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碼碯”。一種似玉而次于玉的寶石。
1.出自《拾遺記·高辛》碼碯,石類也,南方者為之勝。
2.出自《新唐書·西域傳下·拂菻》土多金、銀、夜光璧、明月珠、大貝、車渠、碼碯、木難、孔翠、虎魄。
3.出自《贈常州報恩長老》詩碧玉碗盛紅碼瑙,井花水養石菖蒲。
4.出自《七修類稿·奇謔三·異寶》嘗讀《春渚紀聞》:“有人蓄碼碯大硯,注水硯間,則水中有一小鯽游泳可愛,去水則無也。”
2.
表示數目的符號。如:暗碼;明碼;數碼;號碼;密碼;頁碼;價碼。
3.
表示數目的用具。如:砝碼;籌碼。
4.
擱置;冷落。
1.出自《兒女英雄傳》列公請聽,何小姐這段交代,照市井上外話說,這就叫把朋友碼在那兒了。
5.
方言。堆疊;壘起。
1.出自《暴風驟雨》劉德山是個能干的人,扶犁、點籽、夾障子、碼麥子,凡是莊稼地里事,都是利落手。
2.出自《王本巧》她跟前的兩股麻繩子上邊,碼好了十幾個土坯,她正仰著頭向遠處張望著。
6.
方言。按;依照。
1.出自《鐵旋風》他和民兵們碼著蹤跡,在深溝大壑里追出三十五里地,終于從一個蘆葦塘里揪出了那個手操一把板斧的逃犯。
7.
方言。取消。
1.出自《黃鶴樓》甲:你說把這點碼啦?乙:什么叫碼啦?原本就沒有“借東風”呀!
8.
見“碼頭”。船只停泊處。
1.出自《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卻說朱源舟至揚州,那接取大夫人的還未曾到,只得停泊碼頭等候。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連忙起來到外面一看,原來船已到了上海,泊了碼頭。
3.出自《大海浩歌》沒有碼頭,自己建;沒有菜地,自己開。
9.
見“碼頭”。指交通便利的商業城市。
1.出自昆曲《十五貫》你碼頭跑跑,我賭場混混,自家人,這一套江湖訣可用不著。
10.
見“碼頭”。舊時特指流氓活動、霸占的地盤。
1.出自《亂彈·水陸道場》三刀六洞,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所謂碼頭是打出來的。
2.出自《日出》你們要是橫不講理,這個碼頭不講理的祖宗在這兒呢!
11.
見“碼子”。計數的號碼。
1.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大凡到藥鋪里抓藥,藥鋪里總在藥方上蓋個戳子,打個碼子的。
2.出自《花城》既然要過秤,你就在這里看著,也記個碼子,免得弄錯。
12.
見“碼子”。代現金的籌碼。
1.出自《歧路燈》到完場時,都照碼子過現銀子。
13.
見“碼子”。砝碼。
1.出自《什么是儒家》天秤上的碼子老是向重的一頭移動著。
14.
見“碼子”。尺碼。
1.出自《韋護》是一雙肉紅色的長統絲襪。麗嘉很喜歡,只是碼子大了,她穿外國襪子總難得合腳。
15.
見“碼子”。解放前銀錢業中人稱能調度的現款。
16.
見“碼子”。方言。猶人兒。
1.出自《少奶奶的扇子》請問世界上哪種人現在的社會最看得重呢!道學先生,壽頭碼子,無非是最無趣最可厭的人罷了。
2.出自《張閏生夫婦》他真不愧是個跑過大碼頭的開通的碼子。
17.
量詞。相當于“回”、“種”。用來指一件事或一類事。
1.出自《李大貴觀禮》呵,那是兩碼事,你快做飯吧,別再啰嗦了。
2.出自《創業史》甚至于中共渭原縣委派到這里的建社工作組,對過新年這碼事也胡里胡涂。
18.
方言。量詞。相當于“堆”或“垛”。
1.出自《暴風驟雨》風助火勢,不大一會,一碼柴火全都燒光了。
19.
