過年"。
1.清涼的樹陰。
2.喻恩澤。
3.謂天氣陰涼。
1.清越的聲音。
2.發音時聲帶不振動的音。與濁音相對。
3.曲藝的一種。流行于四川省,用琵琶﹑二胡等伴奏。
1.琴的別名。
1.清美的吟哦;清雅地吟誦。
1.清潔明凈。
2.清正英特。
3.指精英。
4.指文字清新挺拔。
5.精華。 6.清酒。 7.古琴的別名。
1.清秀明潔。
1.清雅的吟詠。
1.閑雅。
1.(風景)秀麗而幽靜。
1.清澈明亮貌。
1.謂古代將帥的帳幕。亦借指幕府。油,指油布帳幕。
2.方言。植物油;素油。
1.亦作"清游"。
2.清雅游賞。
1.清明的謀劃。
1.清雅歡娛。
1.猶清美。
1.清凈的雨。
2.清冷的雨。
1.清正寬厚。
1.美好的名聲。
1.亦作"渠彌"。
2.小海。
1.即渠疏。
1.方言。他,她。
1.溝渠。
1.渠魁,首領。
1.深廣貌。
2.殷勤貌。
1.渠魁。
1.亦作"渠痚"。
2.農具名。即耙。
1.首領。舊時統治階級稱武裝反抗者的首領或部落酋長。
2.泛指魁首。
1.指吳王夫差所開的邗溝。
2.溝渠中的水。
1.古西戎國名。
2.獸名。
1.即渠搜。
1.即水田。
1.亦作"渠碗"。
2.用車渠殼作的碗。車渠,大貝,產海中,背上壟紋如車輪之渠,其殼內白晳如玉。
1.見"渠椀"。
1.見"渠疏"。
1.元兇,大惡人。
1.見"渠堰"。
1.亦作"渠匽"。
2.攔水或鞏固堤防的建筑物。
1.匆遽完結。渠,通"遽"。
1.渠堰。
1.方言。他;他們。
1.南唐張崇貪縱不法,借故征斂錢財的名目。
1.見"渠幨"。
1.古代齊國地名。《管子.地數》"夫楚有汝漢之金﹐齊有渠展之鹽。"又《輕重甲》"今齊有渠展之鹽。"尹知章注"渠展﹐齊地。沛水所流入海之處﹐可煮鹽之所也﹐故曰'渠展之鹽'。"一說﹐為渤海的別名。見《管子.地數》郭沫若等集校引張佩綸說。
1.猶勞碌。
1.挽軥的小牛。
1.亦作"軥輖"。
2.象聲詞。鳥鳴聲。
1.見"軥辀"。
1.見"磲眃"。
1.亦作"磲椀"。
2.以硨磲制成的碗。
1.白蟻的別名。比喻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