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邛萊"。
2.山名。邛崍山,在四川省滎經縣西。
1.亦作"清游"。
2.清雅游賞。
1.清明的謀劃。
1.清雅歡娛。
1.猶清美。
1.清凈的雨。
2.清冷的雨。
1.清正寬厚。
1.美好的名聲。
1.亦作"渠彌"。
2.小海。
1.即渠疏。
1.方言。他,她。
1.溝渠。
1.渠魁,首領。
1.深廣貌。
2.殷勤貌。
1.渠魁。
1.亦作"渠痚"。
2.農具名。即耙。
1.首領。舊時統治階級稱武裝反抗者的首領或部落酋長。
2.泛指魁首。
1.指吳王夫差所開的邗溝。
2.溝渠中的水。
1.古西戎國名。
2.獸名。
1.即渠搜。
1.即水田。
1.亦作"渠碗"。
2.用車渠殼作的碗。車渠,大貝,產海中,背上壟紋如車輪之渠,其殼內白晳如玉。
1.見"渠椀"。
1.見"渠疏"。
1.元兇,大惡人。
1.見"渠堰"。
1.亦作"渠匽"。
2.攔水或鞏固堤防的建筑物。
1.匆遽完結。渠,通"遽"。
1.渠堰。
1.方言。他;他們。
1.南唐張崇貪縱不法,借故征斂錢財的名目。
1.見"渠幨"。
1.古代齊國地名?!豆茏樱財怠?夫楚有汝漢之金﹐齊有渠展之鹽。"又《輕重甲》"今齊有渠展之鹽。"尹知章注"渠展﹐齊地。沛水所流入海之處﹐可煮鹽之所也﹐故曰'渠展之鹽'。"一說﹐為渤海的別名。見《管子.地數》郭沫若等集校引張佩綸說。
1.猶勞碌。
1.挽軥的小牛。
1.亦作"軥輖"。
2.象聲詞。鳥鳴聲。
1.見"軥辀"。
1.見"磲眃"。
1.亦作"磲椀"。
2.以硨磲制成的碗。
1.白蟻的別名。比喻小官。
1.指鼠洞。
1.即鼱鼩。
1.哺乳動物。形似小鼠。
1.春秋時衛國人,名瑗。相傳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是一個求進甚急并善于改過的賢大夫。見《淮南子.原道訓》。
1.漢劉向《列女傳.衛靈夫人》"衛靈公與夫人夜坐,聞車聲轔轔,至闕而止。過闕復有聲。公問夫人曰'知此謂誰?'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聞禮,下公門,式路馬,所以廣敬也。蘧伯玉賢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廢禮,是以知之。'"后因以"蘧車"為典,指人之知禮而賢能。
1.見"蘧蓏"。
1.見"蘧蓏"。
1.古代驛傳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猶今言旅館。
1.亦作"蘧簒"。亦作"蘧除"。
2.用葦或竹編成的粗席。
3.身有殘疾不能俯視的人。
4.諂諛獻媚的人。
1.蘧伯玉和寧武子的并稱。春秋時衛國的大夫,都能根據不同的形勢施展或隱藏自己的才能。
1.悠然自得貌。
2.高聳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