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綠”的新字形。
2.
青黃色。
1.出自《詩·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里。
2.出自《文心雕龍·隱秀》朱綠染繒,深而繁鮮。
3.出自《菩薩蠻》詞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曲。
4.出自《溫州的蹤跡》我第二次到仙巖的時候,我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
3.
變為綠色;使變綠。
1.出自《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回風動地起,秋草萋已綠。
2.出自《泊船瓜洲》詩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3.出自《一剪梅·舟過吳江》詞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4.出自《桃花扇·會獄》末后東風,才綠到幽院。
4.
烏黑發亮的顏色。一般用于形容鬢發。
1.出自《戲題樞言草閣三十二韻》年顏各少壯,發綠齒尚齊。
2.出自《生查子》詞君貌不長紅,我鬢無重綠。
3.出自《青溪口號》牛背渡溪人,須眉綠如畫。
5.
指綠色的東西。
1.出自《對雪》詩瓢棄尊無綠,爐存火似紅。
2.出自《晚春》詩誰收春色將歸去,慢綠妖紅半不存。
3.出自《看花回·茶詞》詞怎歸得,鬢將老,付與杯中綠。
4.出自《題汪君試硯齋圖》詩蕉葉滿窗苔滿逕,倚楹研綠寫《黃庭》。
6.
化學元素氯的舊譯。
1.出自《集外集·說鈤》昨年古籬夫人化分其綠,令成銀綠二,計其量,然后算得鈤之分劑為二百二十五。
1.謂生母。
1.真正的才能。
1.善心﹐慈悲之心。
1.亦作"真娘"。
2.唐時吳妓。
1.亦作"真娘墓"。
2.在今江蘇蘇州市虎丘西。
1.謂以道義相結合的朋友。
1.純真的品質。
2.謂道地的物品。
1.確實可靠的證據。
2.謂某種事物實在而可以把握。
1.純真樸實。
1.謂修成真仙之期。
1.人體的元氣﹐生命活動的原動力。由先天之氣和后天之氣結合而成。道教謂為"性命雙修"所得之氣。
2.指剛正之氣。
3.特指帝王的氣象。
1.天地之精氣。
1.知己﹐意志相合者。
2.謂妙趣﹐真意。
1.戰場上使用的武器彈藥。多比喻實戰。
確切,切實這出戲對人物內心表現得十分真切。
1.傳說漢東方朔于真陵山得麋欽棗所作的酒。
1.本心;真實的感情。
2.實在的情況。
1.真摯的感情﹐實在的感受。
1.真實的情意。
1.真趣。
1.真正的意趣﹑旨趣。
1.亦作"真筌"。
2.猶真諦。
1.見"真詮"。
1.真誠忠厚。
1.真實確切。
1.真的。
2.猶自然。
道家稱修真得道”或成仙”的人。唐代以后,少數道家人士有被帝王贈號為真人的,如唐玄宗封莊子為南華真人、文子為通玄真人等。歷代均有。
1.謂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現于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臉或暴露身分。
1.謂在真誠可靠或知情的人面前不必說謊話。
1.真實的容貌。亦指畫像﹑塑像。
1.佛教語。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譯。謂永恒存在的實體﹑實性﹐亦即宇宙萬有的本體。與實相﹑法界等同義。
1.真正的儒者。猶大儒。
1.猶言本色。
1.戒律精嚴的和尚。
1.風景特別優美的山水。
1.盡善﹐完美。
1.謂真實美好。
1.確能賞識。也指真能賞識的人。
2.會心的欣賞。
3.指值得欣賞的景物。
1.佛教語。佛教認為為度脫眾生而化現的世間色身。佛﹑菩薩﹑羅漢等。
1.上帝﹐天帝。太平天國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稱上帝為真神。
1.猶言確知﹐真正明悉。
1.謂仙音。
1.天然美景;勝境。
1.指神仙。
1.太平天國后期﹐臣下稱洪秀全為真圣主。
1.猶言真知灼見。
1.跟客觀事實相符合;不假。
2.真心實意。
3.確切清楚。
1.佛教語。圓成實性三義之一﹐亦稱真如。
2.指反映事物真實情況的程度。特指文學藝術作品通過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所達到的正確程度。
1.實授食邑。
1.有操守﹑才能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