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文〉瘦弱。
2.
形容詞
〈書〉疲勞。
3.
名詞
(Léi)姓。
1.
衰病;瘦弱;困憊。參見“羸北”。
1.出自《國語·魯語上》饑饉薦降,民羸幾卒。
2.出自《漢書·鄒陽傳》今夫天下布衣窮居之士,身在貧羸。
3.出自《戒庵老人漫筆·陶仲文傳》上體素羸,步履少艱,一日問仲文:“卿何術祈禱取驗?”
2.
指瘦弱困憊的人。
1.出自《淮南子·詮言訓》兩人相斗,一羸在側,助一人則勝,救一人則免。
2.出自《軍制論》汰其羸,登其銳。
3.
粗惡;破舊。參見“羸服”“羸弊”。亦謂低下。參見“羸劣”“羸鈍”。
1.出自《后漢書·朱俊傳》俊乃羸服閑行,輕赍數百金到京師。
2.出自《新唐書·張濬傳》不得志,乃羸服屏居金鳳山。
3.出自《唐才子傳·杜甫》肅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
4.出自《新書·屬遠》行中道而衣,行勝已羸弊矣。
5.出自《酉陽雜俎續集·支諾皋下》睹一婦人,姿容慘悴,服裝羸弊。
6.出自《抱樸子·擢才》往者之介潔,乃末葉之羸劣也。
7.出自《新論·通塞》騏驥伏于鹽車,玄猿束于籠圈,非無千里之??,萬仞之犍;然而不異羸鈍者,無所肆其巧也。
8.出自《續畫品·毛惠秀》太自矜持,番成羸鈍。
4.
通“纍”。束縛纏繞;系累。
1.出自《易·大壯》羝羊觸藩,羸其角。
5.
通“累”。牽累。參見“羸驕”。
1.出自《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若由貧賤興道者,與富貴,吾恐其羸驕也。
6.
通“儡”。喪敗;損毀。
1.出自《易·井》羸其瓶,兇。
2.出自《淮南子·修務訓》今劍或絕側羸文、嚙缺卷銋,而稱以頃襄之劍,則貴人爭帶之。
7.
通“裸”。裸露。
1.出自《呂氏春秋·首時》秋霜既下,眾林皆羸。
8.
通“蠃”。
1.出自《晏子春秋·諫下十四》冠無觚羸之理。
2.出自《讀書雜志·淮南內篇六》羸字古亦讀若蠃,故與蠃通也。
9.
指瘦馬。
1.出自《河上》詩慘慘日將暮,驅羸獨到莊。
1.邀請;招請。
1.亦作"邀賓"。
2.邀請賓客。
1.迎合權貴,企求恩寵。
1.古跡名。舊名蕭家渡,在上元縣東南青溪橋右側。今為南京市江寧縣地。晉桓伊善樂,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師,舟泊青溪側,與伊不相識,令人謂之曰"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伊為作三調,弄畢,便去,客主不交一言◇名其地為"邀笛步"。參閱宋張敦頤《六朝事跡編類》。
1.阻斷。
1.攔阻搶奪。
1.攔阻。
1.謂謀求恩賞。
1.設伏兵攔擊。
1.祈求賜福。
1.阻截索求。
1.求取功勞;把別人的功勞搶過來當作自己的。
1.求取功勞和獎賞。
1.求取功名和寵信。
1.攔截殺害。
1.舊時官吏出行時前驅喝道的人。
1.謂阻截巡查。
1.招喚。
1.尋求歡樂。
1.合會,聚會。
2.邀約組會。會,民間經濟互助的一種形式。入會者按期交款,分期輪流使用。
1.謂受到恩惠。
截擊遣騎四出邀擊,頗有所獲。
1.把較多的人邀請到一起。
1.希求。
1.攔擋御駕。
1.迎接。
1.攔路搶劫。
1.邀請會集。
2.勾結。
1.謂阻截克扣。
1.阻攔襲擊。
2.指攔路搶劫。
1.求勝;好勝。
1.攔阻。
1.要挾君主。
1.強迫;逼勒。
1.請求私利。
1.竭力勸阻。
1.謂招來涼爽。
1.謂攔阻留住。
2.謂劫持拘留。
1.索取賄賂。
1.收買。
1.求取好的名聲。
1.求取名利。
1.阻撓留難。
1.阻擊;追擊。
1.邀約相會。
1.請人到自己的地方來或到約定的地方去。
運動競賽的一種,由一個國家或單位邀請其他國家、地區、單位進行的競賽。如亞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請賽。
1.要求;企求。
1.謂屈尊邀請。
1.求取;索取。
2.截擊襲取。
3.邀請;招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