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線。
2.
副詞
一條一條,詳詳細細。
3.
量詞
量詞。用于細絲狀的東西。
1.
線。
1.出自《孟子·滕文公上》麻縷絲絮輕重同,則賈相若。
2.出自《后漢書·王符傳》或斷截眾縷,繞帶手腕。
3.出自《金樓子·立言下》先針而后縷,可以成帷蓋;先縷而后針,不可以成衣服。
4.出自《天仙子》詞三月柳枝柔似縷,落絮倦,飛還戀樹。
5.出自《淞濱瑣話·倪幼蓉》袖出紅綠縷各一,符三道,囑女於其人來時,系於其發(fā)。
2.
泛指細而長的東西,線狀物。
1.出自《三國志·魏志·文帝紀》喪亂以來,漢氏諸陵無不發(fā)掘,至乃燒取玉匣金縷,骸骨并盡。
2.出自《漁家傲》詞贈我柳枝情幾許,春滿縷,為君將入江南去。
3.出自《鷓鴣天·送梁汾南還時方為題小影》詞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
4.出自《〈吶喊〉自序》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著已逝的寂寞的時光。
3.
帛。
1.出自《管子·侈靡》朝縷綿,明輕財而重名。
4.
詳細;詳盡。
1.出自《文選·枚乘〈七發(fā)〉》雖有心略辭給,固未能縷形其所由然也。
2.出自《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若於小小宜適,私行不足,皆宜闊略,不足縷責。
3.出自《聞見后錄》誣脅臣鄰,何足縷道。
4.出自《墳·摩羅詩力說》惟文章亦然,雖縷判條分,理密不如學術,而人生誠理,直籠其辭句中,使聞其聲者,靈府朗然,與人生即會。
5.
疏通,分流。
1.出自《宋史·河渠志三》然東西未有堤岸,若漲水稍大,必披灘漫出,則平流在北京、恩州界,為害愈甚。乞塞梁村口,縷張包口,開青豐口以東雞爪河,分殺水勢。
6.
切成細絲;抽成細絲。
1.出自《鶴林玉露·補遺》一日,令其作包子,〔妾〕辭以不能。詰之曰:“既是包子廚中人,何為不能作包子?”對曰:“妾乃包子廚中縷蔥絲者也。”
2.出自《生死場》金枝的心總是悸動著,時間像蜘蛛縷著絲線那樣綿長;心境壞到極點。
7.
一種刺繡方法。
1.出自《論衡·程材》刺繡之師,能縫帷裳;納縷之工,不能織錦。
2.出自《晉書·四夷傳·大秦》能刺金縷繡及織錦縷罽。
3.出自《于飛樂令》詞蜀紅衫,雙繡蝶,裙縷鶼鶼。
8.
連續(xù)不斷。
1.出自《有酒》詩濟涓涓而縷貫,將奈何兮萬里之渾黃。
2.出自《奉旨迎母就養(yǎng)謝遣官郊勞疏》母氏幸存,亦逼桑榆之景,每欲就帝都而侍養(yǎng),庶幾竊天祿以延齡,抱此縷情;憚于??瀆。
9.
量詞。多用于細而長的事物。
1.出自《長安遇馮著》詩久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
2.出自《山田久欲拆》詩霍霍反照中,散絲魚幾縷。
3.出自《清江引·即景》曲垂楊柳絲千萬縷,惹得閑情緒。
4.出自《紅樓夢》〔寶玉〕走至窗前,覺得一縷幽香,從碧紗窗中暗暗透出。
10.
通“褸”。衣破。
1.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2.出自《沈元誠墓志銘》夫士,毀檐隈巷,敗衣縷褐耳。
3.出自《梁制觀世音像歌》年深色黯質(zhì)未改,但是斑駁非縷襤。
1.刀名。語本《莊子.養(yǎng)生主》"﹝庖丁﹞所解數(shù)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后因以"千牛刀"稱鋒利的刀,亦代稱御刀。
1.由千牛備身等武裝護衛(wèi)人員組成的帝王儀仗。
1.見"千頭木奴"。
1.謂烏合之眾膽量不大。
1.謂多愁。顰,皺眉。
1.猶言百官。
2.謂多種品物。
1.形容十分希奇古怪,亦指各種各樣奇怪的事物。
1.形容人馬很多。一人一馬稱為一騎。
2.唐武官名。
1.猶千切。
1.形容數(shù)量多。
2.青色貌。
3.宋代兒童玩具名。
1.方言。舊時陜北窮苦農(nóng)家吃的一種稀飯。
1.形容數(shù)量極多。
2.猶千萬,務必。表示懇切丁寧。
1.務必。
1.百畝為頃。千頃,極言其廣闊。
1.封建時代為獎勵巨富,地過千頃者,官府賜牌,以示褒榮。
①千年時間。形容時間很長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千秋萬古無消息。②對別人生日的敬詞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③對人死的委婉說法太后千秋之后,王棄國家,而太子即位,公子賤于布衣。
1.舊時用以遮蓋尸體的布幡。
1.猶千秋鏡。
1.歷史的鏡子。謂世世代代可供借鑒的事物。
1.皇后﹑太子誕辰的敬辭。
1.詞牌名。雙調(diào)八十二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后段八句五仄韻。宋王安石有《千秋歲引》詞。亦稱"千秋萬歲"。宋李冠有《千秋萬歲》詞,較"千秋歲引"多二襯字。參閱《詞譜》。
1.猶言千秋萬代,形容歲月長久。
1.千年萬年,形容歲月長久。
2.祝長壽之辭。
3.婉言帝王之死。
4.指千歲鳥﹑萬歲禽,傳說中的長壽神鳥。
5.見"千秋歲引"。
1.即千叟宴。
1.謂眾人眼下。
1.陵園名。
1.指舊時堆積大量人尸的土坑。
1.一種似蟹﹑殼甚堅的甲殼動物。
1.謂眾多唯唯諾諾之人,不如一名諍諫之士可貴。
1.石名。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山劍池旁。相傳南朝梁高僧生公說法于此。
1.被眾人指責。
1.指被行路人踏死的蚯蚓。
1.眾多人一個臉譜。多用以譏諷文藝創(chuàng)作上的雷同。
1.日本人的一種迷信品,在一塊布上由一千個女人每人各縫一針,贈給出征的人,以保平安。
1.指千人石。
1.形容極高或極深。古以八尺為仞。
1.千日酒之省稱。
1.見"千日斫柴一日燒"。
1.一年生草本植物,夏秋開球狀花,苞片常呈紫紅色,經(jīng)久不變,故名。
1.酒名。古代傳說中山人狄希能造千日酒,飲后醉千日。
1.指美酒。
1.劉玄石好飲酒,求飲"千日酒"一杯,醉眠千日◇用以為暢飲之典。
1.亦作"千日打柴一日燒"。
2.比喻持久奮斗而一旦成功。
3.比喻平時積攢,一朝花費。
1.同"千巖萬壑"。
1.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艱險﹑遙遠。
1.謂二萬五千家。
1.猶言生生世世。
1.世世代代,永久。
1.謂歷盡艱險。
1.石,容量單位。秦漢官品的高低,常以俸祿的多少計算,從二千石遞減至百石止。古代年俸一千石以上的官員品級較高,因以"千石"指高官。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