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下“榔頭”。錘子。
2.
詳見“檳榔”:一種常綠喬木,樹干很高,羽狀復葉。果實可以吃,也供藥用,能助消化,又有驅除絳蟲的作用。生長在熱帶地方。
3.
見下“榔槺”。〈方〉器物長而大,笨重,用起來不方便。
1.
亦作“桹”。亦作“樃”。
2.
用以擊船舷作聲的木棒。
1.出自《文選·潘岳〈西征賦〉》纖經連白,鳴桹厲響。
2.出自《送殷淑》詩惜別耐取醉,鳴榔且長謠。
3.出自《驀山溪》詞湖平春水,菱荇縈船尾。空翠入衣襟,拊輕桹、游魚驚避。
4.出自《蘇武慢·江亭遠眺》詞鶴渚沙明,鷗灘雪靜,小艇鳴榔初歇。
5.出自《摸魚兒》詞是野水連天,漁榔四起,蓑笠占煙雨。
3.
見“檳榔”。木名。棕櫚科常綠喬木,產于熱帶。羽狀復葉。
1.出自《南方草木狀·檳榔》檳榔樹,高十余丈,皮似青桐,節如桂竹……實大如桃李。
2.出自《滇池饒吹》詩誰唱太平滇海曲,檳榔花發去年紅。
4.
見“檳榔”。指檳榔樹的果實。可供藥用,有消食、驅蟲等功效。
1.出自《南史·劉穆之傳》﹝穆之﹞食畢求檳榔。江氏兄弟戲之曰:“檳榔消食,君乃常饑,何忽須此?”
2.出自《紅樓夢》妹妹有檳榔賞我一口吃。
3.出自《五雜俎·人部一》覺胸間嘈雜不可耐,乃以檳榔末取石榴根東引者,煎湯調服之。暴下如傾,得蟲數斗。
5.
見“桄榔”。木名。俗稱砂糖椰子、糖樹。常綠喬木,羽狀復葉,小葉狹而長,肉穗花序的汁可制糖,莖中的髓可制淀粉,葉柄基部的棕毛可編繩或制刷子。
1.出自《人民日報》許多珍貴的樹種,名貴的藥材,大片大片地生長著,如窄葉坡壘、烏欖、桄榔、紅山梅、木蓮、楠木、紫荊等。
2.出自《后漢書·西南夷傳·夜郎》句町縣有桄桹木,可以為面,百姓資之。
3.出自《文選·左思〈蜀都賦〉》布有橦華,面有桄榔。
4.出自《送番禺杜桿主簿》詩行識桄桹樹,初窺翡翠巢。
5.出自《送兄廣東參政應奎》詩青連橄欖千家雨,黃觸桄榔萬井煙。
6.出自《贈阮鼎南》詩故國桄榔三戶淚,征途鶗鴂幾人愁。
6.
見“枸桹”。木名。
1.出自《文選·左思〈吳都賦〉》木則楓柙豫樟,栟櫚枸桹。
7.
見“榔梅”。亦作“樃梅”。木名。
1.出自《本草綱目·果一·桹梅》桹梅出均州太和山。相傳真武折梅枝插于桹樹,誓曰:“吾道若成,花開果結。”后果如其言。今樹尚在五龍宮北,榔木梅實,杏形桃核。
2.出自《徐霞客游記·游太和山日記》其旁榔梅數株,大皆合抱,花色浮空映山,絢爛巖際。
1.謂夢日入懷的瑞應。
1.日益富有。《詩.小雅.小宛》"彼昏不知﹐壹醉日富。"鄭玄箋"童昏無知之人飲酒一醉﹐自謂日益富﹐夸淫自恣﹐以財驕人。"后以"日富"比喻醉酒。
1.紀日的十干。
1.干干,自強不息貌;惕,小心謹慎。"日干夕惕"形容自早至晚勤奮謹慎﹐不敢懈怠。語出《易.干》"君子終日干干﹐夕惕若厲﹐無咎。"
1.天色晩;日暮。
1.同"日旰忘食"。
1.見"日旰忘食"。
1.天色已晩仍顧不上吃飯。形容專心致志,勤勉不懈。
1.猶日上三竿。
1.一天的吃用充足。
2.每天供給。
3.花名。
1.白天的活兒。
2.按天數計算工資的臨時工人。亦指這種臨時工作。
1.佛教謂日天子住于太陽中,太陽為日天子的宮殿◇亦以"日宮"借指皇宮。
2.指太陽。
1.太陽。
1.方言。奇怪。跟平常的不一樣。
1.泰山峰名。為著名的觀日出之處。
1.古代掌天象歷數之官。
1.日暈的一種。出現在太陽上方,形如冠。
1.太陽發出的光。
2.時光。
1.燈的一種。在真空的玻璃管里裝有水銀,兩端各有一個燈絲做電極,管的內壁涂有熒光粉。通電后,水銀蒸氣放電,同時產生紫外線,激發熒光粉而發光。這種光的成分和日光相似。也叫熒光燈。
1.允許,許可。
2.或許。
1.容納養育。
1.猶蓄養。
2.寬恕。
1.容貌美艷。
2.指對面容的修飾。
3.謂游樂。
1.遲疑不定貌。
2.寬松舒展貌。
3.起伏行進貌。
1.帝王生前的衣冠,陳設以供人祭奠。又稱魂衣。亦指帝后的壽衣。
2.猶內衣。
1.容貌舉止;容貌儀表。
2.禮儀。
3.引申為儀仗﹑隨從。
1.做起來不費事。
2.輕率;草率;輕易。
3.猶言輕慢放肆。
4.疏忽;糊涂。
5.謂某種事物發展變化的進程快。 6.指發生某種變化的可能性大。
1.亦作"容?"。
2.水波蕩漾貌。
3.隨風飄動貌。
4.徐行貌。
5.從容嫻麗貌。
1.包庇隱瞞。
1.從容大度。
1.謂曲意逢迎,以取悅于上。
1.同"容悅"。
1.包容覆載。
1.猶容典,禮容之典則。
1.有車帷的喪車。
1.樣式;形制。
1.容貌姿質。
1.修飾梳洗。
1.謂容納不問。
1.謂心懷寬廣,能與各種人交往。
1.容貌妝飾。
1.容貌;形狀。
1.容貌姿色。
1.寬容放縱。
1.僅能立足,形容所處之地極狹小。
1.突兀不平。
1.云霧遮蔽貌。
1.見"搑蔽"。
1.阻塞;埋沒。
2.亦作"搑弊"。掩飾;隱瞞。
1.掩蓋,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