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旺盛的陰氣。
一種唯心主義哲學學說。主張意志高于理性,是宇宙的本體和本質,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表現。主要代表有叔本華和尼采等。
1.帷幕和簾子。
2.借指內室,隱私。
1.見"帷薄不修"。
1.帷幕和簾子。
2.借指門內。
3.引申指男女歡合。
1.家門淫亂的諱語。
1.有帷幔的車子。
1.帷帳與床。泛指坐臥之處。
1.見"帷燈匣劍"。
1.以帷罩燈,以匣藏劍。比喻真相難明,令人猜疑。
1.猶幄殿。
1.謂參與帷幄之謀﹑居于臺鼎之位。
1.內室;閨房。
1.車的帷幕和篷蓋。
2.《禮記.檀弓下》"敝帷不棄,為埋馬也;敝蓋不棄,為埋狗也。"后以"帷蓋"為受恩乞恩之典。
3.棺罩和棺蓋。亦指棺槨。
1.古代帝王出行時以帷幕布置成的行宮。
1.《后漢書.輿服志上》"近小使車,蘭輿赤轂,白蓋赤帷,從騶騎四十人。此謂追捕考案,有所勑取者之所乘也。"后以"帷轂"為受命為方鎮之典。
1.帷帳的出入口。
1.古代棺飾之一,為布帛制的外層棺罩,覆于內襯罩"褚"與竹罩"池"之上。
1.室內的帷幔。
1.謂張設帷幕以藏甲兵。語本《左傳.昭公二十七年》"及饗日,帷諸門左。無極謂令尹曰'吾幾禍子。子惡將為子不利,甲在門矣。子必無往。'"杜預注"張帷陳兵甲其中。"后以"帷甲"指埋伏士卒。
1.帳幕。
1.見"帷帽"。
1.亦作"帷冒"。
2.周圍垂網的帽子。唐時婦女通用,至宋代,男子遠行亦用之。
1.帷宮的門。
較大的幕,如舞臺上的幕降下帷幕。
1.同"帷薄不修"。
1.見"帷幕"。
1.帷帳和屏風。借指內室。
2.帷帳和屏風。泛指室內陳設。
1.指柩車。
1.見"帷墻"。
1.古代朝祭的服裝。用整幅布制成,不加裁剪。
2.泛指下裳,裙子。
3.車旁的帷幔。
4.猶帷墻。
1.猶宮闈。
1.古代喪禮,小殮前沒帷幕于堂上。
2.張掛帷幕的殿堂。
1.猶帷幄。借指君主。
1.侍從君主,參與謀畫的重臣。
1.帷帳和床席。指寢息之處。
1.容車。有帷的女車。一說為張設帷幔的內室,猶帷房。
1.帷幔與屏風。指君主朝群臣之所。
1.泛指室內各種帷幔。
2.借指宮闈或后妃。
3.猶帷幄。
1.帷幕床帳。
2.喻腹地。
3.猶帷幄。
1.指遮蔽之物。
1.圍起來作遮擋用的布帛制品。
1.帷帳和床席。指寢息之處。
1.帷幔內的座位。
1.《詩.小雅.無將大車》"無將大車,惟塵冥冥。"鄭玄箋"猶進舉小人,蔽傷己之功德。"后因以"惟塵"喻小人,佞人。
1.漢王莽時所稱九州內外區域名之一。參見"惟藩"。
1.南朝梁鼓吹曲名。沈約作。其首句為"惟大梁開運,受箓膺圖",故名。見《樂府詩集.鼓吹曲辭五》?!端鍟畼分尽?漢曲《上邪》,改為《惟大梁》,言梁德廣運,仁化洽也。"
1.只有,獨有。
1.思量。
1.《詩.大雅.板》"價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懷德維寧,宗子維城。"維,一本作"惟"。王莽時仿古代六服,以"惟城"﹑"惟寧"﹑"惟翰"﹑"惟屏"﹑"惟垣"﹑"惟藩"稱九州內外區域。
1.謂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