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清正寬厚。
1.傳說蛟的一種。
1.藤本植物。莖細長堅韌﹐可編制器物。
1.古代匈奴部族名。俗以白色涂額﹐故名。《史記.樊酈滕灌列傳》﹕"復(fù)從擊韓信胡騎晉陽下﹐所將卒斬胡白題將一人。"裴髎集解引服虔曰﹕"胡名也。"《南史.裴松之傳》﹕"時西北遠邊有白題及滑國遣使由岷山道入貢﹐此二國歷代弗賓﹐莫知所出。"宋劉肅《序》﹕"白題﹑八滑之事既陳﹐而當世之疑已釋。"一說﹐古代匈奴部族胡人所戴的氈笠。
1.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氈笠舞。
1.區(qū)別于黑體的筆畫較細的一種鉛字字體﹐如老宋體等。
1.從黎明至天黑的一段時間。
2.指西方的天空。
1.見"白日見鬼"。
1.藥草吳術(shù)的別名。
1.旱田。
2.種白谷的田。
3.荒田。
4.地名。在江蘇省寶應(yīng)縣南。
1.見"白鰷"。
2.不符合財務(wù)制度和會計憑證手續(xù)的字條或單據(jù)。因一般系在白紙上填制﹐無紅﹑藍色的印章﹐故稱。
1.形容白茫茫的一望無邊。
1.亦作"白鯈"。亦作"白條"。
2.魚名。產(chǎn)于淡水﹐大者長尺許﹐腹白﹐鱗細﹐好群游水面。
1.見"白鰷"。
鍍鋅鐵皮”的俗稱。表面鍍覆鋅的低碳鋼卞●度一般為044~12毫米,鋅層厚度大于002毫米。有不易生銹和耐腐蝕的優(yōu)點。可用于制作屋面、卷管和各種容器。
1.指梧桐。古有因諱"銅"字而改稱。
1.匈奴單于之庭。
1.丹砂的一種。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三.丹砂》。
1.見"白梃"。
1.亦作"白挺"。
2.大木棍。
1.西式白色闊邊的遮陽帽。
1.樹木名。
1.含鎳量少于50%的銅鎳合金。亦可再加入錳﹑鐵﹑鋅或鋁﹐成為特種白銅。
1.古代襄陽境內(nèi)漢水堤名。
1.亦作"白銅韑"。
2.南朝梁歌謠名。
1.見"白銅蹄"。
2.見"白銅堤"。
1.猶白發(fā)。形容年老。
2.謂夫婦互相敬愛﹐共同生活到年老。
3.指年老的尊親。
4.清代豪紳富戶組織領(lǐng)導(dǎo)的鄉(xiāng)勇。頭裹白布﹐故稱。
5.鳥名。即白頭翁。
1.謂夫婦不能偕老。
1.南朝齊莊嚴寺僧達的別稱。
1.見"白頭蹀跇"。
1.形容老人發(fā)白體弱。
1.同"白頭如新"。
1.年老的父母。
1.白發(fā)老人。
2.舊時廣東人稱頭纏白布的波斯(今伊朗)人。
雙方相識已久,雖頭發(fā)都白了仍如剛認識的一樣。形容相識而交情不深白頭如新,傾蓋如故。
長白山主峰。在吉林省東南中國、朝鮮兩國邊界上。休眠火山。山頂有火山口湖天池,湖周環(huán)列十六座高峰。松花江、鴨綠江和圖們江的源地。
在中國和朝鮮邊境的長白山主峰白頭山頂。火山口湖。面積98平方千米。最大水深373米,為中國最深的湖泊〓水由北邊缺口流出,跌落成高68米的長白瀑布,為松花江源地。
1.匿名信;不具名的招帖。
①即白頭鵯”。鳥綱,鵯科。頭頂黑色,枕部白色,故名。以昆蟲、雜草種子和漿果為食。雄鳥善鳴,可作籠鳥觀賞。②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株上有白色柔毛。早春開花。瘦果多枚相聚,呈頭狀,上有長白毛,外觀似一堆白發(fā),故名。根可入藥,能清熱解毒。
1.白頭頸的烏鴉。
1.猶言白頭偕老。
比喻夫妻恩愛,共同生活到老。
1.同"白頭如新"。
1.舊時廣東人稱頭纏白布的波斯人所設(shè)的商行。
1.樂府楚調(diào)曲名。
2.古琴曲名。
1.謂婦女被遺棄而作晩景凄涼之嘆。
1.形容眼光非常銳利。
1.未經(jīng)訓(xùn)練的兵卒;臨時征集的壯丁。
2.佛教對俗人的稱呼。僧衣黑色﹐故稱俗人為"白徒"。
3.指不出家的徒弟。
4.指不學無術(shù)之徒。
1.即白堊。石灰?guī)r的一種。俗稱白土子。
2.陶土﹑瓷土的俗稱。
3.鴉片的別稱。
4.中土。即古冀州。
1.白堊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土一.白堊》。
1.亦作"白菟"。白色的兔子。古代以為瑞物。
2.月亮的代稱。傳說月中有白兔﹐故稱。
3.相傳為秦始皇的駿馬名。
4.《古詩源.竇玄妻》"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沈德潛注"玄狀貌絶異﹐天子使出其妻﹐妻以公主。妻悲怨﹐寄書及歌與玄。時人憐之。"后用為棄婦的典故。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