英語yard的譯名。英制長度單位,1碼等于3英尺,合0.9144米。
1.宋代親王女婿的別稱。
1.三國時陳思王曹植的邸第稱"西館"◇遂以為親王邸第的代稱。
2.宋代御書庫名。
1.夕陽。
1.春秋時楚國的兵車建制。
2.宋代廣南西路的簡稱。今廣西及廣東雷州半島﹑海南省等地。
1.向西歸還;歸向西方。
2.用作人死亡的婉詞。
1.西邊外城。
2.復姓『有西郭嵩。
1.泛指分封在西方的諸侯。
2.指西域。
3.指佛教發源地。
4.指西蜀。
5.指歐美國家。
1.古國名。周文王弟虢仲(一說虢叔)的封地﹐故城在今陜西省寶雞縣東。平王東遷﹐隨徙上陽(今河南省陜縣)﹐改稱南虢。公元前655年為晉所滅。
劇本。法國羅斯丹作于1897年。面貌丑陋而才華出眾的青年西哈諾愛著表妹羅克薩娜,表妹卻喜歡俊秀而毫無才華的克里斯蒂安。于是西哈諾站在陰影里代克里斯蒂安向陽臺上的羅克薩娜表白愛情◇兩個男子相繼死去,羅克薩娜明白真相后悲痛異常。
1.傳說中西方之神海。
2.指西方。對中原而言。
3.西方日落處。
4.郡名。西漢末于今青海附近置西海郡◇因以為青海的別名。
5.新疆博斯騰湖的別稱。 6.指西洋。
又稱前漢”。朝代名。見漢③”(537頁)。
1.西王母的別稱。
一名《西漢演義傳》。講史小說。明代甄偉作。八卷,一百零一則。始于秦昭王派皇孫異人伐趙,止于呂太后謀誅大臣,漢惠帝坐享太平。以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為核心。多取材于史書與前人同類小說。
1.見"西皞"。
1.亦作"西皓"。
2.古帝名﹐即少皞。亦指西方或西方之神。
1.秋季。西方曰顥天﹐秋位在西﹐故稱。
曲藝曲種。流行于北京、天津及華北、東北、西北、華東的部分地區。清中葉由河北的弦子書和木板大鼓結合、發展而成。曾名河間大鼓”。唱腔有頭板、二板、三板等。書目長中短篇均有。
1.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天咫》"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后以為吳剛的代稱。
1.隙縫和蛀蟲。比喻隱患。
1.亦作"?風"。
2.從孔縫中吹進的風。
1.孔隙﹔縫隙。
2.空子﹐尚未占用的地方。
1.亦作"?光"。
2.時光﹔歲月。
1.亦作"?憾"。
2.仇隙﹔仇恨。
1.由一個小孔而漸漸至于崩潰。
1.亦作"?荒"。
2.荒年歉歲。
1.亦作"?會"。
2.猶機會。
1.帶有縫隙的堆積物。
1.亦作"?間"。
2.空隙。引申指不完美處。
1.猶隙日。
1.亦作"雓駒"。
2.《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郄﹐忽然而已。"成玄英疏﹕"白駒﹐駿馬也﹐亦言日也。?﹐孔也……如馳駿駒之過孔?﹐歨忽而已﹐何曾足云也!"陸德明釋文﹕"郄﹐本亦作?。"后因以"隙駒"比喻易逝的光陰。
1.亦作"?開"。
2.謂彼此產生隔閡。
3.疏散開。
1.亦作"?空"。
2.小孔。喻一孔之見。
1.亦作"雓孔"。亦作"?孔"。
2.縫隙﹔空隙。
1.縫隙。喻狹窄的通路。
1.亦作"?末"。
2.《后漢書.王丹傳》﹕"交道之難﹐未易言也。世稱管鮑﹐次則王貢。張陳兇其終﹐蕭朱?其末﹐故知全之者鮮矣。"李賢注﹕"蕭育字次君﹐朱博字子元﹐二人為交﹐著聞當代﹐后有?不終﹐故時以交為難。"后因以"隙末"為交誼不終的典故。
1.亦作"?難"。
2.怨仇。
1.亦作"?棄羅"。
2.梵文khākkhara的音譯。意譯為錫杖。
1.亦作"?竅"。
2.孔穴。
1.亦作"?趨"。
2.比喻投機﹑鉆營。
1.空縫。
2.缺陷﹐不完備。
1.亦作"?日"。
2.過隙的陽光。喻易逝的時光。
3.空閑時日。
1.亦作"?駟"。
2.《禮記.三年問》﹕"則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若駟之過?。"鄭玄注﹕"駟之過?﹐喻疾也。"孔穎達疏﹕"駟謂駟馬﹐?謂空?。駟馬峻疾﹐空?狹小﹐以峻疾而過狹小﹐言急速之甚。"后因以"隙駟"比喻易逝的光陰。
1.亦作"?屋"。
2.壞漏的屋舍。
1.亦作"?巇"。
2.縫隙﹐孔洞。
①孔隙。引申為小過失或感情上的裂痕情生隙罅。②漏缺廣為搜輯以補前人隙罅。
1.亦作"?嫌"。
2.怨仇。
1.亦作"?穴"。
2.壁縫和洞穴。
3.比喻感情上的裂痕。
4.比喻隱患。
1.比喻執著地努力﹐最后達到目的。
1.縫隙中的落日馀光。
1.亦作"雓宇"。
2.猶隙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