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屋檐水。
1.出自《悼亡》詩春風緣隙來,晨霤依檐滴。
2.出自《韋侍講盛山十二詩序》夫儒者之於患難,茍非其自取之,其拒而不受於懷也,若筑河堤以障屋霤。
3.出自《山洪》朦朧里聽見那檐霤又在滴嗒的響著了。
2.
向下流的水。
1.出自《周禮·考工記·輪人》上尊而宇卑,則吐水疾而霤遠。
2.出自《漢書·枚乘傳》泰山之霤穿石,單極之綆斷干。
3.出自《文選·束晰〈補亡詩·華黍〉》弈弈玄霄,蒙蒙甘霤。
4.出自《普法戰(zhàn)紀后序》承霤之綆,終潰於懸湍。
3.
屋檐。
1.出自《禮記·玉藻》凡侍於君,紳垂,足如履齊,頤霤,垂拱,視下而聽上。
2.出自《左傳·定公九年》先登,求自門出,死於霤下。
4.
指屋檐下接水的長槽。
1.出自《禮記·檀弓上》池視重霤。
2.出自《贈尚書郎顧彥先》詩豐注謚修霤,黃潦浸階除。
5.
檐下滴水處。
1.出自《儀禮·燕禮》設洗篚于阼階東南,當東霤。
2.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上》群臣大夫諸公子入朝,馬蹄踐霤者,廷理斬其辀,戮其御。
3.出自《唐故虢州刺史贈禮部尚書崔公墓志銘序》公獨進及霤,危言觸鱗。
6.
借指屋宇,房屋。
1.出自《楚辭·大招》夏屋廣大,沙堂秀只。南房小壇,觀絕霤只。
2.出自《酬陸長史硾》詩交峰隱玉霤,對澗距金楹。
7.
指堂、室。
1.出自《喜陳碩士至舍》詩季冬霜雪霽,薄暮客造霤。
1.腿脡。
1.大腿。
1.古代的一種杖刑。施于腿部﹐肉綻血流如花﹐故稱。
1.指走動的能力。
1.猶腿脡。
1.一種掛在腰帶上的褡褳﹐裝錢物用。因其下垂至腿彎處﹐故稱。
1.猶鳥事。詈詞。多見于戲劇小說。
1.套在褲外使小腿保暖的用品。
1.腿。脡﹐言其直而修長。
1.猶腿襠。
1.見"腿灣"。
1.亦作"腿彎"。
2.股脛間彎曲處。
1.腳與小腿之間的部分。
1.給有勢力的壞人奔走的人﹐走狗。
1.退居安守。
1.退兵罷戰(zhàn)。
2.退職,免職。
1.猶敗退。
2.退縮;退悔。
1.猶退朝。
2.下課。
3.退出戲班。
4.方言。差;次。
1.方言。推板,差。
1.猶退守。
2.退出擔保,不再作保。
3.被保險人中止與保險人的保險協(xié)議。
1.猶敗北。
1.用舊的筆;禿筆。
1.見"退筆冢"。
1.猶退守。壁,營壘;引申為駐扎,防守。
1.退出,離開。
2.后退躲避。
3.猶退讓。謂不與人爭。
4.猶回避。
1.猶落膘。
1.指表示退兵的旌旗。
1.撤退軍隊。
2.指迫使敵軍撤退。
3.指敗退的軍隊。
4.指退伍的士兵。
1.向后走;后退。
2.抽身引退。
3.退讓。
4.倒退落后;比原來差。
5.退路;后步。 6.指供休息的附屬房屋。
1.陳舊廢棄的木材。
1.損財;破財。
1.退歸躲藏;隱匿。
2.謂辭官引退,藏身不用。
1.后退隱藏于秘密之處,不露行跡。謂哲理精微深邃,包容萬物。
1.方言。謂家畜進食減少。
1.離開演出﹑比賽等場所。
1.古代君臣朝見,禮畢而退。
1.謂潮水退落。
2.比喻事物的衰落。
1.猶斥退。
1.離開某種場合;脫離組織或活動。
2.把已經取得的東西交出來。
1.退居;引退閑居。
1.見"退黜"。
1.亦作"退絀"。
2.廢免;罷退。
3.退落;下降。
1.除去;辭去。
1.謙退淡泊。
1.迫使敵軍后退。
1.舊時地主不讓農民繼續(xù)租種土地。
2.指妓女脫籍。
1.舊指君王視朝完畢而退出殿堂。
1.指注銷戶口的壯丁。
1.猶退避。
1.亦作"退遁"。
2.敗退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