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相等;等同。
2.
名詞
指矮墻、田埂、堤防等。
1.
亦作“埓”。
2.
矮墻。
1.出自《急就篇》頃町界畝畦埒封。
2.出自《中華古今注·封壃》畫界者封土為臺,以表識疆境也。畫界者于二封之間又為??埒,以畫界分域也。
3.
指田間的土埂。參見“壝”。
1.出自《山居賦》阡陌縱橫,塍埒交經。
4.
界限;邊際。
1.出自《淮南子·精神訓》休息于無委曲之隅,而游敖于無形埒之野。
5.
馬射場。因周匝有矮墻,故名。
1.出自《〈典論〉自序》余曰埒有常徑,的有常所;雖每發輒中,非至妙也。
2.出自《世說新語·汰侈》濟好馬射,買地作埒,編錢匝地竟埒,時人號曰金溝。
3.出自《寄馬御史》詩卻顧舊埒老病馬,塵沙歷盡空龍鐘。
4.出自《上清帝第二書》夫治天下者勢也,可靜而不可動,如箭之在栝,如馬之在埒。
6.
形跡;征兆。
1.出自《淮南子·要略》解墮結細,說捍搏囷,而以明事埒事者也。
7.
山上的水流。
1.出自《列子·湯問》一源分為四埒,注于山下。
8.
等同,比并。
1.出自《史記·平準書》故吳諸侯也,以即山鑄錢,富埒天子。
2.出自《南史·何遜傳》時有會稽虞騫工為五言,名與遜埒。
3.出自《農書》且比之桑蠶,無采養之勞,有必收之效;埒之枲苧,免續緝之工,得御寒之益。
4.出自《與田叔子論古文書》仆之文尚不敢埒於今,何能蘄至於古?
1.能號令一方的人。
1.指晉﹑南北朝和五代時勢力強大﹐終成王業的藩王或藩臣的府署。
2.借指藩王或藩臣。
3.指日本明治維新前實際掌握政權的藩臣。
1.稱霸的業績。
2.霸道。與"王道"相對而言。
1.強橫有勢力的官吏。
1.霸道。
1.在諸侯國中處于盟主地位的國家。
2.使國家強盛。
1.亦作"霸跡"。
2.猶霸業﹐王業。
3.特指建立了赫赫王業的漢朝。
1.指地方上有權勢的士紳。
1.稱霸割據。
2.霸占﹐占據。
1.猶霸占。
1.指賢能有才德的僚佐。
1.即灞陵『文帝陵名。
1.指漢文帝葬處霸陵所在的高地。
1.即霸橋。因灞水西高原上有漢文帝霸陵﹐故稱。
1.《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間飲。還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尉曰﹔'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廣宿亭下。居無何﹐匈奴入殺遼西太守……于是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廣即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后遂以"霸陵醉尉"事為失官以后受人侵辱之典。
1.強行挽留。
1.稱雄圖霸的謀略。語出《史記.孟嘗君列傳》﹕"折秦之謀﹐而絶其霸強之略。"
1.稱霸的學說。
1.方言。勉強。
2.方言。堅決﹔執拗。
1.見"霸城門"。
1.霸王氣象。指王氣﹐國運。
2.勇武雄偉之氣。
3.強悍的氣勢﹐剛毅之氣。
4.強橫霸道的氣焰。
1.稱霸逞強。
1.橋名。即灞橋。在今陜西省西安市城區東十公里灞水上。始建于漢『唐時送客多到此橋作別。故橋在今橋西北十馀里處﹐后因"灞水"東徙﹐橋移今址。
1.指在諸侯中的領袖地位。
2.指在國際關系上以實力為基礎的控制權或操縱權。
3.指表現在其他領域的控制權﹑操縱權。
指某些大國、強國奉行的欺壓、侵略弱小國家,在世界上稱王稱霸的政策。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強國,為爭霸世界,挑起了兩次世界大戰。20世紀50年代以后,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為爭霸世界,引起了世界的激烈動蕩。某些受超級大國指使的國家,在地區推行霸權主義,是造成世界不安定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1.強橫有勢的儒者。
1.依仗暴力權術建立的非正統王朝。
1.灞水所經之山。即古芷陽地﹐在今陜西省西安市之東。
1.古地名。因地處灞水西高原上得名﹐在今陜西省西安市東。為古代咸陽長安(今西安市)附近軍事要地。
1.事本《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漢文帝慰勞防備匈奴的駐軍﹐在霸上﹑棘門都出入無阻﹐到細柳﹐戒備森嚴﹐不得入。文帝感嘆說﹕"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后用指辦事輕率馬虎。
1.指稱霸一方的國家的歷史﹔僭偽之國的歷史。
1.稱霸于世。
1.帝業﹐王業。
1.稱霸的主張。
1.指割據一方而力量足以號令天下的政權。
1.稱霸的雄圖。
2.猶霸業﹐王業。謂建立國家。
3.猶霸國。
1.霸與王。古稱有天下者為王﹐諸侯之長為霸。
2.霸主﹐諸侯之長。
3.成就霸業或王業。
4.指成就霸業或王業之道。
5.指項羽。據《史記.項羽本紀》﹐項羽曾自立為西楚霸王﹐故有此專稱。 6.指橫行霸道蠻不講理者。
1.爆竹的一種﹐燃之聲連串不絕者。
2.表演民間舞蹈用的彩色短棍﹐兩端安有銅片。俗稱連廂。
3.民間舞蹈。也叫花棍舞﹑打連廂。表演時一面舞動霸王鞭﹐敲擊四肢﹑肩﹑背等﹐一面歌唱。
4.灌木狀常綠植物。莖有五個棱﹐有成行的乳頭狀硬刺﹐開綠色小花。原產南洋群島﹐在熱帶常栽培做綠籬。
中國故事片。湯臣影業公司、北京電影制片廠1992年聯合攝制。李碧華、蘆葦編劇,陳凱歌導演,張國榮、鞏俐、張豐毅主演。武生段小樓和青衣程蝶衣從小在戲班長大。蝶衣對小樓戀之甚深◇小樓娶妓女菊仙為妻,蝶衣仍未忘情。半個多世紀的社會變革,兩人歷盡坎坷。最后在一場重溫《霸王別姬》時,蝶衣以劍刎頸相殉。
1.傳說項羽建都彭城(今徐州)時的遺跡。
簡稱卸甲”。琵琶曲。題材與《十面埋伏》相同,寫楚項羽與漢劉邦的垓下之戰。著重表現項羽兵敗、灑淚別姬、自刎烏江等情景。見于曲集《琵琶譜》者分十段;見于《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者分十五段,并更名《郁輪袍》。
1.稱王稱霸的風氣習尚。
1.石碑下龜趺。傳說為龍九子之一﹐螭頭龜足﹐好負重。
1.指能助君主稱霸的相臣。
1.稱霸的心意﹐成就王業之心。
1.猶霸業﹐霸統。
稱霸為王的業績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1.亦作"霸占"。
2.憑借權勢強行占有。
1.指以武力﹑刑罰﹑權勢等進行統治的政治。
1.指南朝陳的開國君主陳霸先。陳霸先廟號高祖﹐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