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結扎;捆束。
2.
動詞
包容。
3.
動詞
給字、詞、句等加上括號。
4.
名詞
(Kuò)姓。
1.
結扎,捆束。參見“括囊”。
1.出自《莊子·寓言》向也括,而今也被發(fā)。
2.出自《朝野僉載》??取呂元告牒,括兩頭,唯留一字……去括,即是元牒。
3.出自《中山狼傳》先生如其指,內狼於囊,遂括囊口,肩舉驢上。
2.
引申指約束。
1.出自《孔叢子·執(zhí)節(jié)》以禮括其君,使入於善也。
3.
阻滯;閉塞。
1.出自《易·系辭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動而不括,是以出而有獲,語成器而動者也。
2.出自《正蒙·天道》見幾則義明,動而不括則用利。
3.出自《方竹先生誄》毖彼積泉,其流不括。
4.
包容;包括。
1.出自《辯亡論上》東包百越之地,南括群蠻之表。
2.出自《初授拾遺》詩杜甫陳子昂,才名括天地。
3.出自《確山縣修城記》城圍七百余丈,高三丈,陶磚括其表。
4.出自《國文教授之研究》以高對深,以大對小,舉其兩端,他皆括之于此矣。
5.出自《后漢書?馬融傳》悉覽休祥,總括群群端。
5.
搜集;搜括。
1.出自《抱樸子·嘉遁》玩圖籍於絕跡之藪,括藻麗乎鳥獸之群。
2.出自《北史·孫搴傳》時大括人為軍士,逃隱者,身及主人、三長、守、令,罪以大辟,沒其家。
3.出自《資治通鑒·后晉齊王天福八年》重以官括民谷,使者督責嚴急。
4.出自《續(xù)資治通鑒·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括天下私藏天文、圖讖……有私習及收匿者罪之。
6.
查驗,登記。
1.出自《新唐書·蘇瑰傳》時十道使括天下亡戶,初不立籍,人自搜括,即流入比縣旁州,更相廋蔽。
2.出自《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四年》己卯,詔括天下戶口。
3.出自《中國通史》王黼又借口軍用,括境內丁夫,計丁出錢,搜括數(shù)千萬貫。
7.
會合;到來。
1.出自《詩·小雅·車轄》匪饑匪渴,德音來括。
2.出自《詩·王風·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3.出自《訄書·明農》桑麻不殖,牛羊不下括。
8.
法。
1.出自《逸周書·五權》不遵奉括食不宣,不宣授臣,極賞則淈,淈得不食。
2.出自《法言·修身》其為中也弘深,其為外也肅括,則可以禔身矣。
3.出自《抱樸子·嘉遁》若令各守洗耳之高,人執(zhí)耦耕之分,則稽古之化不建,英明之盛不彰,明良之歌不作,括天之網(wǎng)不張矣。
9.
方言。摑,打。
1.出自《揚州評話選·皮五冒充五舅舅》請他吃太平拳,來括他兩下子。
10.
通“栝”。箭的末端,與弓弦交會處。
1.出自《書·太甲上》若虞機張,往省括于度則釋。
2.出自《說苑·談叢》言猶射也,括既離弦,雖有所悔焉,不可從而追已。
3.出自《為顧彥先贈婦》詩離合非有常,譬彼弦與括。
11.
通“廥”。倉庫。
1.出自《太玄·羨》車軸折,其衡抈,四馬就括,高人吐血。
12.
用以指科舉的應試概要。參閱清趙翼《陔馀叢考·帖括策括》。
13.
謂箭上弦。
1.出自《淮南子·人間訓》於是乃升城而鼓之。一鼓,民被甲、括矢、操兵弩而出。
欺瞞世人,騙得名譽。
1.輕慢世事。
1.欺騙掩飾。
1.欺騙天地。極言人之背理昧心。
1.騙天騙人。形容欺騙行為之大。
1.欺凌冒犯。
1.欺罔玩忽。
1.欺負。
欺騙,蒙蔽欺罔視聽|欺罔大眾。
1.欺騙。
1.欺騙虛偽。
1.欺罔。
1.欺凌侮辱。
1.譏笑。
1.自己欺騙自己;昧心。
2.起壞心思。
1.欺負壓迫。
1.同"欺紿"。
1.欺騙隱瞞。
1.鳥名。《逸周書.王會》"都郭生生欺羽。生生若黃狗﹐人面能言。"朱右曾校釋"欺羽當是鳥名?!鹅`光殿賦》云'仡欺偲以鵰?'﹐欺蓋鳥類。"一說﹐國名。
用狡詐的手段騙人便宜坊的王掌柜是奸商,欺詐教友|匪賊說著,裝出欺詐的笑容。
1.猶扯謊。
1.丑陋。
1.醉舞欹斜貌?!对姡⊙牛e之初筵》"賓既醉止,載號載呶。亂我籩豆,屢舞僛僛。"毛傳"僛僛,舞不能自正也。"后用以形容輕盈搖曳狀。
1.醉舞。
1.謂低聲說話。
1.形容說話做事干脆﹑利索。
1.象聲詞。小語聲或輕細的聲音。
1.見"嘁嘁喳喳"。
1.見"嘁嘁喳喳"。
1.亦作"嘁嘁測測"。亦作"嘁嘁嚓嚓"。
2.象聲詞。形容細碎的說話聲等。
3.謂低聲議論,搬弄是非。
1.謂低聲說話。
1.悲傷貌。
1.象聲詞。風吹葉動聲。
1.草木枯凋貌。
表面涂有絕緣漆膜或樹脂薄膜的導線。其絕緣程度及機械強度均比紗包線好,且耐高溫、抗腐蝕,廣泛應用于電器設備及電機制造中。
1.黑色的鬢發(fā)。
1.用漆或其他涂料涂過的布,多用花布或有顏色的布做底子,可用來鋪桌面或做書皮等。
1.漆以黑色之車。
1.用漆涂刷的城墻。典出《史記.滑稽列傳》"二世立,又欲漆其城。優(yōu)旃曰'善。主上雖無言,臣固將請之。漆城雖于百姓愁費,然佳哉!漆城蕩蕩,寇來不能上。即欲就之,易為漆耳,顧難為蔭室。'"
1.古人所說的邊遠國名。一說古族名◇亦以泛指邊遠之國。
1.因接觸生漆而引起的皮膚過敏。
1.復姓。孔子弟子有漆雕開。見《論語.公冶長》。
1.傳遞書牘用的涂漆簡板的戲稱。
1.墨的異稱。
又稱漆皮”。原指用亞麻仁油漆涂飾的表面異常光亮的革◇采用硝化纖維漆或聚氨酯漆等合成材料涂飾。用于制鞋、制包等。
1.油漆門窗﹑器物的工作。
2.從事油漆器物﹑門窗等工作的人。
1.猶漆宅。
1.草名,蜀羊泉的別名。
1.謂極暗無亮光。
2.顏色極黑。
1.形容非弛暗,沒有一點光明。
2.指社會黑暗。
3.比喻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