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獺屬。
1.南柯夢中的槐安國蟻民。比喻弱國微民。
干枯焦黃~的禾苗ㄧ過了中秋,樹葉逐漸~。
1.瘦弱,毀損。
1.貧瘠;枯瘦。
2.憔悴,羸瘦。
3.指憔悴羸瘦的人。多指饑民。
4.指枯燥乏味,無文采。
1.干枯的外殼。
1.空受熬煎。
1.干涸的溪澗。
1.枯死偃臥。
焦枯;干枯久旱不雨,禾苗~。
1.枯萎的莖。
干枯沒有水的井。
1.見"枯徑"。
1.枯竭貧乏。
1.干渴。
2.形容窮困拮據(jù)。
1.猶苛刻。刻薄。
1.謂枝頭樹葉凋盡。
2.猶空寂。謂萬念皆空。
1.指干尸。
2.謂干瘦。
3.指筍干。
1.比喻枯燥無味的事物。
1.枯萎腐爛。
1.憔悴而羸弱。
1.謂淚已哭盡。
1.陳朽的籬笆。
1.指藜杖。
2.老翁常杖藜,因以為其代稱。
1.呆呆地站立。
1.指枯老的蓮葉。亦指蓮實。
1.枯萎的野草。
1.干裂。
1.樹葉凋殘之林。
1.枯魚。亦喻處于困境者。
1.凋萎的柳樹;老柳樹。
1.指蒼松的枝干。因其盤曲如龍,故稱。
1.骸骨;骷髏。
1.謂味淡而少文采。
1.禿頂,光頭。
2.指骷髏。
1.粗疏而無文采。
1.凋落;衰殘。
1.指田中成熟之麥。因麥熟稈即枯,故稱。
1.干枯的藤蔓。
2.枯萎的蔓草。
1.枯朽腐爛。
1.枯萎的禾苗。
1.消滅盡。
1.佛教語。猶言在闃寂中能聽到巨響。意謂絕滅一切妄念,達到不生不滅的大自在境地。
1.《三國志.魏志.劉弇傳》載太祖赦弇弟偉"坐誅"之罪,弇上疏謝曰"臣罪應傾宗,禍應覆族……起煙于寒灰之上,生華于已枯之木。"后因以"枯木生花"喻絕處逢生。
2.禪宗謂息絕妄想﹑別有所悟之境。
1.和尚參禪打坐處。因如枯木寂然不動,故稱。源于唐末石霜禪師。見宋贊寧等《宋高僧傳》卷十二。
1.枯樹爛樁。
2.比喻老朽無能之人。
1.比喻瀕臨絕境又重獲生機。
1.喻指一心參禪的僧眾。
1.枯枝,枯株。
2.猶枯萎。
1.枯朽的枝干。形容事物死氣沉沉。
1.老樹砍后長出的分枝。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