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枯焦黃~的禾苗ㄧ過了中秋,樹葉逐漸~。
1.為了達到某個目的而花費時間和精力。
1.見"下工夫"。
1.親廟。
2.后宮。
3.古樂調名。
1.近古。所指的具體時代說法不一。
1.下視。
2.敬詞。稱客人來訪。
3.敬詞。請人給予照顧。
1.人體穴位名。
1.送關文。關文,舊時公文名稱。
1.小官。
2.下屬官吏。
3.漢代郡國自辟屬吏,屬吏于長官及國主自稱臣,至南朝宋孝建中,始禁屬官自稱臣,改稱下官。
4.官吏自稱的謙詞。
5.泛用于自稱。
1.古代舉行大祭等儀式,奏管樂者在堂下,故稱管樂器為"下管"。
1.天下;下界。
2.諸侯國。
3.小國。對中原大國而言。
4.指京師以外的地方。
5.謙稱本國。
1.謂出海。
2.舊時戲曲界稱非職業演員(票友)轉為職業演員為"下海"。
3.指充當娼妓。
4.指妓女第一次接客伴宿。
1.下巴。
1.口腔的下部。通稱下巴。
1.晩上。
1.下首的一邊。
1.即稽首。古代的一種跪拜儀式,以手至地而頭加手上。
1.乘舟入湖。
2.方言。下田。
1.貧民;貧苦之家。
1.猶言傳話。
1.自己的心意。原為謙詞。
1.見"下澣"。
1.亦作"下浣"。
2.指為官逢下旬的休息日。亦指農歷每月的下旬。
1.下次。
2.指章回小說的下一回目。
1.章回小說于每回之末所用的套語。現多用以喻事件發展的結果。
1.點火。
2.指佛教徒火葬時舉行燃火的儀式。
1.謂同一組織系統中等級低的組織或人員。
1.猶下策。
1.古代上級給下級的文書謂下記。
1.最低限度的勞役法。
1.利澤下施,長養萬物。
2.指君王施恩惠于臣下百姓。
1.謂以尊祭卑。
1.即下昃。
1.打牌﹑擲骰子﹑行酒令時在本人下位的人。
2.謙稱自己的家。
3.指丈夫或婆家。
4.方言。猶角色‖貶義。
1.金代,女直進士考試,殿試成績的第三等。
1.謂典當期滿。典當的衣物,都放在架上備贖,期滿則從架上取下,故云下架。
1.謂帝王之女出嫁。
1.卑賤。
2.指落到卑賤的地位。
3.卑劣;下流。
4.屈尊以禮遇地位低微的人。
5.猶委屈,屈辱。
1.長江下游地區,包括江蘇﹑安徽﹑浙江等省。
2.江蘇省的別稱。因江蘇省居于安徽省的下游,故稱安徽省為上江,江蘇省為下江。
3.婁江的別稱。即今江蘇瀏河。
1.新莽末年以王常﹑成丹等為首的綠林農民起義軍的一支。
2.泛指反抗朝廷的軍隊。
1.向低處移動;降下。
2.指公主出嫁。
3.敬詞。猶言光臨。
4.指程度﹑數量的降低﹑減少。
1.地位高的人與地位低的人交往。
1.中醫學名詞。三焦之一。指胃的下口到盆腔的部分,包括腎﹑小腸﹑大腸﹑膀胱等臟器。
1.亦作"下腳"。
2.舊時指賞給妓院中仆人的錢。
3.原材料加工后,切割﹑剔除下來的余料。亦稱"下腳料"。
4.底子,底細。
5.下邊。 6.方言。蘇滬一帶稱屠宰后的豬的內臟﹑腳爪叫下腳。
1.賣剩下的不好的貨物。
1.見"下腳"。
1.謂節操低下,志向﹑抱負不高。
2.指水。水屬陰,故亦喻皇后。
1.謂事物或人體的下半部分。
1.指人間;對天上而言。
2.指陰間,地府。
1.假借,寬假。下,通"假"。
1.用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