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帷帳與床。泛指坐臥之處。
1.古代西域出產(chǎn)的一種上等織物。
1.指越窯所產(chǎn)的茶甌。
1.本指由內(nèi)附越人組成的騎兵。
2.泛指能騎善射勁勇過人的騎兵。
1.越軍的旗纛。
2.泛指軍旗。
1.猶清香。
1.指越窯所產(chǎn)的青瓷器。因臣下不得用之,又有秘色磁器之稱。
1.古代越國與秦國相距邈遠,故并稱以喻漠不相關的人或事。
1.南方的鳥。
2.指孔雀。
1.同"越瘦秦肥"。
1.發(fā)語詞。猶及至。
1.亦作"越常"。亦作"越嘗"。
2.古南海國名。
1.即越裳。
1.見"越石父"。
2.指晉代抗敵名臣劉琨。
1.春秋時齊國賢人。齊相晏嬰解左驂贖之于縲紲之中,歸而久未延見,越石父以為辱己,要求絕交,晏嬰謝過,延為上客。見《晏子春秋.雜上二四》。
1.超越世俗;勝過一般。
1.比喻痛癢與己無關。語本唐韓愈《爭臣論》"視政之得失,若越人之視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
1.猶言越瘦秦肥。
1.指越軌的思想行為。
1.勝過一般;不同凡俗。
2.南方越地的風俗習慣。
1.越級上訴。
1.指春秋時越王勾踐登眺之所。故址在今浙江紹興種山。
2.指漢時南越王趙佗所建之臺。故址在今廣東廣州越秀山。
1.見"越睒"。
1.梔子的別名。
1.越地產(chǎn)藤可造紙,質(zhì)佳,因用以指好紙。
1.漢代陸賈出使南越,南越王趙佗賜給他一個袋子,內(nèi)裝珍奇寶物,價值千金。事見《漢書.陸賈傳》◇因以"越橐"泛指貯藏珍寶的袋子。
1.見"越睒"。
1.越出分外。
2.方言。猶格外。
3.除此之外,另外。
1.一種水鳥。產(chǎn)于廣東﹑廣西及越南一帶。
1.兩頭蛇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二.兩頭蛇》。
1.在今浙江紹興種山,相傳為春秋時越王勾踐登臨之處。
2.在今廣東廣州越秀山,為漢時南越王趙佗所筑。
1.椰子的別名。
1.見"越王余算"。
1.亦作"越王余筭"。
2.一種珊瑚類生物,生南方海中。相傳是越王棄于海中的剩余計數(shù)籌碼變成的。
1.相稱;相符。
互相干犯各處其位,守其職,而不得相干也。現(xiàn)指關涉與你不相干。
1.唐時俗語。謂以事求人。
1.相互感應。
1.跟隨;緊隨。
1.舊指以相術供職或為業(yè)的人。
1.舊時對宰相的敬稱。
2.泛稱官吏。
3.舊時婦女對丈夫的敬稱。
4.舊時對讀書人的敬稱◇多指秀才。
5.舊時對男子的敬稱。 6.對學徒的戲稱。 7.舊時指京津等地戲院中飾小旦的男演員。 8.指男妓。參見"相公堂子"。
①稱丞相相公征關右,赫怒震天威。②尊稱男子他是江湖名士,稱他柳相公才是|相公哪里人氏|原來是一位讀書的相公。③舊時婦女稱丈夫相公,生辰綱幾時起程?
1.指宋末宰相賈似道所販的私鹽。
1.舊時男妓寓所的俗稱。
1.宋時為悼念寇準而命名的竹。
1.共同,一道。
1.相視;互看。
2.互相照顧;互相照應。
1.彼此相看,變了臉色。多形容驚慌﹑驚詫的情狀。
1.相違逆。
1.彼此關連;互相牽涉。
2.互相關心。
1.互相規(guī)勸;互相勸勉。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