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干尸。
2.謂干瘦。
3.指筍干。
1.謂的確有一套。
1.謂故作姿態(tài),讓人感到一本正經(jīng)﹑真有其事。
也作像煞有介事”。就像真有那么回事的樣子,常形容故作姿態(tài)才一歲多一點的孩子就煞有介事地翻起書來,真叫人忍俊不禁|他清了清嗓子,煞有介事地開了腔。
1.結(jié)算賬目。
1.傳說堯時?中自生之肉脯。形薄如扇﹐故稱。
1.編織扇子的蒲草。
1.古代棺飾。
1.古代出濱時的棺飾。《周禮.天官.縫人》"喪縫棺飾焉,衣翣柳之材。"鄭玄注引鄭司農(nóng)曰"皆棺飾。"孫詒讓正義"凡覆柩車者,上曰柳,下曰墻。柳衣謂之荒,墻衣謂之帷。"后以"翣柳"指靈柩。
1.魚鰓中羽毛狀的組成部分,今稱鰓絲。
1.猶一眨眼。形容快速或短暫。翣,用同"眨"。
1.即歃血。翣,用同"歃"。
1.片刻間。
1.片刻﹐一會兒。
1.極短時間。
1.猶斟酒。
1.頭骨之一。在顱腔底的前部﹐兩個眼眶之間﹐鼻腔的頂部﹐是顱腔和鼻腔之間的分界骨。
植物韌皮部內(nèi)輸導(dǎo)有機養(yǎng)料的管道。由許多管狀活細胞上下連接而成。相鄰兩細胞的橫壁上有許多小孔,稱為篩孔”。兩細胞的原生質(zhì)體通過篩孔彼此相通。
1.形容飛雪。
1.猶敲鑼。
1.斟酒。
2.謂將酒置壺內(nèi)﹐放于火上使熱。
1.用篩子篩糠﹐來回搖晃。比喻身體發(fā)抖打顫。
1.謂從簾的孔隙穿過。
1.比喻精揀。
1.見"篩籮"。
1.鑼的一種。也稱?鑼。
2.敲鑼。
1.敲鑼吹號。
1.亦作"篩羅"。
2.一種形似篩子的竹器。
3.指用篩籮篩東西。
1.穿透射下。
1.謂從瓦隙穿過。
利用篩子進行選揀篩選種子|篩選礦沙。
1.用篩簸揚。
1.用竹絲或金屬絲等編織成大小網(wǎng)狀的器具﹐搖動時﹐細碎的從網(wǎng)漏下去﹐粗的成塊的留在上頭。
1.歇后語。篩子喂驢﹐豆必漏下。漏豆諧"漏透"﹐即用光﹑窮極之意。
1.魚躍貌。
2.色白貌。
1.粗簟。
1.象聲詞。
1.供曬谷物等用的場地。
1.古代酷刑之一種。
1.竹編的曬席。
1.指晉阮咸于陰歷七月七日掛曬犢鼻裻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阮仲容(阮咸)﹑步兵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貧。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皆紗羅錦綺﹐仲容以竿掛大布犢鼻裻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fù)爾耳。'"后用為貧而豁達的典實。
1.晉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臥。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蓋自謂滿腹詩書也◇用為曝書之典。
1.方言。曬太陽取暖。
1.供曬谷物等用的平坦的場地。
1.放在日光下使干燥。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diào)》"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臥。人問其故,答日'我曬書。'"蓋自謂滿腹詩書◇為仰臥曝日之典。
1.建造在屋頂上供曬衣物的露天小平臺。
1.將描在透明或半透明紙上的圖紙和感光紙重疊在一起,利用陽光或燈光照射以復(fù)制圖紙。
1.曬谷物等用的席子。多用竹篾或蘆葦?shù)染幊伞?/p>
1.山的曲折處。
2.借指山野之人。
1.山上的云氣。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