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木名。即欒華。參見“欒華”。
1.出自《山海經·大荒南經》大荒之中……有木名曰欒。禹攻云雨,有赤石焉,生欒,黃本赤枝青葉,群帝焉取藥。
2.出自《白虎通·崩薨》天子墳高三仞,樹以松……大夫八尺,樹以欒。
2.
古代樂器鐘口的兩角。
1.出自《周禮·考工記·鳧氏》鳧氏為鐘,兩欒謂之銑。
2.出自《新唐書·楊收傳》涔陽耕得古鐘,高尺余,收扣之,曰:“此姑洗角也。”既劀拭,有刻在兩欒,果然。
3.
建筑物立柱和橫梁間成弓形的承重結構。
1.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跱游極於浮柱,結重欒以相承。
2.出自《明堂賦》云楣立岌以橫綺,彩桷攢欒而仰天。
3.出自《次韻和王平甫見寄》幸時構明堂,愿為櫨與欒。
4.
瘦削。參見“欒欒”。
1.出自《宋孝武宣貴妃誄》純孝擗其俱毀,共氣摧其同欒。
2.出自《望江南·詠鼓》詞江南鼓,梭肚兩頭欒。
5.
猶圓。方圓之圓。
1.出自《登永嘉綠嶂山》詩澹瀲結寒姿,團欒潤霜質。
2.出自《履園譚詩》故知瓊花吐艷,惟爛漫於芳春;璧月含暉,只團欒於三五。其義一也。
6.
古邑名。春秋屬晉,故址在今河北省趙縣西北。
1.出自《左傳·哀公四年》國夏伐晉,取邢、任、欒。
7.
通“孿”。雙生子。
1.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上》薛公知之,故與二欒博。
8.
通“鑾”。指古代帝王車駕所用之鈴。詳“欒車”。
1.出自《史記·封禪書》唯雍四畤上帝為尊……畤駒四匹,木禺龍欒車一駟,木禺車馬一駟,各如其帝色。
9.
姓。漢有欒布。
1.出自《通志?氏族略三》欒氏,姬姓。晉靖侯孫欒賓食邑,趙州平棘西北十六里古欒城是其地。以邑為氏。欒氏,世為晉卿。又齊有欒氏,姜姓,齊惠公之后,惠公子堅字子欒,是以字為氏者。漢有欒布,又有尚書欒巴,望出西河魏郡。
1.欺誑。
1.徒學。謾﹐通"漫"。
1.說假話。
2.謊話﹔假話。
1.隨意思憶。謾﹐通"漫"。
1.隨便地應答。謾﹐通"漫"。
1.欺謾諂諛。
1.隨便對付。謾﹐通"漫"。
1.說謊話。
2.謊話。
1.謂舒緩而悠長。謾﹐通"漫"。
1.謂隨意邀約。謾﹐通"漫"。
1.欺騙﹔欺詐。
1.欺騙正人。
1.見"嫚辭"。
1.亦作"嫚詞"。
2.輕侮的言辭。
1.輕慢,懶散。
1.法紀松弛。
1.傲慢乖戾。
1.法令松弛。
1.辱罵;亂罵。
1.亦作"嫚侮"。
2.輕蔑侮辱。
1.輕侮悖逆。
1.橫暴的秦朝。
1.輕慢侮辱。
1.輕侮的書信。
1.見"嫚娒"。
1.褻狎戲謔。
1.輕侮的言辭。
1.輕侮,欺侮。
2.和緩。
1.見"嫚游"。
1.輕侮的言辭。
1.語本《易.系辭上》"慢藏誨盜。"謂因保管不慎,招致盜竊◇用以指憧[妥善保管的財物。
1.張帷幔圍繞如城,故稱"幔城"。
1.亦作"幔幙"。
2.帷幕。
1.見"幔幕"。
1.用帳幔張蓋的臨時官署。
1.用帷幕圍成的房間。
1.用帳幕圍成的亭子。
2.指福建武夷山。因山上有幔亭峰勝境,故稱。
1.帷幕。
1.帳篷。
1.帷幕。
1.簾子。
1.亦作"慢憆"。
2.輕慢驕傲。
1.戲曲中節拍緩慢的曲調,與"快板"相對。適宜于表現比較復雜的內心感情。
1.輕慢背叛。
1.傲慢不遜。
1.腳步緩慢;緩慢的腳步。
1.輕慢殘害。
1.疏于治理或保管。
1.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盜竊。
1.臨朝不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