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文〉哥哥。
2.
名詞
〈書〉子孫;后嗣。
3.
形容詞
眾多。
4.
名詞
(Kūn)姓。
5.
見“昆侖”。山名,在新疆、西藏和青海。
1.
“崑”的今字。亦作“晜”。
2.
眾,諸多。
1.出自《大戴禮記·夏小正》昆小蟲,抵螮。昆者,眾也。
2.出自《〈新方言〉自序》中更憂患,悲文獻之衰微,諸夏昆族之不寧壹,略抽殊語,征之古音,稍稍得其?理。
3.
兄。
1.出自《詩·王風(fēng)·葛蕾》終遠兄弟,謂他人昆。
2.出自《思玄賦》牛哀病而成虎兮,雖逢昆其必噬。
3.出自《資治通鑒·陳文帝天嘉四年》大冢宰晉國公,親則懿昆,任當(dāng)元輔。
4.出自《敬齋古今黈》父母昆弟,則昆為長。
4.
后,然后。
1.出自《書·大禹謨》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龜。
2.出自《楚辭·大招》魂兮歸徠,正始昆只。
5.
指后裔,后代。
1.出自《書·仲虺之誥》垂裕后昆。
2.出自《吳都賦》其居則高門鼎貴,魁岸豪杰,虞魏之昆,顧陸之裔。
3.出自《霞外捃屑·詩話下·王文恪公》魏默深后挽詩云:“……身后被誰焚諫草,觚棱月照漢宮??。甘毀楹書已莫論,黨秦誣岳又誰昆?”
4.出自《懷念董老》詩發(fā)揚馬列垂型范,萬代后昆執(zhí)斧柯。
6.
古時西南少數(shù)民族稱其大種曰“昆”。
1.出自《華陽國志·南中志》夷人大種曰昆,小種曰叟。
7.
通“焜”。盛明貌。
1.出自《文選·揚雄〈甘泉賦〉》樵蒸昆上,配藜四施。
8.
姓。戰(zhàn)國時齊有昆辨。見《通志·氏族略二》。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二》昆氏,己姓,夏之諸侯昆吾氏之后也。齊有昆辨,見戰(zhàn)國策。
9.
同,共同。
1.出自《太玄·摛》理生昆群,兼愛之謂仁也。
2.出自《說文·日部》昆,同也。
1.象聲詞。形容聲音洪亮。
1.象聲詞。形容聲音洪亮。
1.比喻出類拔萃。
1.閃光耀眼﹐非常明亮。
1.錚亮。
1.擦磨。
1.象聲詞。玉石等撞擊聲。
1.同"錚摐"。
1.象聲詞。常形容金﹑玉等物的撞擊聲。
2.比喻堅貞﹑剛強。
3.比喻聲名顯赫﹐才華出眾。
4.比喻言詞剛勁有力。
1.《后漢書.劉盆子傳》﹕"卿所謂鐵中錚錚﹐傭中佼佼者也。"后以"錚錚佼佼"形容出類拔萃﹐不同一般。
1.比喻人的剛正不阿﹐堅強不屈的骨氣。
1.指剛正不阿﹑堅強不屈的人。
1.彈箏的藝妓。唐李遠有《贈箏妓伍卿》詩"輕輕沒后更無箏﹐玉腕紅紗到伍卿。座客滿筵都不語﹐一行哀雁十三聲。"
1.彈箏的人。
1.秦箏與阮咸。古代的兩種撥弦樂器。
1.箏柱。因箏柱斜列如雁行﹐故稱。
1.詞集的別稱。
1.箏上的弦柱。每弦一柱﹐可移動以調(diào)定聲音。
1.謂與母輩或晩輩親屬淫亂。
1.進獻。
1.食品名。即饅頭。
1.不能耕種的淤田。
1.謂蠶種在卵布中已發(fā)蒸成病。
1.本指秋冬二祭◇泛指祭祀。
在液體表面發(fā)生的汽化現(xiàn)象。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fā)生。液體溫度越高、表面積越大、液面上方該物質(zhì)的蒸氣密度越小,則蒸發(fā)越快。液體蒸發(fā)時要吸收熱量。
將溶液濃縮或蒸干溶液中的溶劑而得溶質(zhì)所使用的器皿。用耐火瓷土、石英、玻璃或銅等材料制成。廣泛應(yīng)用于化學(xué)實驗室或化學(xué)工業(yè)中。
1.舊時用酒醋蒸熏骨骼以定死因的驗尸方法。
1.即裹蒸。一種用竹籜裹著糯米﹑糖等物蒸成的食品。
1.冬祭。
1.見"蒸藜"。
1.百姓,黎民。
1.煮野菜。
2.古傳孔子弟子曾參因其妻蒸藜不熟而出之。見《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及漢班固《白虎通.諫諍》◇人用以指代婦人的過失或作出妻的典故時多誤"藜"為"梨"。
一種分離液體混合物的方法。把混合液加熱至沸,利用其各種組分沸點的不同,達到部分乃至全部分離的目的。有簡單蒸餾、精餾、蒸汽蒸餾等。廣泛應(yīng)用于化工、食品、冶金等工業(yè)。
用蒸餾法制得的水。在加熱條件下使水先變成蒸汽,再冷凝成液體。利用蒸餾法,一般可除去水中所含的鹽類和有機物。經(jīng)兩次蒸餾的水稱重蒸餾水”,其純度更大。
1.用竹篾﹑木片等制成的蒸食物用的器具。
1.悶熱。
1.眾民;百姓。
1.上升的氣體。
2.液體或固體(如水﹑汞﹑苯﹑碘)因蒸發(fā)﹑沸騰或升華而變成的氣體。
以蒸汽機產(chǎn)生動力,通過搖桿和連桿裝置驅(qū)動車輪的熱力機車。由鍋爐、汽機、車架、走行部、制動裝置和煤水車等組成。結(jié)構(gòu)較簡單,維修容易,但熱效率較低。
1.百姓。
1.塵土。
1.民眾;百姓。
1.悶熱而潮濕。
2.濕熱。中醫(yī)學(xué)上所指的一種病理現(xiàn)象。
1.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語出《楞嚴(yán)經(jīng)》卷六"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jīng)百千劫,祗名熱沙∥以故?此非飯,本沙石成故。"
1.熱而潮濕。
1.饅頭﹑包子等蒸熟了吃的面食的總稱。
2.蒸熟了吃。
1.形容盛暑天氣悶熱。
1.民眾;百姓。
1.猶熏染;熏陶。
1.氣體上升。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