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聽覺失靈或閉塞。
1.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耳不聽五聲之和為聾,目不別五色之章為昧。
2.出自《韓非子·解老》耳不能別清濁之聲則謂之聾。
3.出自《文心雕龍·夸飾》信可發蘊而飛滯,披瞽而駭聾矣。
4.出自《雙鳥》詩有耳聒皆聾,有口反自羞。
5.出自《兒女英雄傳》原來他只得母女二人,他那母親又是個既聾且病的。
2.
愚昧;不明事理。
1.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即聾、從昧、與頑、用囂,奸之大者也。
2.出自《左傳·宣公十四年》鄭昭、宋聾、晉使不害。
1.指按親屬關系而從其喪服。
1.適逢﹑正當。
1.親屬。
1.至地,接觸地面。
1.寄托的情調。
1.連讀。
1.謂詩文對仗。
1.以耳觸物。常謂竊聽。
2.注意傾聽。
1.猶注意。
1.囑咐。叮囑;吩咐。
1.妾,指舊時的偏房。
1.歸屬。
亦稱上位概念”。與種概念(下位概念)相對。具有從屬關系的兩個概念中外延較大的概念。如工具書”和詞典”這兩個概念中,工具書”的外延較大,是屬概念。
1.亦作"屬穢"。亦作"屬藳"。
2.起草文稿。
1.見"屬稿"。
1.注目。
1.屬下的官吏。
1.指在杝棺之外,大棺之內的棺。用梓木制作。
1.委托國事。
2.委棄國家。
1.結好。
1.跟著別人唱。
2.指和別人的詩。
跟著別人唱◇指和別人寫的詩群臣屬和。
1.猶緬懷。
1.見"屬稿"。
1.托病。
2.生病。
1.交付圖籍。
1.指毗連地帶。
1.謂撰寫文章。
1.聚集。
1.所屬的郡縣。
1.為客斟酒,勸客(進酒)。
1.謂用新綿置于臨死者鼻前,察其是否斷氣。
2.指臨終。
1.猶依托,依靠。
1.托付。
1.謂交給執法官吏處理。
1.相連綴。
1.相連。
1.亦作"屬寮"。
2.下屬的官吏。
1.見"屬僚"。
1.猶告戒。
1.見"屬鏤"。
1.亦稱"屬盧"。亦稱"屬婁"。
2.劍名。
1.見"屬鏤"。
1.沿途;相續于路。
1.不斷思慮。
1.聚集民眾。
1.謂南北朝時各地民眾為避免重役而投靠士族作附隸。
1.猶言委身托命。
1.注目,注視。
注目萬眾屬目|天下屬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