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兒)表示數目的符號;代指一定的數目字。
2.
名詞
表示數目的用具;顯示重量的用具。
3.
量詞
量詞,用于一件事或一類事。
4.
動詞
〈方〉摞起,壘起。
5.
量詞
英美制長度單位,符號yd。1碼等于3英尺,合0.9144米。
1.
見“碼碯”。一種似玉而次于玉的寶石。
1.出自《拾遺記·高辛》碼碯,石類也,南方者為之勝。
2.出自《新唐書·西域傳下·拂菻》土多金、銀、夜光璧、明月珠、大貝、車渠、碼碯、木難、孔翠、虎魄。
3.出自《贈常州報恩長老》詩碧玉碗盛紅碼瑙,井花水養石菖蒲。
4.出自《七修類稿·奇謔三·異寶》嘗讀《春渚紀聞》:“有人蓄碼碯大硯,注水硯間,則水中有一小鯽游泳可愛,去水則無也。”
2.
表示數目的符號。如:暗碼;明碼;數碼;號碼;密碼;頁碼;價碼。
3.
表示數目的用具。如:砝碼;籌碼。
4.
擱置;冷落。
1.出自《兒女英雄傳》列公請聽,何小姐這段交代,照市井上外話說,這就叫把朋友碼在那兒了。
5.
方言。堆疊;壘起。
1.出自《暴風驟雨》劉德山是個能干的人,扶犁、點籽、夾障子、碼麥子,凡是莊稼地里事,都是利落手。
2.出自《王本巧》她跟前的兩股麻繩子上邊,碼好了十幾個土坯,她正仰著頭向遠處張望著。
6.
方言。按;依照。
1.出自《鐵旋風》他和民兵們碼著蹤跡,在深溝大壑里追出三十五里地,終于從一個蘆葦塘里揪出了那個手操一把板斧的逃犯。
7.
方言。取消。
1.出自《黃鶴樓》甲:你說把這點碼啦?乙:什么叫碼啦?原本就沒有“借東風”呀!
8.
見“碼子”。方言。猶人兒。
1.出自《少奶奶的扇子》請問世界上哪種人現在的社會最看得重呢!道學先生,壽頭碼子,無非是最無趣最可厭的人罷了。
2.出自《張閏生夫婦》他真不愧是個跑過大碼頭的開通的碼子。
9.
量詞。相當于“回”、“種”。用來指一件事或一類事。
1.出自《李大貴觀禮》呵,那是兩碼事,你快做飯吧,別再啰嗦了。
2.出自《創業史》甚至于中共渭原縣委派到這里的建社工作組,對過新年這碼事也胡里胡涂。
10.
方言。量詞。相當于“堆”或“垛”。
1.出自《暴風驟雨》風助火勢,不大一會,一碼柴火全都燒光了。
11.
見“碼頭”。船只停泊處。
1.出自《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卻說朱源舟至揚州,那接取大夫人的還未曾到,只得停泊碼頭等候。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連忙起來到外面一看,原來船已到了上海,泊了碼頭。
3.出自《大海浩歌》沒有碼頭,自己建;沒有菜地,自己開。
12.
見“碼頭”。指交通便利的商業城市。
1.出自昆曲《十五貫》你碼頭跑跑,我賭場混混,自家人,這一套江湖訣可用不著。
13.
見“碼頭”。舊時特指流氓活動、霸占的地盤。
1.出自《亂彈·水陸道場》三刀六洞,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所謂碼頭是打出來的。
2.出自《日出》你們要是橫不講理,這個碼頭不講理的祖宗在這兒呢!
14.
英語yard的譯名。英制長度單位,1碼等于3英尺,合0.9144米。
1.喻纏綿于男女歡愛。
1."尤云殢雨"之省。
1.猶言最甚。
2.謂治績特異。
1.遨游;游樂。由,通"游"。
1.謂從白道運行。
1.謂安于本分。
1.古代一種祈求避禍的祭祀儀式。在常規儀式以外,為某一具體起因而使用。
1.《孟子.離婁下》"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趙岐注"不盡知,則不能要言之。"后因以"由博返約"指學成廣博之后,更撮其精要,復而歸于簡約。
1.亦作"由不的"。
2.不能依從。
3.不禁;不由自主地。
1.見"由不得"。
1.猶自從。
1.賦稅定額的憑證。
1.許由和老聃的并稱。
1.任憑。
1.《宋史.許及之傳》"侂胄生日……及之后至,閹人掩關拒之,及之俯僂以入。為尚書,二年不遷,見侂胄流涕,序其知遇之意及衰遲之狀,不覺屈膝。侂胄惻然憐之曰'尚書才望,簡在上心,行且進拜矣。'居亡何,同知樞密院事。當時有'由竇尚書,屈膝執政'之語,傳以為笑。"后因以"由竇尚書"譏卑躬屈膝而至榮顯者。竇,墻腳狗洞。由竇,從小門或邊門入內。
1.謂用房中的音樂娛樂。《詩.王風.君子陽陽》"君子陽陽,左執簧,右招我由房,其樂只且。"毛傳"由,用也。國君有房中之樂。"鄭玄箋"由,從也。君子祿仕在樂官,左手持笙,右手招我,欲使我從之于房中,俱在樂官也。"一說,猶由敖。馬瑞辰通釋"由﹑游,古同聲通用。由敖,猶游遨也。由房與由敖亦當同義,皆謂相招為游戲耳……房與放,古音亦相近,由房當讀為游放。"
1.《詩.小雅》逸篇名。《詩.小雅.由庚序》"《由庚》,萬物得由其道也。"后因以"由庚"為順德應時之典實。
1.尚然,還是。
1.出嫁。
1.從小路走。《禮記.曲禮上》"送喪不由徑。"鄭玄注"徑……邪路也。"《論語.雍也》"有淡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于偃之室也。"后以喻行為不正或不由正道。
1.發端;起始。昿,曙光初現。
1.自始以來;歷來。
2.來由;原因。
1.遵循禮教。
1.起始和歷程。
2.仕宦之經歷。
1.用以誘捕其他野鹿的鹿。
1.喻事物受壓抑后復興的萌芽。
1.樹木枯槁或被砍伐后重發的枝條。
1.安寧。
1.孔子弟子子路與冉有的并稱。由,子路;求,冉有。
1.來由。
2.來源和意向。
1.油然;自然而然。
2.原委;來由。
1.任憑自己。
1.謂效法圣賢。
1.起因;起始。
1.據以防守者。
1.申田,古代掌管農事的官吏。
1.登記賦稅數額的票券。
1.借口;口實。
2.因由。
1.原委。
1.遵循禮儀。
1.猶洽商。
1.游戲。由,通"游"。
1.見"由閑"。
1.任憑心意。
1.謂依其道而行。由,通"迪"。
1.任性;任憑心意。
1.來歷;來由。
1.由旬。
1.[梵yojana]古印度計程單位。一由旬的長度,我國古有八十里﹑六十里﹑四十里等諸說。見《翻譯名義集·數量》。
1.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